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戰國初年魏氏

戰國初年魏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5 03:07:49

​魏國(前魏)

【姓氏】:姬姓魏氏。

《史記·魏世家》引鄭玄《詩譜》雲:“魏,姬姓之國,武王伐纣而封焉。”

【起源】:

戰國初年魏氏(萬氏起源之魏國)1

魏國,中國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國,其所在大約相當於現在陝西大荔縣和山西芮城縣一帶。古魏國原為商朝時的古芮國,西周分封時改為「魏」,據說「魏」是「大」的意思(《史記》:「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詩經·魏風》之「魏」,既是指此魏國。“魏”有“高大巍峨之意”。古魏國都城經考古證明在今芮城縣城北的永樂宮一帶,其地北面有中條山的雪花山、五老峰,其高度在1800米以上,氣勢雄偉,堪稱“高大”,即“巍”也。如果說魏國以此得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據《左傳·昭公九年》載:晉人與周大夫争田,且率陰戎伐颍,周景“王使(其大夫)詹桓伯辭于晉,曰:‘我自夏以後稷,魏、骀、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杜預注:“在夏以後稷功,受此五國,為西土之長。”可知魏、骀、芮、岐、畢等5國之創建,當在夏代,魏國還位居5國之首。

《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居妫汭”而“耕曆山”,都于蒲阪,即今永濟市蒲州古城,魏人的封地正在這裡,且魏人似乎是虞舜的後裔之一。舜之後裔或以姚為氏,或以妫為氏。妫水在魏地西北中條山的南麓,故夏、商時期的魏君當以妫為氏。

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皆在晉南,以為大多數學者所共識,說明這裡曾是堯、舜、禹的活動中心。同期的後稷(姬棄),培植農作物成績顯著,“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封棄于邰,号曰後稷,别姓姬氏。後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史記·周本記》)。周族的起源地,傳統上認為是在今陝西涇、渭流域。然錢穆先生在上世紀30年代提出周族來自山西汾水下遊(錢穆《周初地理考》,載《燕京學報》第十期),以後又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考證和贊同,張玉勤先生更以考古資料為依據,認為“周族起源于山西晉南,到夏末商初時,才從‘夏墟’出發,渡過河後西遷到邠。然後,又從邠向南發展,相續遷徙到周原和沣西的”(張玉勤《周族起源考》,載《山西師大學報》1994年第4期).。考古學者王克林先生在《華夏文明論集·周族、周文化的起源及有關問題》中運用了大量的考古、曆史材料,論證了“周人崛起于晉南汾水下遊呂梁山一帶”,“大緻從商迄殷,至少有五六百年的時間,周人都活動遷徙于今晉南、呂梁山和黃河兩岸”.。《國語·周語上》記載:周祖後稷“服事虞夏”,今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遺址,當是虞夏的故地和遺存。夏朝時,周族得到優厚待遇,所以,在春秋時常以“有夏”自居。“大夏在汾、浍之間”,說明當時周族當居于今晉南。後來,夏的中心南遷到豫西北。周人既得寵于夏,夏人将晉南及河西渭水流域教給了周人,以代替夏人統治西方諸國。夏朝末期,夏族衰落,商族興起于東方,其勢力擴張到晉南,迫使周族西遷。由于周人在夏時獲寵,所以,周人素有尊夏抑商的傳統,這在《左傳》等古典文獻中不乏其例。周人在滅商之後,追溯其早期曆史時,把晉南的汾、浍稱為“夏”、“大夏”,這是合乎清理的。當然,從夏朝末到商朝初、中期時,周人受到打擊,失去了對魏地的統治。到了商朝末期,周族于西方在姬昌(後來的文王)領導下日漸強盛,進而向西北、河東擴張,“自岐山徙都于豐”。繼之,擴張到河南西部,為滅商創造了條件。西伯姬昌(文王)時,周人重新統治了魏、骀、芮、岐、畢五國。

關于古魏國的疆域,《毛詩·魏譜》雲:“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其之“河曲”是指今山西省芮城縣境黃河拐彎的夾角地帶。雷首山是指“今中條山西端第一名山······黃河以東以北之河曲地區”(,謝鴻喜:《水經注·山西資料輯釋》)。大抵近乎在今運城地區。雖然其時方國魏之封地如此遼闊未必完全可信,但是,如果說魏國地域跨今中條山而有今芮城及中條山以北諸縣,卻是很可能的。因為其東鄰的虢國,都城上陽在今河南三門峽市的李家窯(見《1957年河南陝縣發掘簡報》,載于《考古通訊》1958年第11期),而虢國的陪都大邑下陽卻在黃河北岸的今平陸西南10公裡的太陽渡村,成為跨河而國。再如,魏國的西鄰芮國,也是跨河而國。魏雖然其北邊有東西走向的中條山阻擋,然今芮城東北山上虞舜時就有運鹽古道(《山西芮城清涼寺新石器時代墓地》,載于《文物》2006年第3期),另外中條山西端與黃河之間也有一條窄窄的并不太平坦的南北走向的地帶可以相通,成為魏國溝通南北疆域走廊,也使魏國成為跨山而國成為可能。

夏朝末期,商族日漸強大,及至成湯滅夏,建立起商人政權,迫使周族西遷,魏國也失去了周人的保護,更受到商人的打擊,其疆域必然會縮小。魏國在中條山以北的廣大地區便成為冀(今河津市東北)、韓(今河津與萬榮之間)、郇(今臨猗縣南鐵匠營附近)、董今聞喜縣東北20公裡)等國所占據,古魏國的封地似乎僅剩下今芮城縣的北半部。今芮城縣沿黃河的南部和東部歸都于今陝西朝邑的芮國所有,故有虞、芮兩國争、讓閑原曆史記載。今芮城、平陸兩縣交接之處有個“檀道廟”,廟裡有塊明天啟二年的“虞芮界畔碑”。

周武王克商,建立周朝。為鞏固其政權,周人将王室宗親及元勳功臣和其子弟分封到各地,《荀子·儒效及君道》說,當時周人“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建立起一批軍事據點來控制政局,取代商人舊的方國之君。周人對待舊方國之君的辦法是,将原來的舊國君或消滅或遷離,但原國号不變,從而使原有的方國失去作亂的基礎。例如:魏國的西鄰芮國,其舊芮君和虞君雖然都有過追随周文王的經曆,但在這次大分封的社會變革中,卻沒有獲得周人的恩寵寬容,而被遷到西方邊陲之地(今甘肅華亭),其原來的國号和地盤由周王室姬姓子弟占有。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魏國的舊國君也可能被姬姓子弟所取代,魏國之君也由舊妫姓變為新姬姓了。

《史記·魏世家》引鄭玄《詩譜》雲:“魏,姬姓之國,武王伐纣而封焉。”這是說古魏國乃周武王克商後分封的姬姓子弟國。

在這次社會大變革中,周人既能改換芮、魏兩國之君,也就能重新調整兩國原來的封地疆域,使之更适合兩國新君的管理。調整後的魏國,占據今芮城的中、東部,西部靠黃河的一小片土地則歸主體在今陝西朝邑的芮國。到了春秋時,北方晉國發生曲沃代翼的内戰,芮國曾跟随虢國以王命讨伐曲沃,大概就是從黃河東岸這塊土地上出兵的。《詩·魏鳳》有《伐檀》篇,今芮城縣東北與平陸交界處有“虞芮檀道廟”、“檀道村”,其北邊中條山上有“檀嶺”,這裡的“檀道”,就是由當年魏人伐檀時經過的道路而留下的名字。

西周時,魏國的地位在芮國之下,國力也不太強,這主要是魏國的統治者暴虐,尤其是後期的統治者對人民壓迫更是殘酷。《詩·魏鳳》共有7篇,其産生的時間“今人較為一緻的看法是晉昭侯到晉獻公(前745——前650年)”(金啟華《詩經今釋》第27頁,江蘇古籍出版社)《毛詩·魏譜》雲:“魏君嗇且逼急,不務廣修德于民······當周平、桓之世,魏之變鳳始作”。一般貴族也往往以守财奴面目出現。當然,西周時期,魏因地處舜鄉,可能在某中種程度上具有堯、舜躬行節儉之風,到春秋時發生漸變,《魏鳳》注重憂思悲慨之情,多作于晉獻公滅魏前夕,大抵因國人對政局充滿憂虞,對自己之命運多有悲歎,所以才形成這種風格。這些詩篇也有不滿魏國政治的言論,以至于把魏君視為“碩鼠”,而“誓将去女(汝)”,逃到他們向往的“樂土”去。

古魏國存世500餘年,曆史記載殘缺。見諸史籍的事件,隻有“芮萬入魏”一事。

周平王時,魏國有個國君,谥号 曰“武公”。

《左傳·桓公三年》:“芮伯萬之母芮姜惡芮伯之多寵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周桓王十一年(前709年),西鄰芮國發生政變,芮萬因為不是荒淫無道,就是信任奸讒,被其母趕跑,到魏國政治避難。魏人接納了他,魏人讓他留居于今芮城縣西20裡的鄭村,築城而居。

又《水經·河水注》引《竹書紀年》雲:“(晉武公)八年(前708年),周師、虢師圍魏,取芮伯萬而東之”。到了次年(公元前708年)的冬天,“王師(指周天子派的部隊)、秦師圍魏,執芮伯萬以歸”。聯軍将芮萬抓捕帶回了東周王城。一年後,芮伯萬被王城之戎迎走。

【滅亡】: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十六年,晉獻公作二軍。公将上軍,太子申生将下軍,趙夙禦戎,畢萬為右,伐滅霍,滅魏,滅耿。《史記集解》服虔曰:“三國皆姬姓,魏在晉之蒲阪河東也。”

《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獻公之十六年,趙夙為禦,畢萬為右,以伐霍、耿、魏,滅之。以耿封趙夙,以魏封畢萬,為大夫周惠王十七年(前661年),古魏國為晉國滅亡。晉獻公滅魏後,以魏地賜給畢萬作為采邑。

【都城】:魏(芮城縣縣城北2.5公裡處的古魏鎮龍泉村)。

《史記正義》:“魏城在陝州芮城縣北五裡。”《水經注》、《讀史方輿紀要》及《芮城縣志》等亦有記載。曆代史家對此未有歧義。

西周、春秋時,魏國的國都在今芮城縣北的龍泉、柴村、永樂宮之間。

【考古】:古魏城遺址。

古魏城遺址:古魏城遺址是原芮城縣八景之一——“魏城春色”所指的風景點,北依條山,南望黃河。城中東有柴村、澗西、鐵家莊,西有前、中、後龍泉3村和城南溝村。古城内外,泉水縱橫,東有萬仙泉,西有龍泉、賈公泉、地皇泉等。《水經注》即記其“城内有龍泉南流出城……”。唐大和石刻《龍泉記》稱其“灌溉百裡,活芮之民,斯水之功也。”永樂宮由永樂鎮遷來後,座落于古城之南部正中央,與中龍泉村之唐代建築五龍廟、縣城北之宋壽聖寺佛塔組成天然的文物群,氣勢宏偉,風景優美,為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

1956年和1961年經中央和省有關部門對古城進行考察發掘。城址平面略呈方形,方向正北,東、北、南三面城牆呈直線高出地面1—7米不等。東城牆全長1268米,南城牆長1150米,北城牆與此相近,西城牆長約1000米。城周長4500米。城基寬度為13—15米。城牆由夯土闆築而成,北城牆保存最好,矗立地面最高處達7米左右,初勘僅發現城門2處。

古城之文化堆積有3種:一為從古城出土的西周時代的青銅器、陶器、玉圭和其它細石器。其中西周青銅器兩件、大石鏟、石镢兩件,均為國家一級文物,夔紋雙耳簋與紅石鏟、有孔石産為二級文物。一級文物中的青銅器叔向父簋,内鑄銘文3行15字:“叔向父為備,寶簋兩,寶鼎二,宿孫子寶。”另一青銅器叔伐父鼎,内鑄銘文一行5字:“叔伐父乍(作)鼎。”其作器人分别為叔向父和叔伐父。據考,叔向為晉國大夫羊舌氏一族,器物主人當為魏國貴族。此兩器已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戴遵德先生研究,發表有《芮城柴村銅器銘文考釋》一文。此外出土還有編鐘及車馬器中的車銮、車軎等。二為發掘的戰國時代的筒瓦、闆瓦和鬲、豆類等殘片,瓦類紋飾有交錯繩紋或直繩紋等,皆泥條盤築。此外有小口罐、盆、鬲等為泥質灰陶,腹部飾有繩紋或素面。三為在北城中部有少量漢代堆積,包含漢代粗直繩紋闆瓦和筒瓦殘片甚多,似乎在漢代古城之全部或一部分還在繼續使用。另外,1959年11月在永樂宮新址純陽殿下土方工程中發現春秋古墓葬6個,春秋末、戰國初墓葬各一個,壓在文化層的下面。

【世系】: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