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軍史的人都知道,我軍長期以來實行的“軍——師——團”體制編制。2016年軍改後,我軍體制編制成為了“集團軍——合成旅——合成營”。
合成旅是高頻詞彙,可你知道合成師嗎?合成師是新疆軍區特有的編制體制,跟合成旅一樣非常之強調“合成”。可二者之間有何區别?
▲我軍某部合成旅
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會說,師的人數為1.2萬人,合成旅約為師的2/3兵力。所以,合成師的人數要比合成旅多,這就是區别。
賬不是這麼算的,二者之間的區别不能單看人數多少。在此之前,筆者先為大家普及一下軍史知識,了解一下合成師、合成旅的前世今生。
合成師
談及合成師,需要簡單普及一下新疆軍區的曆史沿革。1949年12月,中央軍委以第一兵團為基礎,在迪化(今烏魯木齊)組建新疆軍區,隸屬于第一野戰軍暨西北軍區建制。
1950年2月,中央軍委對新疆軍區進行了調整,組建了3個三級軍區(新疆軍區時為二級軍區),即第2軍兼喀什軍區、第6軍兼迪化軍區、第5軍兼伊犁軍區。
▲新疆老照片
1955年5月,新疆軍區升格為大軍區。彼時,新疆實行的是屯墾戍邊政策,新疆建設兵團帶有濃厚“亦軍亦農”色彩。因而,新疆軍區兵力充裕,野戰部隊僅有第4師。
1968~1969年,中蘇交惡後,中央軍委為防範蘇聯,先後組建了第5、6、7、8師。1979年,新疆軍區改稱烏魯木齊軍區,另調入西藏軍區第11師。進入八十年代,烏魯木齊軍區各類兵力達30多萬人。
▲新疆軍區某師演訓
1985年,烏魯木齊軍區撤編後,并入蘭州軍區,改稱新疆軍區。與此同時,第5師撤編,改稱蘭州軍區守備旅(後縮編為新疆軍區獨立步兵第1團)。至此,新疆軍區下轄第4、6、7、8、11師。與其他野戰軍合成集團軍整編一樣,新疆軍區步兵師的整編也非常注重多兵種協同作戰。
以新疆軍區步兵第4師為例,執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制,具體情況如下:
下轄步兵第10、第11、第12團、炮兵團、高炮團、坦克團。
1996年10月,新疆軍區步兵第7師轉隸武警部隊,改稱武警機動第7師。此後多年,新疆軍區一直保持着4個步兵師的編制。
▲新疆軍區步兵第7師轉隸武警部隊
大軍區時代,新疆軍區長期是副大軍區級高配,其司令員、政委在大多數情況下,往往由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副政委兼任。2016年2月,蘭州軍區撤編後,新疆軍區轉隸陸軍領導。
2019年,新疆軍區進行體制編制改革——合成師橫空出世。經拆分重組、轉隸移防,合成作戰能力、信息化作戰能力大大提升。
以新疆軍區合成師下設火力營為例,除了火炮之外,還新增了反坦克導彈連、火箭炮連、高炮連,兼顧了輕、重、遠、近火力配置。
合成旅
建國後,我軍多次進行精簡整編,提升多兵種合成能力曆來是一大核心精要。至1985年百萬大裁軍,我軍進行合成集團軍整編,提升了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我軍某部
進入九十年代,本着“精兵、合成、高效”的建軍原則,我軍将14個乙種師轉隸武警部隊。1998年,中央軍委以五十萬大裁軍為契機,進行了體制編制改革,一大批師改為摩步旅、機步旅。
進入新世紀,我軍謀求在營一級實戰多兵種協同作戰,此即合成營。2016年軍改後,各集團軍所轄師旅,基本上都改編為合成旅。
▲我軍合成旅部分主戰裝備
合成旅強調一個“合成”,講究多兵種協同作戰。譬如,合成旅所轄合成營,彙聚了裝甲兵、炮兵、步兵、工兵等十幾個兵種,可謂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縱觀合成師、合成旅的曆史,我們不難發現二者有兩大共同點:
一、多兵種協同作戰;
多兵種協同作戰聽起來很容易,做起來非常之難,對兵員素質、後勤保障、裝備水平、訓練理念等維度要求很苛刻。
▲多兵種協同作戰
無論是合成師還是合成旅,無不重視多兵種協同作戰,把各類武器盡可能地壓縮在合成營一級建制,兼顧了機動和火力。
二、機械化與信息化互為表裡;
合成師、合成旅的步坦比重遠超大軍區時代的師級建制,機械化水平大為提升,這一點無需筆者贅言。此外,信息化建設也為機械化插上了戰鬥力提升的“翅膀”,真正做到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在筆者看來,合成師、合成旅的不同,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一、編制不同;
從字面意思去看,想必絕大多數人都能看出其中門道:師的編制大于旅,合成師的編制自然要大于合成旅。也不盡然,合成師、合成旅又不完全同于大軍區時代背景下的師、旅,前者更強調多兵種合成能力、信息化作戰能力。
▲新疆軍區某合成師
基于此,合成師實行“師——團——營”編制體制。合成旅則實行“旅——營——連”,之上還存在有集團軍。另外,合成師軍政主官是正師級大校,合成旅軍政主官則為副師級大校。
二、側重點不同;
合成師可以理解為放大版合成旅,也可以理解為一個縮小版集團軍。不同于主打“合成營”的合成旅,合成師的關鍵節點是“合成團”。換言之,二者的“瘦身”程度不同。
其他集團軍的合成之路,主要途徑是“師改旅”、“團升旅”,新疆軍區的“摩步師”、“機步師”則直接調整為合成師,保留了師級建制。合成師下設若幹個合成團,每個合成團下設3個合成營。
三、任務不同;
新疆軍區之所以采用合成師編制,很大成程度上受幅員遼闊地域廣、部隊駐紮相對分散的因素影響。因而,“小而精”的合成旅反而不适合新疆軍區特殊的軍事地理。
▲新疆軍區某合成師多兵種協同演訓
合成師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坦克少,人多、炮多、步戰多”,機動能力強,恰恰符合新疆軍區的特殊需要。合成旅的任務不一樣,本質上是屬于野戰部隊,追求的是打造全域輕型高機動部隊。
綜合來看,讨論合成師、合成旅的區别,不能簡單地看人數多少,而是要深層次的探究,了解背後的曆史背景。當你真正深入了解後,才會發現老一輩有多麼的不容易……
參考資料:
[1]《新疆軍區各步兵師轉型為合成部隊 換裝新裝備》(觀察者網);
[2]《井延坡工作室|什麼是合成營?你了解軍隊中營的編制嗎?》(徐平·中國軍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