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夏綿綿
荷花,古稱芙蕖,
有詞贊頌,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暮夏酷暑,恰逢芙蕖花開
古人會友邀朋,賞荷觀花,
借以消暑涼夏。
李說花作品 芙蕖·夏綿綿
三亞鮮有荷塘。在湖北,荷風十裡,蓮葉田田,風吹過,清香綿延不絕。
荷花綻放時,亭亭玉立,純潔不染,姑娘們哼着歌,帶着竹籃,駕着扁舟在荷葉中穿行,摘蓮蓬,扯菱角,挖蓮藕,将新鮮水嫩的産物捧進籃中,這一派熱氣騰騰的勞作景象,是魚米之鄉最質樸動人的世俗風情。
李說花 籃花作品
李說花·中式插花六大花器之籃花
中式插花的花器以瓶、碗、盤、缸、筒、籃六大器型為主,因其造型各異而有典型用法,所創作的插花作品也各具特色。今天李說花向大家簡單介紹籃花的前世今生。
竹籃,是中國竹編器皿中最富有民間性的,是古時最常見、最便攜的裝置器皿。
暮春時節,女子們三三兩兩,手挽竹籃,田間挖菜,林間摘花,用竹籃裝得滿滿一籃,一派勞作豐收的民間景象。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國藤柳、竹編工藝興盛發達,形态各異的花籃問世,花籃也從攜帶、裝置工具變成插花造型的一部分,備受喜愛。
時至今日,籃花依舊作為禮品、紀念品和裝飾品出現慶典、生日、探病、表演、婚假和會議等場合。
圖片來源于網絡
籃花衍自唐代佛教供花。籃,最早可見于佛經記載,“籃”用以盛花供佛,佛學大辭典裡稱之“花筥”或稱“花籠”。
宋元兩朝時為鼎盛。财源富足的宮廷以及顯耀的高管喜愛籃花,常用籃花插作隆盛型的院體花。
▲ 《冬花籃圖》 李嵩 宋代
花籃的籃身、籃沿、提梁是籃花的重要構成要素。提梁框景;或平面或曲面的籃沿生動細節;籃身作為造型的根基,形式多變,是構圖美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于網絡
籃花插作時要以花籃的造型為基礎,古典高雅風格的籃花重視花材的品格,如梅蘭竹菊;民間用吊籃、竹藝品等花器,重在野趣、率真,花材使用不拘一格,芒草等枝果花木均可。
圖片來源于網絡
與金屬、陶、瓷、水泥等冷冽的花器材質不同,竹、藤、柳本身令人心生親近溫暖,如同春風和煦的鄰家大姐姐,挽着一襲芳華緩步走到你的面前,帶來貼心、舒坦和優雅的生活質感。
花在籃的襯托下,肆意舒展,清新粗放,令花藝之美在尋常百姓家也自在綻放。
摩天輪文化傳媒 | 李說花插花藝術
花道講學·花藝授業·意境陳設
justinlee91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