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較好的地區,大部分垃圾會得到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無害化處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則常常被簡易堆放或填埋,導緻臭氣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體。
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費用是非常高的,根據處理方式的不同,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一百元至幾百元不等。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産,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生産着垃圾。後果将不堪設想。
垃圾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争物盡其用,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的使用,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态等幾方面的效益。
分類垃圾桶
自2020年5月1日起各地相繼實施《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根據條例居民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那麼第五類是什麼呢?重慶正茂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告訴你:
1、紅色(紅色垃圾桶)
紅色代表有害垃圾,有害物質包括廢電池、熒光燈管、油漆、過期藥品、化妝品等等不可回收,且帶有一定污染危害的物質。
2、綠色(綠色垃圾桶)
綠色代表廚餘垃圾,廚餘垃圾可以作為植物養分的肥料使用,土壤掩埋後可被大自然微生物和植物分解吸收,起到廢物再利用的作用。
垃圾分類标識
3、藍色(藍色垃圾桶)
藍色代表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包括塑料、紙類、金屬等有利用價值的物質,這些物質将被納入廢品回收系統,作資源再生處置使用。
4、灰色(灰色垃圾桶)
除了有害物質與可回收物質以外的垃圾,磚瓦、陶瓷、渣土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這類物質一般會被焚燒、掩埋等處理。
5、黃色(黃色垃圾桶)
黃色代表醫療廢物垃圾,如使用過的棉球、紗布、膠布、廢水、一次性醫療器具、術後的廢棄品、過期的藥品等等。
醫療垃圾桶
根據《醫療廢棄物管理條例》第三章規定
第十六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及時收集本單位産生的醫療廢物,并按照類别分置于防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包裝物或者密閉的容器内。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應當有明顯的警示标識和警示說明。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标準和警示标識的規定,由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制定。
第十七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不得露天存放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暫時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2天。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和人員活動區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場所,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标識和防滲漏、防鼠、防蚊蠅、防蟑螂、防盜以及預防兒童接觸等安全措施。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定期消毒和清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