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财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52CBDC
法國将于2020年第一季度測試其央行數字貨币
法國央行行長FrançoisVilleroy de Galhau宣布,法國中央銀行計劃在2020年為金融機構試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币(CBDC)。
法國銀行在推特上證實了這一消息,并指出這個決定是在法國兩大金融監管機構,法國審慎監管與決議局和法國金融業聯合主辦的會議上作出的。
法國金融出版社Les Echos在12月4日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根據這份報告,數字歐元試點将僅針對金融部門參與者,而不會涉及個人零售支付。報告稱該計劃一方面是為了提高法國金融體系的效率,同時也确保民衆對貨币的信任。
Libra雖細嗅薔薇,但猛虎終究是虎Villeroy稱,該項目也是為了維護法國應對諸如Libra之類的超主權數字貨币,避免失去法定貨币主權。
Villeroy的立場與法國财政大臣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先前的聲明達成一緻,後者稱由于貨币主權問題,監管機構不允許Libra在歐洲的土地上生長。根據之前的報道,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荷蘭一起領導了反Libra運動。
無獨有偶,在6月Libra發布白皮書之後,中國央行頻頻發聲,不斷釋放DCEP即将發行的信号,并公布了一系列細節,雖然截至目前還未正式發行,不過最近正準備選址試點測試,相信不日将和大家見面。
自Libra的概念出現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半年時間,幾乎每天都有關于Libra的讨論,無論是歐洲、美國還是亞洲、非洲,各國政府都表明了各自的态度。為什麼Libra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因為它要做的是全球支付系統,錨定的是國際貨币,任何國家都能用Libra支付交易,而且無需開戶,交易便捷。雖然小紮很誠懇地說,Libra隻是做支付系統,做普惠金融,讓全球十幾億沒銀行卡的人輕松使用Libra實現跨國轉賬。且不談監管漏洞和洗錢風險,如果Libra成功“上位”,造成結果可能是本國貨币主權完全喪失!
1、在一些政府信用和貨币體系接近崩潰的國家,比如阿根廷、土耳其、委内瑞拉、津巴布韋等,這些國家的政府如果不被信任,也就是說人們不再相信本國貨币,貨币就會貶值,貨币貶值又造成貨币體系進一步崩潰。如果此時出現一個更值得信任的機構或者組織,它能保證貨币的彙率和價值穩定,人們辛苦掙來的錢不會大量貶值或者通貨膨脹,如果是你,你選哪個?
人們把本國貨币當作劣币大量抛售出去,造成法币進一步貶值,卻把價值更穩定的良币Libra儲存起來,這就是“劣币驅逐良币”。長年累月積累下去,将不會再有人使用法币,本國政府不僅失去了信用,也失去了貨币主權,沒有貨币主權的政府跟傀儡有什麼兩樣呢?
2、貨币主權完整可信的國家同樣有擔憂,Libra畢竟是由不同企業組成的協會發行,雖然Libra協會用戶基數巨大,但沒有任何國家背書,風險較高。Libra的進入不排除擾亂金融市場的可能,也影響國家對經濟的調控,最大的隐患是鑄币權不在自己手裡,容易産生不可控因素,比如惡意做空、無限增發等。
所以Libra除了監管問題,也要處理好與本國法币的“關系”。
既然Libra那麼危險,直接否定不接受就好了,為什麼又要聽證會不斷争論呢?事實是Libra的确有自身先進可取的地方,比如簡化交易流程、提高資金流通率、普惠金融、手續費低等特點。又怕被Libra“吞噬”又想靠近,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怎麼辦呢?别瞅了,自己發币吧。
歐洲的新希望Villeroy呼籲法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行CBDC的國家,根據法國銀行的一條推文,其行長強調法國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行CBDC的國家,并為其他司法管轄區提供典範。他說:“我很有興趣迅速發展至少一種中央銀行數字貨币,以便成為全球領先的發行國家”
同時,法國政府發起并鼓勵了許多與行業相關的項目,11月下旬,法國銀行第一任副行長呼籲在歐洲建立基于區塊鍊的結算和支付系統。除了區塊鍊的發展,法國也已成為最多使用BTC的國家。10月中旬,法國加密貨币初創公司Keplerk重新啟動了其服務,以接受法國超過5200家煙草店的比特币付款,此前至少有30家法國零售商計劃到2020年初在超過25,000個銷售點上支持比特币支付。
可以看出法國對區塊鍊和CBDC的态度還是很開放的,既然要發行法定數字貨币,肯定要錨定本國法币,那麼法國的法币是什麼呢?從2002年1月1日起,歐盟的居民因歐元的啟用而不再有貨币間兌換的問題。這種新貨币在歐洲的12個國家之間流通(每個國家的本國貨币停止使用)。法國是歐元國家,如果法國要推出CBDC,勢必要錨定歐元。
所以法國推出CBDC不是法國一個國家的問題,還要和其他歐元國家達成共識并通過監管,才有可能成功發行。這種可能性大不大,還得看法國在歐盟的地位、話語權和号召力。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經濟實力,上圖是2018年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統計的世界前10GDP國家,歐洲國家法國排在德國和英國之後。
2016年,英國退出了歐盟,說明英國已經退出了歐洲領導權之争,歐洲老大的位置正好應該在德國與法國之間确定一個,對比一下法國與德國:
1.從人口上來看,德國人口8300萬,法國6700萬。人口就是勞動力,就是消費動力,就是财富創造者,在人口這一綜合國力最基礎的一項上,德國勝。
2.從國土資源來看,德國面積35萬平方公裡,法國面積67萬平方公裡。和平時期,特别是發達國家,國土的意義主要是自然資源,兩者自然資源都很貧乏,這一項兩者打平。
3.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德國GDP4億美元,法國2.79億美元。在經濟這一項上,德國勝。
4.從政治影響力來看,法國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全球影響力方面高于德國,在政治這一項上,法國勝。
5.從軍事實力來看,這一項也就不用比了,德國是二戰戰敗國,軍事實力受到限制,法國勝。
其實歐元國家無非就是法國和德國老大老二,具體哪個更強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數字經濟時代,CBDC能不能給歐元帶來金融革命,從而擴大歐元的國際化影響力,為什麼法國急于明年第一季度上線CBDC,就是因為第一個推出CBDC的國家除了有示範作用以外,更容易搶占先機。任何交易都是生意,有生意就有市場,未來數字經濟戰不是增量的競争,而是存量的競争,誰先拿到市場主動權,誰就更容易發展,CBDC也是一樣。
在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減速、英國脫歐風險高懸以及意大利債務難題待解的三大難題之下,歐洲經濟前路仍然是困難重重。法國能否借助CBDC突出重圍,帶領歐洲經濟重回巅峰,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