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君若不來何敢老

君若不來何敢老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9 08:07:36

君若不來何敢老(何可一日無此君)1

世間草木衆多,自是各花入各眼。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隐居田園,尤喜菊。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愛梅成癡,有梅妻鶴子之稱。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對蓮情有獨鐘。

竹,不遜色于世上任何妍麗嬌美的花兒。竹的清雅秀挺,竹的虛心有節,竹的遺世獨立,竹的不媚不俗,竹的堅貞傲骨,那麼讓人着迷。竹可清心淨心,望見青青修竹,心,就靜下來了。

竹,更是詩人們的心頭好。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李白的竹最适宜夏天,一派沁涼清淨。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的竹,在一幅浣女戲蓮的山水畫裡,活潑靈動。

惟蘇轼愛竹愛得直白執拗。和僧慧覺同遊寂照寺内綠筠軒,見到數叢幽竹,對竹的敬仰喜愛之情便一發而不可收。

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宋·蘇轼《於潛僧綠筠軒》

哪怕一日三餐飲食清淡,無肉亦歡,居處可斷不能少了竹子。食素使人瘦,這倒無妨,宅院裡沒有竹子點綴,那就真是俗了。

君若不來何敢老(何可一日無此君)2

詩人王維,愛竹愛得深沉。晚年隐居終南山的王維,在辋川的竹裡館,一人一琴一枚月,吟唱清音繞千竹。這不是孤寂,是難得的清歡。明月,瑤琴,竹林,豈不是知己良友,豈不比高朋滿座觥籌交錯舒心自在?詩佛王維,隻願遠離塵世的喧鬧,覓得随心,清涼,覓得一片淨土。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唐·王維《竹裡館》

夜晚,詩人獨自坐在幽靜的竹林裡,輕撫瑤琴,且歌且吟自開懷。沒有人知曉,還有人在竹林裡獨坐彈古琴。怎麼會覺得孤單,看天上那一輪明月,清輝照在竹林,灑在獨坐撫琴的人身上。

君若不來何敢老(何可一日無此君)3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闆橋,曾任十載知縣,為民衆所擁戴。被罷官後,他以賣畫為生,平生隻畫蘭、竹,石。鄭闆橋深敬蘭之清幽,竹之高潔,石之堅韌,皆是坦蕩磊落真君子。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闆橋亦是這樣的坦蕩君子。他畫裡有竹,詩中寫竹,眼裡留竹,胸中藏竹,愛竹成癖。

舉世愛栽花,老夫隻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珑碎空玉。

——清·鄭闆橋《竹》

世人都愛養花種草,唯獨詩人隻愛在庭院栽種修竹。種花草的人家,寒冬一場霜雪過後,無花無草,院落一片凋敝。

有竹的庭院,掃去薄霜覆雪,陽光下,竹林綠意依舊。冬日,大雪紛飛一整夜,竹葉上堆滿了雪,一叢青綠變為一叢雪白。清晨,朔風穿過竹林,枝葉上的積雪,宛若玲珑的碎玉飄散飛舞。

君若不來何敢老(何可一日無此君)4

竹子種類繁多。産于洞庭湖君山的斑竹,最為奇妙之處在于,移居别處後,竹上的斑點漸褪。斑竹,隻願守着君山。斑竹亦稱湘妃竹,源自一個凄美動人的傳說。

堯王有兩個美麗賢淑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堯把女兒許配給舜做妻子。舜帝南巡,途中駕崩,葬于蒼梧九嶷山。娥皇女英傷心悲恸,終日啼哭,淚灑湘水邊的竹林,竹上浸淚成斑。遂稱斑竹。娥英二妃投于湘水,後世稱湘妃或湘靈。

虞帝南巡去不還,二妃幽怨水雲間。

當時垂淚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唐·高骈《湘浦曲》

君若不來何敢老(何可一日無此君)5

《紅樓夢》裡,元春省親大觀園,寶玉題詩有鳳來儀處,栽種千百竿翠竹。元春遂賜名潇湘館,黛玉喜愛竹之清雅幽潔,出塵脫俗,居住此處。

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

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

迸砌妨階水,穿簾礙鼎香。

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

——曹雪芹 《大觀園題詠十一首(其八)》有鳳來儀

翠竹初長成,清雅秀麗如玉,一定是在等待以竹實為食的鳳凰。修竹碧翠成林,每株都會帶來涼意。

竹林圍繞,階下泉溪不曾漫過台階,屋内熏香亦隻在房間氤氲芳馨,香味不會穿過珠簾飄散。竹影輕搖,鳳尾森森,莫要擾了屋中人的一場清夢。

其實,寶黛的相遇又何嘗不是一個美麗缥缈又易碎的夢呢?

王羲之的兒子王子猷,尤愛竹。寄居一空閑宅院,即命奴仆栽竹。旁人不解,想他隻是暫時寄居而已,不必如此麻煩,便問其為何落腳就種竹。王子猷指着秀挺修竹,惬意地吟唱,并答複:何可一日無此君?

果是。何可一日無此君?竹,擔得起這樣的美譽。

-作者-

童話。北方女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