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4:56:37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1

三秦大地,關中平原上,有一座名山。

它一石成山,高聳入雲,南接秦嶺,北瞰黃渭。在中華大地上,素來被尊崇為“華夏之根”,雅号太華。

相傳蕭史、弄玉夫婦笙箫和鳴,相敬如賓,最終雙雙乘龍跨鳳,隐居于此。而沉香為了救母,以巨斧将此山劈開,成就一段經典神話。金庸先生特意将這裡完美植入《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等經典武俠小說,将其化身為武俠世界中至高無上的決鬥聖地。

這,就是華山,奇險天下第一山。

01. 天下奇險

在華夏大地的名山大川中,華山素以山勢險峻、奇峰突起著稱于世。與其他諸山不同的是,如今聳立在陝西地界兒的這座華山,起初不過茫茫大海中的一塊石頭。

在距今1.2億年前,因一場造山運動,使得這塊深藏海底的巨石受到強烈擠壓,随即隆起,并造成多處花崗岩侵入,随着時間的推移,在風化的作用下,圓潤的巨石化身為棱角分明的山峰,矗立于天地間。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2

圖片|華山 · 圖蟲創意 ©

由一方巨石所化的華山,實則并非“自成派系”。俯瞰整個關中大地,便可知華山發源于秦嶺山系,從商州、藍田一帶出發,蜿蜒迂回500多公裡,

時而高聳挺拔,時而逶迤和緩,連綿不絕,由少華山、邙山、淆山、太華山等六部分組成。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3

圖片|華山纜車線路 · 錦繡人文地理制圖

關于華山山名的由來,史上說法各異。但可知在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和先秦古籍《山海經》中都有所記載。如《山海經》所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裡,鳥獸莫居。”僅寥寥數語,便道出了華山的高、險。

據東漢班固等人所著的《白虎通義》記載,“西嶽為華山者,華之為言獲也。言萬物生華,故曰華山。”華山實為古代的“獲山”。因華山地處關中平原,在黃河尚未改道泛濫之際,這裡是華夏大地上最早的“天府之國”,每當秋天來臨,萬物成熟,自山而下,一片繁榮富庶的景象。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4

圖片|華山秋色 · 圖蟲創意 ©

另一種說法則以為,華山曆經成千上萬年的風蝕作用,瘦削的華山諸峰,遠觀像極了一朵綻放極緻的蓮花。正如郦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中稱,此山“遠而望之,又若華狀”,古代“華”通“花”,故曰“華山”。

這一說法,在後世的文人墨客筆下得到了多次引用,如稱華山為“蓮嶽”“碧蓮峰”“蓮花山”等。還有人說,此名源于華山之巅的蓮花池。對此,清代詩人朱耀南曾在《華山記》中留下了這樣的詩句:山頂池中,生千葉蓮。服之羽化,因名華山。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5

圖片|華山 · 攝圖網 ©

今天的華山主體,一共由五座山峰組成。根據方位,可分為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南峰落雁、北峰雲台、中峰玉女,在這5座山峰中,來自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山峰圍繞着中峰,呈衆星拱月狀,遠觀如一朵花狀,稱為華山,恰如其分。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6

圖片|華山下的華陰市 · 攝圖網 ©

有了華山的庇護,附近的地名也發生了改變。正所謂,“山水陰陽”,在華山的北面,陽光照不到的陰坡下,此地稱之為華陰縣。在華山南邊向陽坡的地方,則取名華陽。

更有甚者,章太炎先生以為,今天華夏民族文化的起源亦始于華山。一說中國第一個世襲制的朝代——夏,其祖先世代生活在富饒的華山腳下,以“華山為定限,名其國土曰華”,合稱華夏。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7

圖片|夏代文明浮雕 · 圖蟲創意 ©

當然,從地理位置上而講,華山地區也堪稱“兵家必争之地”。在華山以西,正是先秦時期戰略要地的西河地區。對于老秦人而言,西河地區堪稱秦國的要害所在。得西河者,東出可得天下。否則,丢失西河地區,就會嚴重制約秦國的發展。

或許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曆代帝王如秦始皇、漢武帝、唐玄宗等才到此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尊封山神。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8

戰國魏長城遺址,魏長城遺址南起華山朝元洞西,依地勢蜿蜒北上,是戰國時秦國與魏國的分界線 · 圖蟲創意 ©

02.自古華山一條路

華山被稱作西嶽,與東嶽泰山并稱,卻是始于東周。當時,周平王舉國東遷,華山在東周京都洛陽以西,故号“西嶽”。

後來,秦漢相繼定都鹹陽、長安,華山均較兩地前出。因此,華山不再被稱作西嶽。直至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再度将都城遷往洛陽,華山才得以恢複“西嶽”的稱号,沿用至今。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9

圖片|華山登山棧道 · 圖蟲創意 ©

可這并不能阻礙曆代皇帝封禅華山的決心。在非“西嶽”時期,漢武帝曾親臨華山祭祀山神。由于華山高聳險絕,為保障帝王的安全,漢武帝隻能遠眺華山,遙祭山神。在今天羅夫河東橋營村南的華山腳下,漢武帝下令興建集靈宮,作為拜祭華山的祭壇,并規定此後每年按時四次祭拜,以顯華山之貴重。

出于對華山山神的尊崇與信任,漢武帝還将為首都長安貯存、轉運糧食的國家大型糧倉設置于此,借助華山山體進行守護,以确保前線将士在為國征戰期間獲得一定的保障。

在華山的庇護下,漢武帝在位期間,南平南越、北擊匈奴、東吞朝鮮、遣使西域,将大漢盛世推向巅峰。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10

圖片|漢武帝雕塑 · 圖蟲創意 ©

正因如此,帝王祭祀華山山神的傳統得以延續。在東漢桓帝時期,祭祀華山的活動被正式确定了下來,從前在集靈宮的祭祀,也轉移到新的西嶽廟中完成。

今天,西嶽廟在當地有着“陝西小故宮”之稱,就是因為各代皇帝均對這座皇家祭祀華山山神的神廟進行擴建及加建,使之形成西嶽廟、玉泉院、拜嶽壇等多處與華山主峰相對的、坐北朝南的宮殿式主體建築,可謂氣勢恢宏。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11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12

圖片|西嶽廟 · 圖蟲創意 ©

帝王的尊崇,也帶動了華山地區的人流。沿着華山腳下的多條峪道,舊時的文人雅士,如漢代的楊震、高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寇謙之、王猛,乃至明清時期的王宏撰、顧炎武等皆喜歡到此遊山玩水,并修宅建園,吟詩作賦。

在帝王與名士相互作用下,西嶽華山的道教信仰由此形成。中國古代“沉香救母”等經典神話也以華山為背景展開創作。在道教世界三十六洞天中,華山得以名列第四,有洞七十二個半,宮觀二十餘座,成為遠近聞名的道教仙山。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13

圖片|玉泉院 · 圖蟲創意 ©

按照古人設想的仙界環境,最先進入華山修行的那批道士展開了匠人般的建設施工。在一塊塊堅硬的石頭上,道士們憑借手上簡易的工具,在坡度近乎90度的懸崖絕壁上,一點點地開鑿出一條長約12公裡的天階險道,号稱“自古華山一條路”。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14

圖片|華山 · 圖蟲創意 ©

古人以為天界的大門口是南天門。因此,在這條通往“仙境”的路上,當年來此修道開山之人,也将南天門、總天一門、天街等帶有神話色彩的标識,完美地移植到了華山,成為登山步道上的标志性建築。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15

圖片|華山南天門 · 攝圖網 ©

經過華山道士的苦心開鑿,此後曆代的文人墨客無需再望山興歎。沿着道士們的腳步,他們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攀登這座陡峭至極的“古代版珠穆朗瑪峰”。

當道教在唐宋時期迎來發展高峰時,李白、杜甫、韓愈、賈島、蘇轼等詩詞大家紛紛登臨華山,留下墨寶。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16

圖片|華山石刻 · 圖蟲創意 ©

但要沿着這條登山步道拾級而上,着實不易。在這裡,唐代的大文豪韓愈便被吓到雙腿發軟,于登山步道必經之地蒼龍嶺擲下書信,等待救援,留下了一段韓退之投書的逸事。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17

圖片|華山石刻 · 圖蟲創意 ©

對比韓愈的膽兒小,另一位來自大唐的著名詩人李白,登華山時則顯得有些閑庭信步。

據說,當年在政治上不受重視的李白離開長安以後,直奔華山而來。一生都在雲遊四海的他,來到華山之後,時而尋訪着仙洞勝迹,時而和山間居士促膝相談,保持着遊山玩水的姿态,并攀上華山西峰,留下詩句,展露其超凡灑脫的生活:“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飙欻騰雙龍。弄電不辍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18

圖片|華山挑夫 · 圖蟲創意 ©

為了追随“道”的最高境界,攀岩而上的道士們選擇了道教裡最苦的信仰,出家成為全真道士,在創教者王重陽道長的帶領下,他們主張功行并重、清淨恬淡、無私寡欲的修行生涯,講究苦己利人,除了頭發,一概不留。

繼承王重陽衣缽的郝大通在華山中鑿山開洞,重新定義苦己利人的修行生活。除了住人,更可将道教經典妥善藏于其中,避免日曬雨淋。

在他的帶領下,全真教發展出了華山派。與金庸武俠小說中不同的是,全真教華山派以《易經》為指導,劍法武功相對較少,多為内家武術之修為,輔以道法精義,陰陽結合。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19

圖片|道士 · 圖蟲創意 ©

故而,了無牽挂的華山道士在諸峰之間,步履輕盈,頃刻可過萬重山。随着文人雅士不斷到來,原先清寂淡然的修行生活,變得有了些許嘈雜。在道教清靜無為的感化下,道士們相信,他們又得出發了。

華山派開山宗師賀志真親力親為,耗費40年時間,至元代,在今天華山南峰東側的山腰上,一條懸挂在萬仞絕壁之上,以石釘木橼搭建的長空棧道橫空出世。整個棧道分三段,一踏上就對着萬丈懸崖。賀志真修棧道時先鑿洞,洞分兩層,上面的洞鑿開後,楔進石樁,拴上繩索,可供手抓;下面的洞鑿開之後,也打進石樁,兩個石樁間放上木頭椽子,加以固定,可供腳踩。通過這裡,道士們可以去往更甯靜的修行之所。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20

圖片|華山 · 圖蟲創意 ©

長空棧道的險絕,讓無數文人雅士望而卻步。華山道士刻意空出來的空間,卻讓更多的詩人、畫家、旅行家等得以飽覽華山風景。

1383年,52歲的王履拖着病弱之軀,攜帶畫夾,騎驢自西安寓所出發,冒着酷暑晝夜兼程趕往華山。此前他雖臨摹過四五位名家畫作,卻缺乏自己獨特的風格,平生所作平平無奇。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21

圖片|華山黎明,汾渭平原,黃河、渭河盡收眼底 · 圖蟲創意 ©

他相信,藝術感受源于客觀世界,即“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王履憑借記憶,以粗勁雄放之筆将華山諸景的巍峨壯觀重新以意境之筆描繪出來,成就畫風藝術水平極高的《華山圖冊集》。

正是領悟了王履這份形意華山之情,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登臨華山時,将這種形意具象化,為後人留下《遊太華山日記》,留給世人一份華山旅遊指南。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22

圖片|華山夜色 · 圖蟲創意 ©

由于華山的險峻,古代帝王、名士為了一睹其真面目,總要遭遇種種困難。到了近現代,華山的“天險”也在戰争中展露無疑。

當時正值解放前夕,在“陝中戰役”中遭我軍重創的國民黨軍殘部逃上華山,扼守華山登山步道,負隅頑抗。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23

圖片|智取華山八勇士塑像 · 攝圖網 ©

幸得解放軍某團偵察小分隊繞過華山正面,從後山上山,一路上攀懸崖、登峭壁,飛渡天橋險境,趁夜色摸上北峰,突襲守敵,爾後又控制了北峰與西峰之間的通道蒼龍嶺,與聞訊趕到此處的大部隊會合,攻上華山西峰,才得以全殲守山之敵。

有鑒于此,上世紀80年代,國家從原先解放軍的登山路線上,選擇合适的距離,開鑿台階、加固鐵鍊,形成了今天去往華山北峰的第二條路——智取華山路,供遊人體驗華山險絕。從此,華山不止自古一條路。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24

圖片|華山與纜車 · 圖蟲創意 ©

03.華山論劍

人們提及華山,感歎其山之高、險、絕之外,還有一個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彙——“華山論劍”。武俠小說中,大俠舞槍弄棒,将華山作為擂台,現實生活中,華山論劍也可衍生至最高境界的交流。

實際上,創造這一詞彙的金庸先生早年間并未去過華山,他的創作靈感來自于其熟知的中國西部文化。中國西部的傳奇、西部居民的人格魅力,為華山論劍賦予了郭靖般的英雄氣度和大義情懷。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25

圖片|華山論劍 · 圖蟲創意 ©

金庸筆下,三次華山論劍都發生在南宋, 直到書中故事背景過去的八百年後,2003年,現實中的他才真正登臨華山北峰,成就第四次“華山論劍”。

從香港飛臨陝西,登上華山,當時已八十高齡的金庸步履蹒跚,卻精神矍铄。當地電視台邀請北大教授嚴家炎、作家賈平凹、導演張紀中等名人,與金庸以書會友,談俠論劍,還給金庸先生設了三道難關——美人關、美酒關、奇局關。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26

圖片|華山 · 圖蟲創意 ©

最後一關由圍棋大師聶衛平為棋友金庸親自設下奇局,隻需走一步棋便可過關,頗有幾分“珍珑棋局”的趣味。金庸見到他的圍棋老師聶衛平,笑着說:“手下留情。”之後,金庸輕松過關,聶衛平卻被華山難住了,登山過程中因身體不适,不得不先行下山。在這次論劍中,金庸不僅被推選為“武林盟主”,還将自己的手印永遠留在了華山北峰的絕壁上。

主持此次華山論劍的學者王魯湘評論說,金庸三次華山論劍的描寫,是他對武俠境界理解的層層深入遞進。最初,五大高手到華山頂上比武,隻想分出高下,後來,華山論劍卻不再執着于誰是天下第一。老頑童周伯通千方百計忘掉自己的武學,卻求而不得,大俠郭靖為國為民,死守襄陽,城破後以身殉國,楊過與小龍女化為神雕俠侶,絕迹江湖。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27

圖片|華山星軌 · 圖蟲創意 ©

有人來華山探險,壯攬“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的風光,也有人慕名而來,卻登到險處,半途而返。華山的雄偉奇險,如同一種精神信仰,登華山,仿佛一場與自己對話的“華山論劍”,不是為了輸赢,而是為了自我的超脫。

徒步第一天險的長空棧道,屏氣挪步,追尋靜修道法的高人身影。登臨北峰,悟道華山論劍的精神境界,追憶奇兵飛躍天險、智取華山的傳奇。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28

圖片|華山纜車 · 圖蟲創意 ©

近年新修的太華索道,穿行于華山的懸崖峭壁之間,則是另一種看遍華山雄姿的壯闊視角。越是險境,越有人以身犯險。五峰高聳,讓世人尋覓自我的勇氣,這或許,就是華山雄踞于此的意義。

循着帝王、文人、道士走過的山路棧道,登臨華山天下險,醉一場,千古英雄俠客夢。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盡頭(千古英雄地奇險第一山)29

圖片|華山 · 圖蟲創意 ©

... 完 ...

參考資料

肖東發:《中國五嶽名山文化傳奇》,現代出版社,2015

李攀、國繪:《金庸江湖地理》,新世界出版社,2009

孫一凡:《名山訪古》,研究出版社,2013

溫坤甯:《西嶽華山道士日常生活史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15年5月

南志方:《西嶽華山旅遊史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17年5月

陶瀾:《巧過三難關對話四主題,金庸華山論劍為情落淚》,北京青年報2003年10月9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