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一周年,各學校在打造高質量課後服務課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又遇到了哪些新問題?如何為課後服務賦能?繼開展“尋找課後服務優質課後”活動後,8月25日,《教育家》雜志社舉行“‘雙減’一周年,課後服務如何再升級”線上研讨會,邀請教育專家、學校代表、企業負責人建言獻策,以期進一步助力課後服務高質量發展,1.4萬餘人在線觀看了此次線上研讨會。
《教育家》雜志社副社長李功毅主持研讨會
研讨會由《教育家》雜志社副社長李功毅主持。他指出,“雙減”實施以來,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積極的進展,這其中有許多新鮮的經驗需要及時總結和宣傳,同時,也有一些新問題需要探讨和破解,希望能夠通過本次研讨會,分享優秀經驗,助力更多學校打造高質量課後服務課程。
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校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孫欣
研讨會上,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校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孫欣和河北保定師範附屬學校黨委書記孫甯分享了各自學校開展課後服務的經驗。
“我們打造課後服務品牌的首要職責是讓學生在校内享受低成本高質量的校園資源。”孫欣介紹了學校“橫聯縱貫、兩軸并行、網格交錯、多元融合”的工作思路及具體做法。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校緻力于通過豐富課後服務内容,創新服務方式,強化服務管理,注重服務實效,整合服務資源,不斷推動高質量課後服務完善發展。
河北保定師範附屬學校黨委書記孫甯
孫甯從“學校課後服務課程建設”的角度分享了經驗。保定師範附屬學校積極落實“雙減”政策,率先在保定推出“5 2”課後延時服務,挖掘學校資源,豐富課後托管内容,統籌利用高校、企業、家長等方面社會資源,增強課後服務吸引力和有效性,讓課後服務有趣、有料、有溫度。
華文衆合董事長向大鳳
打造高質量課後服務,需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研讨會上,三家教育企業介紹了其課後服務課程資源及“校企聯合”的探索實踐。
華文衆合董事長向大鳳從“學習方法”“學習興趣”“教學本質”三個方面簡要介紹了“華文衆合智慧書法課程”。自成立起,華文衆合一直緻力于書法藝術教學軟硬件産品的研發、生産和推廣,助力打造課後服務優質課程。由其精心設計的“智慧書法課程”涵蓋曆代名家資源,方便檢索和臨摹,同時包含拓碑、拼字等趣味性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書法的同時,提升思維和觀察能力。
東方創科總經理張蓓
“我們的目标是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課後生活更多彩。”東方創科總經理張蓓介紹了由東方創科精心打造的優質課程服務平台。東方創科依托多年積累的課程研發能力,打造了體系化的特色課程産品,并以豐富的形式服務于老師和學生,解決學校課程資源不足難題,打造區域課後服務特色。
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
“如今,人才需求變了,我們更需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從“課程研發”“課程内容”兩個方面簡要介紹了“斯瑪特兒童美術課程”。斯瑪特十多年間不斷投入精力推出原創的課案内容,将創造力糅合進每一節課程當中,并将高質量的課程内容引入校内,實現校内校外教育的融合共創,形成校内教育的有益補充。
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攀峰分享
“《教育家》組織的‘尋找課後服務優質課程’活動有助于提升課後服務課程設計與開發的意識,實現學校課程育人。”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攀峰認為《教育家》組織“尋找課後服務優質課程”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她說,當前課後服務課程存在“課後服務理解不到位”“教學活動内容單一”“師生負擔較重”等問題,統籌推進課堂教學與課後服務,應該從“明确課後服務定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加強有針對性補差教育”“建立課程管評機制”等角度入手,方能不斷提升課後服務課程質量,落實“雙減”,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開展課後服務是落實“雙減”的重要舉措。本次研讨會圍繞“學校經驗”“企業助力”“課程實施”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讨,帶領觀衆學習課後服務優質經驗,了解新問題、新動向,推進“雙減”政策深入落地,行穩緻遠。
來源: 《教育家》雜志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