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美術有哪些差異性

美術有哪些差異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7 18:14:02

美術有哪些差異性(美術與美有沒有關系)1

今天咱們談談“美術”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它的原意究竟是什麼意思?美術與美有沒有關系?

首先,在中國古籍中曾經出現過“美術”這個說法,但是它的含義與今天完全不同。簡單來說,它的意思是泛指所有好的方法,與繪畫、雕塑、建築沒什麼關系。

其次在中國古代畫論典籍上,從未出現過“美術”這個專用術語。與“美術”意思較為近似的表達有“刻削”,“繪缋”(hui)、“刻镂”,或者“丹青”、“圖畫”。有所謂“刻削之道,繪繢之事,刻镂之術”的說法。但是沒有所謂“美術”這個術語。

所以我們今天所說的“美術”這個詞是外來語,是日文借用漢字對英文Art的翻譯。而英文Art一詞又源自希臘語,原意大緻可以理解為“技巧”,或者“熟練掌握某種技能”的意思。

英文中Art作為一個專有名詞,大約起源于17世紀。它的原意所涵蓋的範圍除了繪畫、雕塑與建築之外,也涉及詩歌與音樂。

1871年,奧匈帝國籌辦維也納萬國博覽會,向世界各國發出邀請。在展覽分類說明中有一個分類就叫“Art”。日本明治政府的譯員就把這個Art分類,借用漢字翻譯成了“美術”。這就是“美術”一詞在日本最早的出現。因為這是一個之前從未出現過的詞彙,所以日本譯者特意對“美術”這個詞作出了解釋。他說,所謂“美術”,在西洋是指音樂、畫圖以及詩學等内容。而近代意義上的“美術”一詞,在中文中的最早出現,是在清人李筱(xiao)圃撰寫的《日本紀遊》中。李筱圃在他的《日本紀遊》中記載,1880年5月25日,李筱圃同日本友人遊覽了上野博物院他說“上野博物院又名‘美術會’,收藏有不少畫作”。這是在中文中“美術”這個詞,第一次與繪畫之事聯系到了一起,也是“美術”這個日本的翻譯詞,第一次進入中文。

1901年,蔡元培編纂《學堂教科論》 。受日本井上甫水(日本佛教哲學家、教育家)的學術分科思想的影響,蔡元培将學術分為三類:一是 有形理學,二是 無形理學,三是 哲學。

“有形理學”之下分算學、博物學、物理學以及化學;“無形理學”之下分名學、群學以及文學。而這個“文學”按蔡元培的說法也就是“美術學”。蔡元培說“文學者,亦謂之美術學”。按照蔡元培的分類,這個“文學”之下就包括音樂學、詩歌骈文學、圖畫學、書法學以及小說學。也可以說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美術”這個詞, 在中文中成為了一門學科的名稱,或者一種學問。

其後,王國維對“何謂美術”的進一步解釋是:“美術之知識,全為直觀之知識……美術上之所表者……故在得直觀之,如建築、雕刻、圖畫、音樂等,皆呈于吾人之耳目者。” 王國維的意思就是說美術所指的就是建築、雕刻、圖畫、音樂等這一類事。而這一類事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人們可以直接看到或者聽到。

應該說至此,這個“美術”的含義,與我們今天所說的“美術”,應該已經大緻是同一個意思了,指的就是“繪畫,雕塑,建築,音樂”等這一類事物。

但是,日本人為什麼要把指代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諸如此類的事物的Art這個詞翻譯成“美術”呢?這恐怕就要先從“美學”開始說起。

英語中美學這個詞Aesthetics來源于希臘語,本意是“感覺、感受”,或者“對感觀的感受”的意思。1750年德國哲學家亞力山大·鮑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b Baumgarten)就以這個Aesthetics為名出版了一本書,并由此開創了一個新的獨立學科,這個學科就是專門研究所謂“感性認識的完善”的學科,所以最初這個學科就被翻譯成“感覺學”。

1866年德國傳教士羅存德編纂的(Wilhelm Lobscheid)《英華大詞典》将這個Aesthetics這個詞翻譯成中文“審美之理”。1883年,日本啟蒙思想家中江兆民,正式将這個詞翻譯成“美學”,所以鮑姆嘉通的這本書的書名,今天就叫《美學》,它是美學做為一門獨立學科産生的标志。

而日本另一位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西周,他在1872年為了給日本皇室講學,自己自編了一個講義,這個講義從内容看,就是介紹美學和美學基本理論的。但當時還沒有所謂“美學”這個說法,所以他給他的這本自編講義起的名字叫《美妙論》,而這本書就被認為是日本最早的獨立的美學著作。

他說,“哲學之中有一種叫做‘美妙學’的學問,此學問與所謂的‘美術’有相通之處,是研究美術原理的學問。” 他說,“在西方,當今列入美術之中的有繪畫學、雕像術、雕刻術、工匠術這樣一些内容。然而,諸如詩歌、散文、音樂以及中國的書法也屬于此類。這些都适用于‘美妙學’的原理。如果将範圍再擴大一些,那麼,舞蹈、戲劇等也可劃入這一範圍内。”

羅存德編纂的《英華大詞典》出版于1866年。這本詞典是在大規模修訂了之前馬禮遜,麥都思、衛三畏等人編著的《英漢詞典》的基礎上,直接根據《韋氏英語詞典》選擇詞條。代表了當時最高水平的一本英漢詞典。這本詞典曾經對日本明治初期,開創性地翻譯西方新名詞,産生過很大影響。因為日本當時是大量的借用漢字翻譯西方新名詞。而羅存德的《英華大詞典》中的漢語對應詞

有一個典型特點,就是幾乎所有的詞都可以追溯到古漢語文字中,而且其詞義多多少少與詞典中的相應術語有些關系。所以羅存德編纂的《英華大詞典》,就成了當時日本人很重要的翻譯參考工具。

比如我們今天非常熟悉的英語Nature,Naturally這個詞中文有“自然”“自然地”、“理所當然地”、“合理地”、“天生地”意思。而“自然”,這個說法就是羅存德翻譯的。而羅存德的這個“自然”的翻譯,就來自老子《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這個說法。

簡而言之,最大的可能性是,因為Aesthetics這個詞被羅存德翻譯成了“審美之理”,而Aesthetics的研究對象就是諸如繪畫、雕刻之類的事物,所以受此啟發,日本的譯員就把指代繪畫、雕刻這一類事物的分類名稱Art,翻譯成了“美術”。

而後是因為在當時影響力非常大的西周對“美術”一詞的接受和使用,使“美術”一詞開始在日本廣泛傳播,并輸入了中國。

西周曾經創造性地翻譯了787個西方新詞彙,其中332個在今天日語中還在使用。比如哲學、心理學、觀念、抽象這些詞,都是西周創造性的翻譯。而這332個詞中,有242個源自古漢語。

所以我們今天所說的美術這個詞,是對英文Art的翻譯。而美學是對英文Aesthetics的翻譯。它們在英文中是完全沒有任何相似的兩個詞。他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簡單理解為,美學所研究的對象,大緻就是美術所指代的那些事物。而所謂“美術”一詞就是對繪畫,雕刻,建築等諸如此類事務的一個約定俗成的統稱。

所以把美術的意思理解為是“生産或者創作大衆經驗中認為美的東西”,這是望文生義的誤解。因為美學中所說的所謂“美”,與我們現實生活經驗中的美與醜,或者漂亮好看不是一個意思。鮑姆嘉通說,美學所說的“美”就是感性認識的完善。反之,感性認識的不完善就是“不美”。所謂美學就是研究低級認識方式的科學。

黑格爾說,美學所說的“美”,不是一般的“現實美”,而是所謂“藝術美”。“美學”的正當名稱應該叫“藝術哲學”。

而車爾尼雪夫斯基則認為,“美學研究”的對象根本不是“美”,而是“藝術”,因為“藝術不局限于美”。所以“美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藝術理論”。

今天對美術最典型的兩種誤解,一是從古典藝術的經驗出發,望文生義地認為,“美術”的意思就是所謂“造美之術”,所以不美者就不能稱為美術。而另一種觀點則從現代藝術的經驗出發,認為美術與美無關,甚至想當然地認為“美術”這個說法是一個錯誤的翻譯。

這兩者其實都是對“美術”的誤解。“美術”的意思既不是所謂“造美之術”,也不是所謂錯誤的翻譯,因為這個“美”是“美學的“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