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婆婆(中)及兒女在醫院感謝醫護人員。
去年6月27日,來自重慶開縣的朱婆婆來廣州市番禺區舊水坑村兒子的打工地暫住,誰知第二天,老人在村内公園閑逛時走失了。近日,走失9個多月的朱婆婆找到了,背後的暖心故事也被揭開:朱婆婆上錯了公交車,迷路的朱婆婆又遭遇車禍,被輾轉送到了醫院救治。
在與子女失散的9個多月裡,醫護人員和同室病友給予朱婆婆很大照顧,不僅幫她治好傷,還想方設法幫她尋親、添新衣、聊天陪護,連2019年的春節,朱婆婆都是在醫院度過的。
4月2日,為了感謝醫護人員的關心照顧,朱婆婆的兒女們來到醫院為醫護人員送上一面錦旗。“感謝醫護人員幫我們照顧媽媽,讓媽媽在9個月裡沒餓到、沒受苦,還幫媽媽治好了病。”朱婆婆的兒子楊慶軍說。
剛來廣州第二天就走失
朱婆婆今年64歲,來自重慶開縣一個山村。去年暑假,她帶着留守在家的孫子來廣州探望兒子,讓他們父子團圓。“老人坐了24個小時大巴才來到廣州,沒想到第二天就走丢了。”朱婆婆的兒子楊慶軍至今很内疚。
在當地派出所報案後,家人們在附近街口的一個監控視頻看見朱婆婆的身影在公交站一閃而過,并沒有去向線索。從老家趕來的十多名親人隻能靠走路尋人,拿着老人照片,見人就問。苦尋兩三個月,還是一點線索沒有。
尋親的苦悶一直到今年3月20日才打破:老人找到了。據了解,老人在去年6月29日晚上10時在大石某地被一輛載貨小型汽車撞倒,後來轉院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祈福醫院。經過診查,阿婆被診斷為右臂肱骨下端近關節處粉碎性骨折,轉入骨科中心進行了内固定手術。然而,在去年12月11日,在去救助站的前一天,老人卻不慎摔倒,導緻右臂肱骨中段骨折,醫院讨論後決定繼續留老人住院治療。“肇事車輛被判定承擔全責,醫院也和肇事車輛保險公司進行了積極溝通,對醫藥費方面進行協商,先治療再支付。”祈福醫院骨科中心主管醫生餘立為說。
添置新衣陪過年
醫院方面表示,阿婆入院時,身邊沒有家人陪伴,身上也沒有任何身份證明,語言不通、吐字不清,還不識字,說不清自己的名字和住址。後來醫院一位來自重慶的清潔工阿姨與朱婆婆溝通,才了解到她兒子叫“楊軍”,而他的家屬在派出所報案使用的名字是“楊慶軍”。而老人說自己來自“四川”,但實際上老人居住地已被劃為重慶市。信息誤差導緻了尋親困難。
為了幫朱婆婆找到家人,醫護人員還派車專門陪同她到當時的事故地點,但是她還是想不起來。祈福醫院骨科中心的護士表示,老人清醒時,經常坐在窗前往外張望,“她告訴做清潔工的同鄉阿姨說自己很想回家”。
朱婆婆在醫院住了9個多月,從夏天到春天,曆經暑寒,老人沒有換洗衣服,主管醫生餘立為掏出200元,讓護工幫她買了厚衣服和換洗衣物。
9個月的時間裡,朱婆婆同一個病房的病友換了幾茬,然而,每一位病友在了解朱婆婆情況後,都把她當成了自己人來照顧,一些病友還“偷偷”想各種辦法幫助她,有時趁婆婆不在房間,往她病床前抽屜裡塞兩百塊錢。
“快過春節的時候,一位同室的病友還給朱婆婆買了一身新衣服,婆婆穿上新衣很激動,逢人就說。”骨科中心護士人員表示,除夕夜晚上,值班醫護人員還陪婆婆過年,“有好吃的都和她分享。”
因此,雖然沒有親人在身邊,老人在醫院養病期間并沒有受苦。
2日,祈福醫院骨科中心中西醫結合首席專家傅強主任現場對朱婆婆進行身體檢查,認為朱婆婆目前情況穩定,維持目前固定至骨折愈合,可安排出院,一個月後可到老家當地醫院複查,如果沒有問題,可以取出鋼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