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大峽谷,地處黛眉山之南,是地質公園内所擁有的國内罕見的紅岩峰谷群的典型代表,一顆有特殊科學意義和美學價值的璀璨明珠,國家5A級風景旅遊區。
龍潭大峽谷,是大約在距今12億年前後的中元古界,我國華北一帶古海洋海底沉積層上擡出裸地面形成峽的820餘米厚的紫紅岩色石英砂岩,在地殼新構造運動(大約從240萬年前開始直到現在)中,經過上隆下降、崩裂塌陷和長期水沖浪旋、風剝雨蝕,最終形成這裡的紅岩嶂谷。呈現出的高峽長谷、山嶂岩穴等地貌特征,既是地質演化曆史的體現,也是研究黃河演化貫通曆程的有力佐證。龍潭峽顯現的古海底沉積構造遺迹種類多達數百種,主要有高峽甕谷、岩洞石龛、波紋片石、天書石、象形石等。這些地質遺迹與峽底水系互為表裡,相得益彰,構成完整和諧的自然景觀,成為反映華北古海洋沉積層特征的天然博物館。
(一)雄奇秀美的高峽麗水:國内現存的石英砂岩峽谷多是一面崖牆陡立,另一面則呈現較為平緩的坡狀形态;而龍潭峽谷卻是高峽連綿、雙壁對峙,在國内獨具特色,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科學上具備稀有性、典型性和特殊性的特點。峽谷内一脈瘦水,潭聯瀑接,蜿蜒曲折,與獨具特色的高峽長谷相互輝映,形成一道奇麗的高峽水系圖,具備很高的觀賞價值、研究價值和科普價值。
龍潭峽谷的第一道景觀是由赤壁丹岩、五龍瀑布和五龍潭組成的山水畫。五龍瀑布從高過百米的赤壁丹崖的懸溝口處跌下,轟然作響,猶如龍吟虎嘯,聲震山谷;下面是經人工堵截而成的五龍潭,潭面長300米,寬50~150米,潭内碧水潋滟,可以蕩舟行船。走進峽谷,穿過草盛林密的黃龍峪,就進入全峽谷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亮點——接連不斷的雄關險峽群。最具典型性是青龍峽、黑龍峽、飛龍峽,均為中元古界石英砂岩在新構造運動背景下發育成的垂直節理,經流水沿節理密集部位強烈下切,最後形成的兩側峭壁直立對峙的峽谷。青龍峽全長60米,高30米.寬不過5米,兩側石壁立陡,崖壁上布滿四季海棠,倒映水中,綠色溢滿水面,在天氣晴好的中午時分,由于太陽光的折射,崖壁上似有青龍遊動,故以“青龍”名之;黑龍峽全長20米,高過50米,而寬僅1~3米,兩側立壁欲傾,仰視高空,僅露天光一線,深谷内光暗水黑,故以“黑龍”名之;飛龍峽蜿蜒曲折數百米,崖牆高低參差,峽谷寬窄不一,走勢若飛龍,故有此名。
與諸段峽谷相應的是青龍潭、青龍瀑、黑龍潭、黑龍瀑、飛龍潭、飛龍瀑、陰陽潭、串珠潭、一線瀑等一系列水體景觀。潭深在五六米上下,瀑高在十數米之間;潭前有關峽,潭後有飛瀑,關峽相望,潭泊聯珠,飛瀑連疊,白練懸空,令人望而卻步,真可謂樁樁迷景逗客伫,步步險象着人驚。特别是黑龍峽,溝深谷狹,酷似夾縫,瀑布從15米高的斷崖上跌下,銀花四濺,嘩嘩作響;高峽之内,暗中有亮,靜中有聲,幽光明滅,奇幻無窮,置身其中,恍恍然如臨夢境,冥冥中如在世外,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二)别具特色的瓷谷洞龛:在龍潭峽谷有不少天然洞穴。它們有的是由石英砂岩崩塌而形成的,如龍潭峽谷口西側岩壁上的五龍洞和白龍灣的無頭猿神洞。有的則是在大自然的風化演變過程中,流水(雨水)沿白雲質灰岩裂隙溶蝕,最終形成的天然洞穴,如龍潭峽谷口外青河川右首崖腳下的惠風洞。其洞體含有泥質白雲質灰層,裂隙比較發育,洞體寬窄不同,洞深莫測,洞口有風流動,盛夏森森然冷氣爽人,隆冬季節則暖風融融,似有盎然春意,無論三伏數九,總是清風宜人,招人駐足流連,所以人們稱它為惠風洞。在龍潭峽谷兩側紅崖絕壁的底部,有很多呈内弧曲面的類似半球形石龛,這是古海洋沉積石英砂岩經過長期流水沖刷旋蝕而形成的地質觀象。到了飛龍峽,這種類似半球形石龛從山崖底部被擡升到崖牆中間,使整段峽谷呈曲面對峙、口小肚大之狀,仰視若置身甕中,這便是地質學上的奇觀——盆谷。甕谷中的半球形石龛是在地殼運動中被擡升到崖牆中間的,這種現象在研究本地區新構造運動的特征以及地殼擡升速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飛龍峽中有兩處盆谷:第一個盆谷最為典型,直徑達20米,弧度270°;第二個瓷谷是經流水的切割,最後貫通成為嶂谷。
(三)千變萬化的波紋石:在龍潭峽長達4公裡的紅石峽谷内,分布着大量的崩塌片石。這些片石大小不一,大者平面達數十平方米,小者僅有幾十公分見方。在這些一平若砥的片石層面上,可以看到上百種不同類型的波痕,是國内罕見的天然波痕博物館。石面上的這些波痕,是在地球進化過程中,原生地質沉積物在水或風的作用下,發生物理變異而形成的,其形态包括層理構造、波痕構造、帳篷構造、球狀構造等,我們統稱其為波紋石。這種波紋石,有的呈羽狀或“人”字形,被稱為羽狀交錯層理波紋石;有的呈棋盤格式狀,被稱為棋盤格式節理波紋石;有的呈人的指紋狀,被稱為指紋石;有的柱狀節理構造呈竹節狀,被稱為竹節石;有的呈日、月、星辰圖案,被稱為天象石。峽谷内還有一塊比較特殊的波紋石共有五層不同形狀的紋理結構組成,表明它是經過五個不同時期的沉積而形成的,我們叫它代波紋石。其科學價值在于:它體現了地質沉積岩層理構造的演化過程。
(四)神秘莫辯的天書石;這種片石是由于差異風化所形成的一種景觀。在中厚層石英砂岩的層面上常常會有薄層狀的泥質砂岩或泥質粘岩,它們在崩塌暴露地表後,由于差異風化的作用,一部分風化流失,一部分則殘留石面上。這種殘留遺迹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案、一些典型圖案看似文字,有的清晰可辨,如“一人一石”;多數則無法辨認,人們稱其為天書石。
(五)惟妙惟肖的象形石:龍潭峽谷中有很多柱狀立石,它們有的是地層岩體崩塌留下的殘存物,有的是由白雲質灰層岩沿裂隙溶蝕而成的地表剩餘物,因其形狀類人類物,被稱為象形石。有狀如人者,如将軍石;有狀如物者,如鎮山虎、降龍棒、雙塔石等。龍潭峽谷尾部白雲灣有一塊直立的巨型片石,高達50米,側看成刀,正看成碑,穩插地下,直刺雲天,大有淩空遏雲之勢,人稱刀畔石,這是一塊典型的象形石——由于崩塌時岩塊發生位移,原來近于水平的岩層一變而呈直立狀态,巍然聳立在峽谷一側。這塊象形石高大雄偉氣勢恢弘,一景多變,步移景換,從不角度仰望,或蒼鷹、或飛鳥、或飛魚、或大刀、或天碑,大自然賦予其無限的美感令人叫絕。
(六)琳琅滿目的芳草嘉樹:龍潭峽谷處地偏僻,受人類生活幹擾較少,生物物種豐富,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空氣清新,水質潔淨,生态環境優美。主要花草有野生海棠、鱗毛蕨、蒲扇卷柏、地丁、厚樸、天麻、百合等林林宗宗,翠色欲滴;主要由天然次生林有栎樹林、雜木林、側柏林、刺槐林等,主要風景樹,有青檀、白蠟、三葉槭和黃栌等。形成特殊景觀的有幽谷海棠、千年古檀和天然盆景園等。
幽谷海棠:在黃龍峪和青龍峽,有一種草本植物特别茂盛,那就是城市居民家裡陽台上、書案上喜歡擺放的四季海棠。它厚厚的桃形葉子,有嬰兒巴掌大小,葉面嫩綠,葉背泛白,葉邊和葉脈淡紫,開着粉紅色的花,在或直立或挂伏的肥嫩莖上,婀娜多姿,顯得特别精神。尤其在高峽内立陡的石壁上,幾乎不見水土,它也能生長得那麼旺盛,更顯得這看似柔弱的小草有着頑強的生命力。
千年古檀:在龍潭峽谷口外,有一棵千年古檀,傍崖而立,高約30米,冠幅約40米,樹冠碩大,枝葉茂密;樹幹由底部分四枝,集簇向上,胸圍6.5米;樹根裸露抓伏在岩石上,縱橫交錯,如盤龍卧虬,僅靠吸收白雲質灰岩和石英砂岩之間的水份生長。它頑強求生的铮铮鐵骨給人以深刻啟迪。
天然盆景園:在白龍灣,有一處天然盆景園,幾塊大石頭上長着一叢綠樹,而且枝葉繁茂,青翠欲滴;尤其是那棵高高的青檀樹,傲然生長在光亮亮的巨石上,潇灑臨風,卓然不群,不禁令人肅然起敬。“青青石上檀,貧居寒苦岩;虬虬頑固根,傲立萬古年。”它的精神品格,足可為人楷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