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張骞兩次出使西域有什麼不同

張骞兩次出使西域有什麼不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13:20:03

張骞(?—前114)是漢中(今陝西漢中)人。

張骞兩次出使西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張骞出使西域被稱為)1

漢武帝時,據一個投降的匈奴人說,匈奴人把月氏(古族名,秦漢之際遊牧在敦煌、祁連間)人打敗了,還把月氏王的頭當作飲酒的器具,所以月氏人非常恨匈奴人。

這時西漢政府正要徹底解除北方匈奴造成的危害,便萌生了一個想法:派人到月氏所屬的部落去,聯絡他們共同夾擊匈奴。

但因為前去的路上必須要經過匈奴人的領地,非常危險,于是便招募願意出使的人。

建元二年(前139),張骞應召擔任了漢朝使團的團長,帶領一百多人,踏上了漫漫的征程。

使團一行人在剛剛走出西漢的勢力範圍之後,就被匈奴人抓住了。

張骞兩次出使西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張骞出使西域被稱為)2

匈奴單于見張骞高大健壯、一表人才,非常喜歡他,同時也為了防止西漢和其他部族聯合,就将他留了下來,并給他娶了個妻子,想以此留住他。

這樣,張骞在匈奴人那裡一待就是十幾年,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身負的使命,終于有一天,他抓住了匈奴人防範松懈的機會,帶着漢朝使團的人和家眷逃了出去。

他們朝着既定的目标月氏向西一連走了幾十天,卻先到了大宛國(今烏茲别克斯坦境内)。

大宛國聽說他們來自漢朝,對他們非常禮待,還派了向導帶領他們,所以張骞一行較為順利地找到了“大月氏”。

但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時的大月氏已經占領了原來屬于大夏(今阿富汗境内)的地盤,并征服了大夏人。

這裡土地肥沃、水草豐美,又遠離其他部落的騷擾,大月氏人貪圖安逸,已喪失了鬥志,根本不想再和匈奴開戰。

張骞兩次出使西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張骞出使西域被稱為)3

張骞在這裡逗留了一年多,無奈之下便返回漢朝,但在路上又被匈奴抓住,囚禁一年多,後來方得以脫身回到漢地。

張骞歸來後被封為“博望侯”,而當初和他一起出使的一百多人隻剩下兩個人了。

張骞這次曆盡艱辛出使西域,雖然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标,但為漢武帝帶回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和情報,開闊了漢人的眼界,使得天山南北,乃至西行更遠的中亞、西亞地區第一次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

因為西北方向有匈奴人阻隔,漢武帝又讓張骞探索西南方向的路線,雖然沒有成功,但為我國西南地區的開發做了重要的前期準備工作。

由于張骞熟悉匈奴風土人情,後來還随李廣一起和匈奴人打過仗。

張骞兩次出使西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張骞出使西域被稱為)4

其後不久,他又率領着一支更龐大的三百人使團再次出使西域,在聯絡烏孫國(今巴爾喀什湖附近)的同時,又分别派人出使大宛、康居(今烏茲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大月氏、大夏、安息(即波斯,今伊朗)、身毒(即天竺,今印度)、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區)等國,赢得了這些國家對西漢政權的重視,各國紛紛派遣使者随張骞來漢,由此打通了西域文明與中原文明的聯系渠道。

此後中、西陸上交通路線逐步得到開辟,中西雙方有了不間斷的經濟、文化交流,因此張骞出使西域被人們稱為“鑿空”,也就是開辟通道的意思。

張骞兩次出使西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張骞出使西域被稱為)5

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多種作物,大宛國的汗血寶馬,以及後來的佛教文化,都是沿着這條道路傳入我國的;我國的絲綢、茶葉、瓷器,以及冶鐵技術、打井技術、造紙術等也由此傳向西方。

因絲綢的精緻與華美最能代表中國物産的優異特色,所以後世将這條陸上交通線稱為“絲綢之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