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陸龜吃大便是怎麼回事?難道我沒給它吃好嗎?是時候來科普一下了。其實這也都是在培養和建立大腸中的菌落群。
食草性陸龜的大腸長度所占的比例,要比食肉形爬寵高的不少。正常來說陸龜的小腸長度比例大約為大腸的0.4到1之間。
在這裡面,小腸和大腸比例最高的就是紅腿象龜和黃腿象龜,都基本都又1:1的比例。不過呢,這種比例其實并不代表着它們的消化能力更好,其反映的更多是在它們的食物選擇多樣性上。
紅腿象龜
淺談陸龜的消化時間說起來陸龜到底要花多少時間來消化食物,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但可不是一個閑的蛋疼的話題噢。
認真說起來,陸龜對食物的消化過程和速度,它和很多外在和内在的因素相關聯。比如外在的溫度變化,活動量變化;又比如進食的頻錄和分量等等。
但有一點是可以确認的,那就是對于食草性的爬寵來說,它們都需要較高的體溫來進行消化,當然這其中就包括了陸龜。
在較低的溫度下陸龜的腸胃活動能力就會受到影響,不過隻要體溫開始回升,那麼它的腸胃活力也會跟着上升。
最适合的溫度就在25°C-35°C左右,配合高活動量,對消化就會有高效的促進作用。
而不同種類的陸龜對于食物的消化時間也是不同的,以下就是我找到的研究記錄可以很清楚表達出來:
MacKay 等學者在 1968 年的研究發現,美國加州的沙漠地鼠陸龜(Gopherus agassizii)在經過了 18 天(440 小時)後,可将 95% 的研究标記物質排出體外。
Lawrence 等人于 1982 年的研究指出,歐洲陸龜(Testudo graeca)在 28℃時,僅需 3—8 日便可将生菜的殘馀物排出體外;但如果歐洲陸龜喂食的是較不易消化的牧草類,那麽可就需要 16-28 天的時間了。
另外 Liesegang 等人在 2000 年的調查發現,加拉巴哥象龜(Geochelone nigra)在平均溫度 23℃時,需要 8-18 天來完全将食物消化。
總結說了這麼多,不管是經驗也好,資料也好,更多的還是想要傳達一個觀念,當我們碰到陸龜的飲食問題的時候,關注的不應該隻是上次陸龜吃了什麼,或者是昨天陸龜吃了什麼。陸龜并不是會馬上将食物消化并排出體外的,我們應該退回多日前的食材,甚至是半個月前喂食的是什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