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藐三菩提出自什麼咒

三藐三菩提出自什麼咒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4:41:57

外出旅行,不僅僅是為了看風景,拍一些圖片,分享朋友圈,到此一遊。更多的是,釋放身心,在風景之中或背後,發現有趣的人文。在旅途上,看到了風景,了解了文化,也悟出讓人砰然心動的哲理。

三藐三菩提出自什麼咒(三亞遇上佛教文化)1

三藐三菩提出自什麼咒(三亞遇上佛教文化)2

在海南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内,有一面長達300米的心經石刻,全文260字,是唐朝一位叫懷仁的和尚耗費十年心血從民間搜集東晉書法大師王羲之的字體拼湊而成。《心經》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簡稱,是大乘佛教般若類經典。

三藐三菩提出自什麼咒(三亞遇上佛教文化)3

波羅蜜多也是梵文的音譯,意為到彼岸,即到達涅般解脫的彼岸的意思。心在這裡是核心、綱要的意思,大乘佛教認為該經反映了般若類經典的思想核心,故以《心經》稱之。

三藐三菩提出自什麼咒(三亞遇上佛教文化)4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意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最高的智慧覺悟。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覺悟”。

三藐三菩提出自什麼咒(三亞遇上佛教文化)5

另有“三藐三佛陀”,為梵語,佛十号之一。又作三耶三佛檀、正遍智、正遍知、正遍覺、正真道、正等覺、正等正覺、正覺等、正等覺者。三藐,正之意;三,遍之意;佛陀,知、覺之意。正遍知,即真正遍知一切法。此外,梵語三藐三菩提,舊譯作正遍知、正遍知道,新譯為正等覺、正等正覺。“菩提”系就法而言,“佛陀”則就人而名;故三藐三菩提宜謂正遍知、正等覺,三藐三佛陀則應指正遍知者、正等覺者。

三藐三菩提出自什麼咒(三亞遇上佛教文化)6

《心經》十分強調般若在消除痛苦,并且成就佛道過程中的意義,由于該經集中體現了大乘空宗的基本教義,并且短小精粹,便于持誦,故而在曆代廣為流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