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0年代的最後一個長沙美食

10年代的最後一個長沙美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0:37:48

綜合央視财經報道

衆所周知,長沙是近年來國内當紅的美食城市之一,無數外地遊客來到長沙,就是為了喝一杯茶顔悅色,嘗一嘗湖南小龍蝦。但是你知道嗎?作為一座曆史文化名城,湖南的美食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在《中國國寶大會》第二季節目中,西漢馬王堆漢墓漆餐具驚豔亮相,古代湖南人燒烤撸串的記載也令吃貨食指大動,一起來看看吧。

10年代的最後一個長沙美食(2000年前的長沙人原來這麼愛請客)1

△馬王堆漢墓漆餐具,圖:央視财經

長沙人2000多年前竟這樣請客:“吃好喝好”寫在餐具上

在古代,盤碟以髤漆制作的為上乘之品,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熟練使用漆的國家。漆器耐高溫、高熱,又很輕便,到了秦漢時期就成了主流的飲食器具。在馬王堆漢墓的奇珍異寶彙總,漆器有五百件之多。

《中國國寶大會》第二季節目中,專家介紹,現收藏于湖南博物院的一套西漢馬王堆漢墓漆餐具上寫着“君幸食”“君幸酒”的祝詞,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您吃好喝好”。有長沙網友說,“君幸食”就是“恰好飯”,“君幸酒”就是古代版的“喝杯白酒,交個朋友。”

10年代的最後一個長沙美食(2000年前的長沙人原來這麼愛請客)2

△“君幸食”漆耳杯,圖:央視财經

10年代的最後一個長沙美食(2000年前的長沙人原來這麼愛請客)3

△“君幸酒”漆耳杯,圖:央視财經

這套漆餐具的主人就是長沙人的老熟人辛追夫人,專家認為,漆器祝詞是辛追夫人用言簡意赅又盛情滿滿的祝詞在款待賓客,體現了古代餐飲文化的風尚。

中國人1700多年前就愛撸串:長沙人無肉不烤

長沙人愛在夜市燒烤撸串,其實燒烤夜市自古以來就有的,中國人1700多年前就愛撸串。在《中國國寶大會》第二季節目中,專家介紹,古人的“烤”是非常豐富的。先秦時期,将“烤”稱之為“炮”,“烤”比“燒”出現得晚一些,“烹羊炮羔”是中國飲食文化當中的一個傳統。現收藏于嘉峪關長城博物館的《庖廚畫像磚》,上面的圖像描繪了距今1700多年前烤羊肉串的全景。

10年代的最後一個長沙美食(2000年前的長沙人原來這麼愛請客)4

△庖廚畫像磚,圖:央視财經

長沙人無肉不烤的曆史,同樣可以在馬王堆漢墓找到證據。現收藏于湖南博物院的漢《遣策竹簡》中,就有很多烤肉的記載,例如烤鹿肉、牛肉、豬肉等。

10年代的最後一個長沙美食(2000年前的長沙人原來這麼愛請客)5

△遣策竹簡,圖:央視财經

在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記錄了21種“炙法”,其中有一種“棒炙”:烤肉的時候,烤好的一面要趕緊切下來吃,然後接着烤,用這種方法“炙”出來的食物“含漿滑美”,這符合我們今天對烤肉的最高要求:熟了,但還是嫩的。

看到辛追夫人用來待客的精美漆餐具,網友們紛紛表示,“好看”“想要”。而看到古人豐富的燒烤文化,不少網友直言:“想穿越了。”愛吃又會吃的長沙人,你們的美食生活有古長沙人精緻嗎?

來源: 潇湘晨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