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是超敏反應的俗稱。超敏反應是機體再次接觸某種抗原(也稱緻敏原)後,發生能引起機體生理功能紊亂和/或細胞損傷的免疫病理反應,一般可分為I、II、III和IV四型超敏反應。I型速發型,即我們常說的過敏反應,這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發生、消退速度快,一般可自行或經及時治療恢複,可不造成細胞損傷或後遺症,如過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和過敏性休克等。
識别寶寶過敏的表現:
接觸緻敏原後出現
鼻部症狀:反複鼻塞、流清水涕、鼻癢、噴嚏
呼吸道症狀:反複發作咳嗽、喘息、胸悶、氣促、咽癢、清嗓子
皮膚症狀:濕疹樣皮疹、風團樣皮疹、紅斑、水疱、皮膚瘙癢
消化道症狀:慢性腹瀉、嘔吐、反複腹痛
眼部症狀:眼癢、流淚、眨眼、結膜充血
做相關檢查确認是否過敏:
抽血查特異性IgE(免疫球蛋白E)的含量。當第一次接觸過敏原後,會刺激寶寶産生特異性的IgE,這種特異性的IgE很快結合在肥大細胞的表面,使其處于緻敏狀态。再一次接觸過敏原時,可以使肥大細胞釋放出炎性物質,使寶寶出現過敏症狀。一般IgE水平高,可認為孩子正處于緻敏狀态。有些家長說了我們孩子過敏源查出來都好的,是不是就是不過敏了?不是的。首先大千世界過敏原林林總總,能血檢的隻是常見幾種特異性IgE,還有檢測範圍以外的過敏原。其次,還有非IgE途徑所介導的過敏,這類過敏的孩子查特異性IgE都是好的。所以過敏血檢陰性也不能完全除外過敏。如果孩子接觸緻敏原後出現相關過敏症狀那孩子還是有過敏的。
皮膚點刺試驗方法是注入微量過敏原于皮下,來觀察皮膚反應從而得出結論。敏感性高,操作簡單,快速出結果,但影響因素多比如吃抗過敏藥影響。
血常規裡有一項嗜酸細胞,如果高了也提示有過敏。
有些寶寶小時候濕疹,大了過敏性鼻炎,随後發生哮喘,醫學上稱之為過敏進程。過敏進程的産生主要與過敏原緻敏、病原微生物感染、環境不良因素暴露如霧霾和被動吸煙、營養等有關。家長能做的就是排查生活中的緻敏原。找到緻敏原規避之,比用藥還重要。詳見黃醫森文章 環境中導緻寶寶過敏的常見因素 一文
——————————————————
複旦大學兒科醫院黃劍峰副主任醫師原創,首發于複旦兒科黃劍峰醫生(hjf_201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