“癢!癢!癢!”
“這是荨麻疹又犯了吧?”
荨麻疹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表現為大小不等的風團,常伴瘙癢,還可伴血管性水腫,且反複發作,持續時間超過2個月。
荨麻疹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高發,夏季溫度上升,毛孔擴張,汗腺分泌增加,室内外溫差較大,也容易引起慢性荨麻疹發病。秋冬季節天氣幹燥,皮膚幹燥缺水,就容易瘙癢,結果越撓越癢,反反複複,令人非常困擾。
一、慢性荨麻疹病因複雜,常見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食物:進食某些食物,特别是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如魚(鳕魚)、蝦、蟹、牛奶、核桃等。
②藥物:青黴素類、磺胺類、解熱鎮痛類、疫苗、維生素B1等。
③感染:寄生蟲感染(蛔蟲、血吸蟲、瘧原蟲),病毒感染(肝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細菌感染(齒槽膿瘍、扁桃體炎、化膿性乳腺炎、幽門螺杆菌胃病)、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病、癬菌病) 等。
④吸入物:塵(粉)螨陽性率最高,依次為:屋塵、真菌孢子、動物皮屑、羽毛、揮發性化學品、其他空氣傳播的過敏原。
⑤内分泌等系統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白血病、淋巴瘤。
⑥精神因素:情緒波動、精神緊張、抑郁等可誘發該病。
⑦物理及化學因素: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機械性刺激、某些化學物質進入機體而發病。
荨麻疹用藥主要以控制穩定患者病情、延緩病變向全身發展的進程和減輕風團、瘙癢及其他症狀、避免複發,以及盡量避免不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
藥物選擇應遵循安全、有效和規律使用的原則,各種治療方法均應确保患者安全,不能為追求近期療效而忽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可能;慢性荨麻疹應按照皮膚科學界公認的治療藥物和方法,規範用藥。以下用藥指導僅作參考,不作具體疾病治療方案,具體的藥物使用建議咨詢專業的醫生。
1、一線用藥:首選第二代抗組胺藥物:
(1)西替利嗪:成年人每次10mg,每天1次,口服;6~12歲兒童每次10mg,每天1次,或每次5mg,每天2次;2~6歲兒童每次5mg,每天1次,或每次2.5mg,每天2次。
(2)左西替利嗪:成年人及6歲以上兒童,每次5mg,每天1次,口服。
(3)氯雷他定:成年人及12歲以上兒童每次10mg,每天1次,口服;2~12歲兒童體質量>30kg,每次10mg,每 天1次,體 質 量≤30kg,每 次5mg,每天1次。
(4)依巴斯汀:成年人及12歲以上兒童每次10~20mg,每天1次,口服;6~11歲兒童每次5mg,每天1次;2~5歲兒童每次2.5mg,每天1次。
(5)咪唑斯汀:成年人(包括老年人)和12歲以上兒童每次10mg,每天1次,口服。
2、二線用藥:
在第二代抗組胺藥常規劑量使用1~2周後不能有效控制症狀時,應考慮到不同個體或荨麻疹類型對治療反應的差異,可更換抗組胺藥物品種,或聯合其他第二代抗組胺藥以提高療效,或聯合第一代抗組胺藥,或在獲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将原抗組胺藥增加2~4倍劑量。
第一代抗組胺藥可選用苯海拉明,口服,每次25~50mg,每天2~3次;或異丙嗪,口服,每次12.5mg,每天4次;或氯苯那敏,口服,每次4mg,每天2~3次。
3、三線用藥:一線、二線用藥無效的患者,可考慮選擇以下藥物:
(1)雷公藤多苷片,口服,每次1~1.5m/kg,每天3次;
(2)病情嚴重或對任何抗組胺藥均無效的患者,可選用環孢素,口服,每次3~5mg/kg,每天2~3次;
(3)難治性慢性荨麻疹,可選用奧馬珠單抗150~300mg,皮下注射,每4周1次;
(4)上述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選用糖皮質激素潑尼松,口服,每次0.3~0.5mg/kg,每天1次,好轉後逐漸減量,通常療程不超過2周。
二、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結合自身情況,調節自己的生活作息,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生活應有規律:平時适當的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以消除病因。中老年人健康與否,與其生活的安排關系很密切,安排得合理,将有助于心理健康,減少心身疾病。 在生活安排上應豐富多彩,如下棋、養花、旅遊及唱歌、跳舞等。 學習時間也可安排看書、讀報及與人讨論等,均可調節心身,培養良好的性情,減輕精神因素對皮膚病的影響。
②陶冶情操: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不愉快,将不良情緒強行積郁在腦海裡顯然不妥,應設法消除消極因素。
③積極去除病因:如果是感染引起者,應積極治療感染病竈。藥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藥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的食物後,避免吃這種食物。
④避免誘發因素:如寒冷性荨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酰膽堿性荨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荨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⑤一般預防:如果是過敏體質,應避免過度疲勞,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一旦發病,立馬到醫院皮膚科就診,不要随便用藥。
荨麻疹并不可怕,如果發病需要及時就醫,做到積極控制、科學應對,有效管理,控制荨麻疹的複發程度。
參考文獻:
[1]周淑英,張晨曦,貢聯兵,翟冬,郭豔麗.荨麻疹臨床合理用藥[J].人民軍醫,2021,64(02):181-183.
[2]朱清,徐怡波,謝忠誠.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機制及治療進展[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04):284-28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