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曆史上的哲學家有多難

曆史上的哲學家有多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7 17:19:04

曆史上的哲學家有多難?點評三位哲學大家青冬,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曆史上的哲學家有多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曆史上的哲學家有多難(點評三位哲學大家)1

曆史上的哲學家有多難

點評三位哲學大家

青冬

在我的心目中,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當數中國的老子、孔子和古希臘亞裡士多德。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上也不存在完美無缺的學說。何況三位哲學大家都生活在公元前,距今已有2500多年了,均不可避免地存在曆史的局限性。

本文不是全面評價三位哲學大家,也不展開論證,隻是點到為止,故謂之點評。

一、老子與《道德經》

老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其代表作是《道德經》,僅五千言,涉及哲學的方方面面,涵蓋了本體論、認識論和辯證法,形成了獨特的哲學體系。老子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唯物主義哲學家。

1.關于世界本源及發展規律

老子堅持物質是構成世界的本原、總根源,物質是第一性的。

老子所說的“道”,是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提出來的。“道”是指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它是不斷發展的,而不是永恒不變的絕對真理。人要效法天地,尊重客觀規律,順其自然,按客觀規律辦事。

2.關于認識論

老子的認識論是建立在唯物主義哲學基礎之上的。認識任何事物,要客觀地如實地去觀察,要排除任何功利目的和偏見,不能停留在感性認識,還必須用頭腦去思考,用思維去分析。用現在的語言講,就是理性思維,就是由物質到精神的加工認識過程。

3. 關于辯證法

老子首先提出“有”和“無”這對哲學範疇:“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第40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42章)

用現代語言說,就是:“有”和“無”是道的兩種屬性,二者之間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為條件,一方失去另一方就不存在,并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世間萬物都包含了兩個對立面,即陰、陽二氣。由陰陽對立面的沖突,即矛盾鬥争,達到統一、和諧。這就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住了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對立統一規律。

在此應當特别指出,老子的辯證法強調了對立面的統一、和諧。這也是老子的辯證法同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最大的不同點。老子辯證法的高明之處,恰恰就在于他強調對立面的統一與和諧。老子真正抓住了唯物辯證法的本質、核心和精髓。老子無愧為中國古代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家。

《道德經》涉及許多哲學範疇,是中國古代唯物論辯證法的百科全書。内容涉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道德乃至養生,處處閃爍着辯證法的光芒。

4.老子的民主思想,體現在反對戰争和暴力,反對壓迫和剝削。

5.關于“無為”思想

人們對老子思想最大的誤解就是按字義解釋“無為”思想,認為是無所作為的消極思想。其實,這完全是曲解。“無為”思想包含着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辯證法。

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将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将自定。”(第37章)意思是說:法則不是人為制造出來的,隻要遵守客觀規律辦事,就沒有辦不到的事。統治者若能按法則辦事,不橫征暴斂擾民,民衆自然順從和效法。如果民衆貪婪滋事危害社稷,就進行教育和鎮壓。如果世人都相安無事,順其自然,依法則辦事,天下就安定太平了。

老子在本章中的主旨是闡述“無為”與“無不為”的辯證關系,講得十分深刻。“無為”主要是對統治者而言,且“無為”如上所述,是指特定内容,并非指無所作為。對民衆而言,亦有所指。所以,無論從任何意義上講,把老子“無為”思想解釋為無所作為,顯然是錯誤的。

老子這一光輝思想,為中國曆史所印證。曆朝曆代,大凡皇帝無為而治,政治環境必寬松,民衆積極性必能得到發揮,百業興旺,社稷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大凡出了有“作為”的皇帝,無非是對外侵略擴張,對内大興土木,橫征暴斂,從而加重人民的負擔。這樣的國君,越是有“作為”,百姓越遭殃,社稷越不穩,甚至成為亡國之君。如秦二世皇帝胡亥,隋炀帝楊廣等。中國古代如此,近、現代亦如此。可以說古今中外,蓋莫例外。 “無為而無不為”所包含的深刻的辯證思想及其深遠的社會意義即在此。老子的高明之處也正在此。

老子哲學有唯物的一面,也有唯心的一面,但他基本上是一個唯物主義哲學家,但非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盡管他的認識論、辯證法不夠完備,帶有形而上學成分,但總體說來,他的哲學屬于古代唯物辯證法。

老子的唯物辯證法帶有樸素的性質,但缺乏科學性。

有些人,包括一些科學家在内,将《道德經》與現代科學量子力學相聯系,那就太牽強附會了。科學是一個曆史範疇,是在不斷發展的,且永無止境。21世紀的高科技,包括宇宙學,生物學、量子力學,與19世紀科學相比較,有天壤之别,更不用說古代了。如果說21世紀的科學進入成年期,那麼19世紀的科學還處于青年期,而古代的科學則處于幼稚期。

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意識也是一種物質,意識活動也是一種物質運動。觀念的東西不過是移入人的頭腦被改造過的物質東西而已。生活在公元前的人怎麼會生成現代科學觀念呢?純系唯心主義先驗證。

二 孔子與《中庸之道》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博學者、哲學家、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

孔子是一個複雜的曆史人物,是一個至今仍有争議的人物,一個不易被讀懂的曆史人物。孔子學說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具有唯心主義、形而上學性質;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包含着豐富的唯物論辯證法。孔子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貢獻是多方面的,而他最偉大的貢獻是在哲學方面,即辯證法方面。因此,對孔子采用簡單的形而上學的方法,予以全面肯定或全盤否定,都是不可取的。正确态度是: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并使之發揚光大。

孔子被封建社會曆朝曆代尊為聖人。這種同時活在統治者與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在中國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曆史上也是罕見的。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顔淵》)

孔子的仁政學說,提倡忠恕和實行德政、教化,反對苛政和暴政。孔子的德治思想,注重人生修養,強調“内省”,“克己”,“廉恥”和言行一緻、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

由此可見,孔子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孔子的仁學思想,基本精神是重視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以人為本。這對于處在奴隸社會裡的孔子,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孔子的偉大之處即在此。

孔子學說,就其實質而言屬于人治,而人治是封建制的本質特征。但孔子學說也包含着法治、德治與民主思想。它以“仁”教導統治者要關心愛護百姓,強調人與人之間仁愛、友好、和平相處;以“禮”規範社會制度和人們的思想言行,強調道德修養,自我完善。将政治與倫理道德相結合,是孔子學說先進高明之處,世界無與倫比。這對于調整統治者内部矛盾及緩和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矛盾,産生了一定的影響,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從而促進了封建社會長期穩定的發展。

孔子主張天命論,宣揚“知天命”、“畏天命”,這無疑是唯心主義的。但孔子又十分重視人事,強調事在人為,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雍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先進》)實際生活中他卻回避鬼神。“不怨天,不尤人。”(《憲問》)由此可見,孔子具有務實精神,具有唯物的一面。孔子哲學的唯物主義精神,就在于不是用歪門邪道愚弄人民,而是以理服人。理性是孔子學說的顯著特征。

在認識論上,孔子是二元論者。一方面,他認為“生而知之”(《季氏》),“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陽貨》)這無疑是唯心主義先驗論,是形而上學。另一方面,又強調“學而知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同上)“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靈公》)“母意,母必,母固,母我。”(《子罕》)“聽其言,觀其行。”(《公冶長》)由此可見,孔子具有務實精神和唯物思想,他強調感性認識,又重視理性思考;強調知行統一,學以緻用,重視實踐,反對主觀、固執、自以為是。

孔子是中國曆史上乃至世界曆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閃爍着務實精神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光芒。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恥下問”,“有教無類”,等等,舉不勝舉。孔子主張理論聯系實際,因材施教,全面發展,堅持對弟子進行思想教育、人格教育。“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子罕》)據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七十有二人。孔子及其弟子整理《詩》、《書》、《禮》、《樂》,修訂《春秋》,對傳播中國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與此同時,形成了龐大的學術團體,即後人所謂的儒家。儒家流派紛呈,長盛不衰,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這是值得今人認真深思、認真對待的。

孔子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在哲學方面,即“中庸之道”及“和”的思想。

所謂“中庸之道”,乃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的倫理思想和方法論。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泰伯》)“允執其中”(《堯曰》)“過猶不及”(《先進》)。孔子視中庸為最高的德性,這屬于倫理範疇。不偏不倚謂之“中”,無過無不及叫作“庸”,孔子把不偏不倚、介于“過”與“不及”之間稱為“中庸”,又稱“中時”、“中行”、“ 中道”,則屬于方法論範疇。

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朱熹說:“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四書集注.中庸》)。《中庸》釋中庸之道為“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以上诠釋,十分明了。《中庸》指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1章)意思是說:喜怒哀樂人之常情,當它尚未表露出來的時候,與心性合一,無所謂偏倚,這叫做“中”。适度地、毫無過分地、自然而然地抒發出來,這叫做“和”。世界本來是中和的,和諧的。保持适中,是天下萬事萬物之根本;保持适度,維護和諧,是天下萬事萬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由之路。唯其如此,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若能達到最大程度的和諧,天地的運行就會各安其位,社會的發展就會按部就班,物各就其位,人各得其所,萬物生長茂盛,事業興旺發展,社會和諧進步。

孔子的中庸之道,主張凡事都要不偏不倚,要适中,要防止走極端,要兼顧兩方面,這就準确地把握住了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即對立統一規律。孔子既不片面強調對立鬥争,也不片面地單純地強調統一,而是要求做到完美和諧的統一。将中庸之道用于思維方式,就可以避免形而上學片面性和絕對化。用于自然界和社會生活,就可以構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社會。

與中庸之道相關聯的是孔子的“和”的思想。“和”與“同”是兩個不同的哲學範疇。“和”是指不同事物或要素之間的統一,即對立面的統一,融合,從而産生新質,或曰新的範疇。“同”是指相同事物或要素的簡單相加。“和”具有深刻的辯證思想。孔子甚至把“和”作為倫理準則,作為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标準,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子路》)“君子矜而不争”(《衛靈公》),“君子無所争”(《八佾》),“溫、良、恭、儉、讓”(《學而》)。《中庸》說:“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

處理社會矛盾,處理人和人之間的矛盾,自古以來就有兩種方法,一是對抗、鬥争、武力解決;二是緩和、化解矛盾、和平解決。在中國,曆來占主導地位的是在“和為貴”思想指導下的和解,求同存異。這與孔子的“中庸之道”及“和”的思想不無關系。孔子的“中庸之道”及“和”的思想,對整個封建社會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促進了封建社會長期穩定的發展。封建社會曆朝曆代将孔子尊為大聖人,原因即在此。

世界曆史,尤其是現代和當代曆史,從正反兩方面無可辯駁地證明,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唯一正确的思想方法,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萬全之策。在這一點上,孔子無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古今中外,無人可與比拟。随着人類社會的發展,随着科技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孔子這一光輝思想及“和”的思想,必将被更多的人所采納,為全世界所接受,并越來越發揮其重要作用。一旦這一思想為世人普遍接受,一個持久和平和諧的社會也就為期不遠了。

孔子的思想光輝必将照耀千秋萬代,萬古流芳。

孔子有唯物的一面,也有唯心的一面,但他基本上是屬于唯心主義哲學家。他的辯證法屬于唯心主義辯證法,帶有形而上學性質。其缺點是靜止的,孤立的,缺少發展和實踐的觀點。

三、亞裡士多德與“中庸之道”

馬克思、恩格斯稱亞裡士多德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自發地辯證論者”,并指出 “已經研究了辯證思維的最主要的形式”。(《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59頁)

亞裡士多德同孔子一樣也持有中庸之道的思想。亞裡士多德認為:每種德行都是兩個極端之間的中道,而每個極端都是錯誤或罪惡。如勇敢是懦弱與魯莽之間的中道;磊落是放浪與猥瑣之間的中道;不卑不亢是虛榮與卑賤之間的中道;機智是滑稽與粗鄙之間的中道;謙遜是羞澀與無恥之間的中道。以上屬于倫理範疇。實際上他将中庸之道更多地應用于方法論,即辯證法。他認為,不偏不倚,介于兩個極端的中間,即謂之中庸。他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個度,度分三種狀态:過渡、适中、不及。而過度和不及都是錯誤或罪惡,唯有适中才是美德和正确的方法。他将這一方法運用到社會領域,認為民衆過度貧困或過度富裕均不好,應以中産階級為主體的社會才是最美好的社會。由此可見亞裡士多德和孔子一樣,不僅把中庸視為一種美德,也視為唯一正确的思想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所謂“度”,是一定事物保持其質的穩定性的數量界限。超過或達不到質對數量的要求,事物的性質就會發生變化。中庸之道正是從事物的量上确定其質。中庸之道是科學的哲學範疇,是十分科學的思想方法。

亞裡士多德既有唯物的一面,也有唯心的一面,基本上屬于唯心主義哲學家。他的辯證法是不徹㡳的,帶有形而上學成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