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 貢米?劉明在恒口袁莊村,群山環繞中,霧霭籠罩,我們邂逅了一位大概七十多歲的老人,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萬年 貢米?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劉明
在恒口袁莊村,群山環繞中,霧霭籠罩,我們邂逅了一位大概七十多歲的老人。
聽說要請他給我們講恒口貢米的故事,他煞有介事地愣了愣,說帶我們去田間看看再講。過了春分,耕種的土地上,我們感受到的是“農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的景象!在這裡,沒有轟隆隆的機器聲,隻用耕牛犁田,育苗平整,農忙的身影細雨中穿梭。
這裡有600多畝稻田,村民遵循傳統古法農耕,堅持人力手工采收。以魚養稻,以稻護魚,稻魚共生系統發源于千年前的盛唐,如今在這裡依然留存。
引泉水,施家肥,自然生态不催熟,孕育了口感軟糯,品質優異的好稻米。這也反映了行政首長負責制下糧食安全的“恒口擔當”,健康綠色“從土地到餐桌”品質有保障!
一杯熱氣騰騰的綠茶放在茶幾上,關于恒口貢米的傳說也在清香缭繞的霧氣中展開。追溯“恒口貢米”的淵源,“恒口”,意指“恒河彙入月河的河口”,宋代建鎮,明清時期,會館林立、商賈雲集。《明史》記載:陝北有榆林堡,安康有恒口堡。
相傳,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以“發展生産,阜民之财”為基本國策。明嘉靖年間,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一次南下荊州考察糧食生産。金州(安康萬曆十一年前稱金州)官員帶着金州各州縣大米前去朝拜,明世宗吃了恒口大米後龍顔大悅,命令金州(安康)官員每年向朝廷上貢壹仟石大米。皇宮内外官宦大臣吃了以後,贊不絕口,明世宗為了褒獎地方官民,免了恒口等三個州縣的賦稅。恒口貢米,自此揭開了曆史篇章。
“恒口的米為什麼就那麼好呢?”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問題,老人對答如流:“這就好比:枸杞為什麼是甯夏的好呢?酒為啥子是貴州的茅台最出名呢?再比如人參,為什麼東北長白山的人參最好呢……所謂名泉出名酒、好土出好米,比如現在的恒口貢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為啥“恒口黃酒”出名,就是米好,水好啊!我又接上一句,老人贊許地點頭。
從小吃恒口貢米長大,吃進嘴裡的是香糯可口,流在血脈中的卻是傳說和記憶。如今,從老人家的口中,我仿佛又想家了,“稻田黃,谷粒香,盼我早早回故鄉”……
“我們打小的時候,就聽上一代的老人說,咱們的米還給朝廷進貢呢。”
“别看我今年七十四歲啦,我各項體檢指标都正常,年輕的時候就吃白米飯(沒有菜),都覺得米飯香,我一個人就能吃四大洋瓷碗,哈哈。”
看到老人們自豪的表情,我們的自豪感也是油然而生。天藍水碧,春華秋實。四季輪回,應季而收。飽滿的谷粒凝結的是農耕人對故土的深情,沉澱的是農耕人對初心的堅守,對“健康”的執着。
我們也和老人交流了搜集的相關資料。恒口的米為什麼好吃呢,除了必要的海拔高度和适宜的氣候,土質也是最關鍵的因素。恒口示範區位于秦嶺南麓、漢江之畔,全年氣候溫潤,年平均氣溫15.7℃,雨量充沛,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40天以上,空氣負氧離子含量局地高達3萬個/立方厘米,轄區54%的土壤硒含量達中硒以上水平,無霜期達263天,年日照時數1811.5小時以上,為稻米提供了優良的生長條件。
“還是你們說的好,講科學,哈哈。”老人開心地說道。
聽完老人的叙述,我們說到處看看,老人同意了。
從村落的老屋經過,“風景舊曾谙”,熟悉的一磚一瓦,陌生的鄉親,我隻能遠遠地在鏡頭中拉近彼此的距離,不驚不擾。院牆下那隻黃狗還是叫得歡騰,不知是興奮我們的到來還是拒絕我們的喧嚷。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夕陽的餘晖,映照在水裡,倒映出一片田園詩意。
農諺雲:“早粳熟得早,底肥要吃飽。”農戶用農家肥和青綠肥發酵後下田做底肥,有機肥讓土壤不僅結實,還全是養分。
此刻,我的眼前,似乎能看到一派豐收的景象。蟬鳴蛙叫,魚在稻裡。嬉戲着泛起陣陣漣漪。青山綠田白鹭飛,荷紅菡萏稻魚肥。十月金秋,稻田裡,那一株株飽滿的稻穗充滿着成熟的喜悅,秋高氣爽,碩果累累,一股成熟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返回的途中,穿過越嶺關隧道,恒口新區在向我們招手。我們不約而同地談論起遇見的老人,都為其矍铄和精幹所折服。
“這老頭比我們年輕人都厲害,估計是和他們長期以來的飲食有關吧?”
“硒谷安康·恒口貢米,你搜搜看有啥不同?”
“快看,找到啦!”
“純天然富硒米自然是從富硒土壤裡長出來的,主要是來自土壤中的可溶性硒酸鹽、亞硒酸鹽等,通過植物根部被吸收,然後,進入植物的内循環系統,通過根-莖-葉-穎殼/籽粒的路徑,參與了蛋白質的合成,最後,來自土壤的離子狀态的硒,被以含硒蛋白的形式保存在種子裡。天然富硒土地生長的大米,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維生素等。與普通大米相比,恒口貢米的蛋白質、維生素、粗纖維、硒含量等指标突出,是産婦、老、弱、嬰幼兒的良好滋補食品。硒本身所含的特殊營養價值,使得富硒大米的營養價值更高,還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呢。”
“怪不得,那些老人,還能挑糞種菜,下田幹活!”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着。
河堤邊的柳樹如煙,小雨又若有若無地飄起來,月河川道的油菜花金黃一片,天藍水清、綠草鋪地,一幅鄉村畫卷徐徐展開,所有的情緒和念想都是那麼沁人心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