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将字寫好,就得學會處理好字的結構。結構是“用筆”(是毛筆的使、轉、順、逆,提、按、頓、止等使用方法)這外最重要的内容,從隋僧智果的《心成頌》到清代黃自元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古人在書法結構方面的探索可謂蔚為大觀。
但是,這些結構法則過于繁瑣,并且隻列舉現象不深究原因,不利于書法結構知識的記憶及把握。那麼,有沒有更簡單一點的法子達到“一簡單之方法,以統禦繁複之字體”的效法呢?這方面南宋書法家姜夔及近人啟功的研究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姜夔在他的書法名作《續書譜》中将書法的結構知識概括為——“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後少!”啟功則總結出書法結構應該遵循“先緊後松”的法則。他說:“寫字要注意整體形象,注意間架中先緊後松的比例關系。”又說:““凡是緊的密的要靠左邊靠上邊,可以松一點兒、可以寬一點兒的要靠在下邊,靠在右邊。這樣子寫出來就好看。”
姜夔所所的“不欲前多後少”,也可視作“前小後多”或“前緊後松”、“前小後大”,這與啟功“先緊後松”的說法其實是一緻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處理漢字結構時,為什麼要做到“先緊後松”或者“先小後大”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你看一看人的鼻子是不是“前小後大”?再看一看,人的胸部是不是也是“先小後大”?所以,先小後大更符合人的審美眼光。古希臘哲學家普洛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人的審美标準來看書法,則書法結構的秘密迎刃而解。
那麼,再深究一步,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先小後大”會更符合人的審美視覺心理呢?這是因為人的視覺流程習慣于——先看前面的,再看後面的;先看左邊的,再看後邊的;先看上面的,再看下面的!按照這個視覺流程,先小後大看起來更舒服;反之,如果先大後小那麼就顯得過于突兀了。
我們可以用割圓術來驗證一下這個理論,用一條直線縱向分割圓,靠左割和靠右割的效果明顯是不不一樣的,從左邊切割的圓會明顯的不如從右邊割的圓好看。所以說“先小後大”或者叫“先緊後松”更符合人的審美理念。
按照這個原則來處理書法的結構,很多問題就變得簡單了。比如黃自源《間架結構九十二法》中所說的“左豎不嫌短,右豎不嫌長”,其内在的原理是什麼呢?正好就是“左小右大”的原則!
再比如“十”字的豎還為什麼要向下拉長呢?這也是因為“上小下大”的原則。
又如在處理字的間距時也是如此。比如說“三”字,它的間距就不是平等的,要按照“上小下大”的原則進行處理,下面的間距要比上面的間距要大。再比如“川”字,按照“左小右大”的原則,左邊的間距就要比右邊的間距小,這樣寫出來的結構才更好看。
明白了這個道理,再看有關書法間架結構的古帖,很多問題就可以看明白了。比如,乾隆皇帝臨摹的王羲之書法為什麼缺少神韻呢?一個原因就是他不明白這個先小後大的原則,所以王羲之筆墨之中一些緊縮黑色色塊的部分被乾隆給寫開了,這樣雖然看起來比較清晰,便于于識讀,但是書法法的神韻美就缺少了。這就是乾隆皇帝不懂得“先緊後松”原則的一個後果。
有“清代第一書法家”之稱的完白山人鄧石如,就曾明顯注意到書法中的松緊疏密問題,他說“疏處可以跑馬,密處不使透風”,這正是對晉賢書法成就的精典概括。包世臣說:“以其說驗六朝人書,則悉合。”按照這個理念,我們再來看一看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凡是點畫密處往往都在它的上部和左邊,而右邊和下邊的點畫則是顯得相對寬松的。如此計白當黑,你的書法才會更接近近人的書法作品取得更大的成就。
“人是萬物的尺度”,讓我們記住書法中“先緊後松”的這個原則,處理好點畫長短、疏密、粗細、收放等關系,使自己的字體變得更好看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