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黃這個成語故事出自于晉·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時号口中雌黃。”
晉·孫盛《晉陽秋》
信口雌黃,比喻某人不顧事實,随口亂說。信:任憑,聽任;雌黃:即雞冠石,黃色礦物,用作顔料。古人用黃紙寫字,寫錯了,用雌黃塗抹後再寫。
王衍,字夷甫。是今山東省臨沂市人。西晉末年的重臣,玄學清談領袖
王衍雖然位高權重,卻不思為國,為保全自己,還讓弟弟王澄、族弟王敦分任荊州、青州刺史,遭時人鄙夷。
公元311年,東海王司馬越去世,王衍奉其靈柩返回東海,途中為石勒所俘獲。王衍在與石勒交談時,仍推脫責任,并勸其稱帝,石勒大怒,将其與西晉舊臣一同活埋,年五十六。
王衍經常說話前後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當時人說他是“口中雌黃”。
後來的人們就從上述故事中,總結提煉出了信口雌黃這個成語。
每天學習一個成語故事, 讀史明智,長知識。
熬夜費燈,碼字不易,請讀者加個關注吧!
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哦! 發現錯别字請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給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