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财神的信仰由來已久,不得不說,有了财神,人們想要錢财的想法,有了一個祈求的對象。即使家中家财萬貫,對于财神的祈求,仍然不肯怠慢。特别是在我國南方,很多人家裡都供有财神。也許有人會問,财神不就是關公嗎?其實,這是中國民間的看法。
佛教中有專門布施錢财的财神,但是這個人不是關公,而是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王。
這裡的四大天王,不是鎮守南天門的四大金剛。而是佛教的四大護法天神。他們住在須彌山四周,一尊天王掌管一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共四方四洲,分别由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掌管。
四大天王的真正來曆,是從古代印度的婆羅門教中流傳下來的。後來佛陀出來傳法,他們為了保護正法,就一直守護着佛陀,并且,一直也幫助佛陀守護正法,不被邪魔外道鑽空子。
有的人說,佛教的“散财童子”是伽藍菩薩。衆所周知,菩薩主要的目的是協助佛普度衆生,根本就不管人間的錢财,甚至很多菩薩都講空,讓人放下各種對錢财、物品的貪欲,最後脫離苦海。所以,由菩薩來掌管錢财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很多人去寺院中燒香拜佛,求佛、菩薩們,希望能幫自己發财。這在佛教中,認為他是一種愚癡的表現,是對于佛教知識知之甚少造成的。真正明白的人,他想要求财,一進山門,在天王殿(有的也叫彌勒殿)裡,他就會拜裡面的多聞天王。這才是正确拜佛教中财神的姿勢。
多聞天王,在古代印度,他的名字也稱為“施财天”,是實至名歸的“散财童子”。根據印度佛教史料記載,在古代的印度,人們如果想要求得吉祥,就會去求吉祥天;如果想要求财,就會求施财天。施财天,就是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王。
傳說多聞天王以前非常的吝啬,并不喜歡布施。有一次,多聞天王為了聽觀世音菩薩講法,就去觀世音菩薩的普陀山遊曆。由于他比較吝啬,所以别人也對他吝啬,他走了很久,也沒人肯施舍食物給他吃。他肚子餓了,要吃東西,就到處化緣。
他正在肚子餓的時候,剛好前方有一座茅屋,屋門敞開着,一位老婆婆正在燒火做飯。多聞天王聞到飯菜的香味,就徑直問老婆婆化緣。那老婆婆滿面笑容,請他進屋吃齋。
多聞天王肚子餓得厲害,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走進屋,看見竈上飯菜,就有點忍不住了。
老婆婆見他如此,隻是笑着讓他自己去盛飯。多聞天王想也沒想,準備揭開鍋蓋盛飯。結果鍋蓋怎麼揭也揭不開,剛想放手,卻發現手粘在鍋蓋上,也無法拿下來。
多聞天王可是有神通的,一個普通的鍋蓋,對于他來說,隻是小菜一碟,等他鍋蓋也揭不開、手也拿不下來時,才明白裡面一定有緣故。他一尋思,這裡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那老婆婆莫不是觀世音菩薩變的?
等他明白過來的時候,老婆婆已經恢複了觀世音菩薩的模樣,正笑吟吟地看着他。卻沒有解救他的手的意思。多聞天王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趕緊向觀世音菩薩求情。觀世音菩薩“提醒”他平時是不是太吝啬了?多聞天王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就說,如果菩薩饒了他,願意到人間去,與衆生結緣,并願意将自己的無量财富,布施給娑婆世界的衆生,讓他們離苦得樂。
剛好,讓衆生離苦得樂也符合菩薩的想法,于是,菩薩就同意了他的請求,并要他以後不得違背自己的誓願。從此,多聞天王才真正成了施财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财神。
佛經上說:“為了修持慈悲心,一個人必須丢開自私的愛。”多聞天王正是這樣,為了讓衆生得到财富,毅然舍棄了自己的财富。舍棄自我,成全他人,這也是佛教中修行者行菩薩行的必由之路。
接下來請朋友們欣賞一組編号為162-693058的千手觀音唐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