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大全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6:31:21

1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大全(中考化學必考這些知識點)1

常見的顔色與狀态

銅離子藍色,亞鐵離子【淺】綠色,鐵離子黃色,氧化銅黑色固體粉末,氫氧化鐵紅褐色絮狀沉澱,氫氧化銅藍色絮狀沉澱,氫氣火焰淡藍色(天藍色),碳酸鈉白色固體粉末,氫氧化鈣白色固體粉末

檢驗物質時,常用的物理性質有:顔色 氣味 狀态 溶解性 導電性 磁性等

除氣體雜質:用固體或液體

例:二氧化碳中有氯化氫氣體,可用硝酸銀溶液(變為氯化銀沉澱)或【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掉氯化氫産生二氧化碳)去除

4

元素周期表規律

1.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最外層電子數

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 中子數

3.根據原子或離子的質子數(或核電荷數)判斷是否屬于同種元素。

4.由元素名稱或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确定元素類别(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5.得失電子情況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确定。

6.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确定。

7.離子所帶的電荷數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确定。

8.鉀比鈉活潑,是因為鉀比鈉多一個電子層

9.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第一周期的氫、氦除外)

10.判斷粒子名稱或書寫粒子符号,首先要确定是哪種元素的粒子,然後再确定是原子還是離子。

11.鈉、鉀排在周期表同一數列,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12.鈉、鎂、鋁排在同一周期,是因為它們具有相同電子層數的。

5

化學中幾類不同的對比

1.物理變化: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化學變化:分子本身發生變化,生成了其他的分子。

2.純淨物:由同種分子(或原子)構成;混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構成。

3.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 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是因為含碳量不同。

5.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6. 元素種類不同:是因為質子數不同。

7. 元素化合價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8.鉀比鈉活潑,是因為鉀比鈉多一個電子層。

9. 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10.鉀與鈉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6

水的考查

方程式:2H2O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大全(中考化學必考這些知識點)2

2H2↑ O2↑

正極:氧氣;負極:氫氣;正極負極體積比:1:2;正極負極質量比:8:1。

水的組成:

宏觀: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

從微觀角度理解水的電解:

微觀:水由大量水分子構成;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當水分子分解時,生成了氧原子和氫原子,2個氫原子結合成1個氫分子,很多氫分子聚集成氫氣;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氣。

7

氣體的制取

1.凡用固體加熱制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

2.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3.凡是給試管固體加熱,都要先預熱,試管口都應略向下傾斜。

4.凡是生成的氣體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5.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6.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7.凡是制氣體實驗時,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導管應露出橡皮塞1-2ml,鐵夾應夾在距管口1/3處。

8.凡是用長頸漏鬥制氣體實驗時,長頸漏鬥的末端管口應插入液面下。

9.凡是點燃可燃性氣體時,一定先要檢驗它的純度。

10.凡是使用有毒氣體做實驗時,最後一定要處理尾氣。

8

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

放出熱量燃燒、生石灰與水的反應(CaO H2O=Ca(OH)2,此反應也是氧化鈣做幹燥劑的方程式)、鎂和鹽酸反應等;

吸收熱量,如:碳與二氧化碳反應(C CO22CO)要吸收熱量。

9

蒸發結晶與冷卻結晶

結晶:溶質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結晶通常有兩種方法:

(1)蒸發結晶:利用蒸發溶劑結晶的方法可以從海水中提取食鹽。海水曬鹽過程是:先将海水引入蒸發池,經風吹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再導入結晶池,繼續風吹日曬就逐漸析出食鹽來。(海水曬鹽是靠蒸發水分,海水進入貯水池,各成分基本不變,但在蒸發池中,随着水分的不斷蒸發,溶劑不斷減少,但溶質氯化鈉的質量不變,隻是濃度變大;達到飽和後繼續蒸發,溶液中會析出氯化鈉晶體,将晶體分離出去後剩下的溶液稱為母液,它仍然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利用其可生産出多種化工産品,因此海洋中蘊藏着豐富的資源。)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大全(中考化學必考這些知識點)3

(2)降溫結晶法(冷卻熱飽和溶液法)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大全(中考化學必考這些知識點)4

10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大全(中考化學必考這些知識點)5

11

配制溶液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大全(中考化學必考這些知識點)6

溶質的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質質量=溶液密度×溶液體積×溶質質量分數

m1ω1=m2ω2或ρ1V1ω12V2ω2

(稀釋前溶質質量=稀釋後溶質質量)

12

固體溶解度

一定溫度下,某固态物質在100g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态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裡的溶解度。

13

氣體溶解度

(1)溫度:随溫度升高而減小;

(2)壓強:随壓強增大而增大。

14

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2.金屬與【可溶性】鹽反應生成鹽和金屬2(金屬1比金屬2活動性強)

3.金屬與氧氣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

15

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不包括一切化學反應):

分解反應(一個變多個)、

化合反應(多個變一個)、

置換反應(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新的單質與化合物)、複分解反應(兩種化合物的陰陽離子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

16

金屬與酸反應的條件

金屬要排在金屬活動順序表裡氫的前面,酸必須是鹽酸或稀硫酸,不可用濃硫酸或硝酸,否則會産生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

17

金屬與【可溶性】鹽反應條件

金屬不能是鉀、鈣、鈉等活潑金屬,它們将先與水反應生成堿,不會先與鹽反應

18

金屬(多數含雜質)與酸的有關計算

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純淨物間的質量關系,若遇到不純物時,應先把不純物的質量換算成純淨物質量。

純物質的質量=不純物質的質量×純度=不純物質的質量×1-雜質的質量分數)

19

酸的五條通性:

1.酸與指示劑反應,遇石蕊變紅

2.酸與某些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3.酸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4.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5.酸與鹽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酸

20

堿的四條通性:

1.堿【溶液】與指示劑反應,遇石蕊變藍,酚酞變紅

2.【可溶性】堿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3.堿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4.【可溶性】堿與【可溶性】鹽反應,生成新堿和新鹽

21鹽的四條通性:

1.【可溶性】鹽與金屬發生置換反應

2.鹽與酸反應,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酸

3.鹽【溶液】與堿反應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堿

4.【可溶性】鹽與【可溶性】鹽反應,生成新鹽1和新鹽2

22

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

可用碳酸鈉或二氧化碳

碳酸鈉晶體帶十個結晶水(十水碳酸鈉),其水溶液呈堿性

鉀鈣鈉铵鹽都溶于水,鹽酸鹽隻有氯化銀不溶于水,硫酸鹽隻有硫酸鋇不溶于水。鉀鈣鈉鋇的堿可溶于水。

23

檢驗溶液中的氯離子

用試管取少量樣品,滴加硝酸銀溶液,産生白色沉澱後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澱不消失(氯化銀不溶于水或酸),則證明有氯離子

24

檢驗溶液中硫酸根離子

用試管取少量樣品,滴加硝酸鋇溶液,産生白色沉澱後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澱不消失(硫酸鋇不溶于水或酸),則證明有硫酸根離子

區别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要用鋇離子,不能用銀離子(硫酸銀微溶于水),若要檢驗同種溶液裡的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要先用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檢驗并除去硫酸根離子,再用氯離子的檢驗方法檢驗氯離子

25

證明氫氧化鈉是否變質

1.〔酸〕用試管取少量樣品,滴加【足量】稀鹽酸,若有氣泡則變質。

2.〔堿〕用試管取少量樣品,滴加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鋇溶液,若有沉澱産生,則變質。

3.〔鹽〕用試管取少量樣品,滴加氯化鋇或硝酸鋇溶液,若有沉澱産生,則變質。

如何證明氫氧化鈉是否【全部】變質?〔檢驗氫氧根離子時先除去碳酸根離子〕

用試管取少量樣品加足量的鋇鹽或鈣鹽,産生白色沉澱(碳酸根離子除去),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若溶液變紅,則部分變質。不變紅則全部變質。

26

除去氫氧化鈉中的少量碳酸鈉

加【适量】氫氧化鋇或氫氧化鈣溶液,産生白色沉澱後過濾,取濾液即可。貼士:适量是指恰好完全反應,要做到很難,說說很簡單…産生的白色沉澱是碳酸鈣或碳酸鋇。

27

用一種物質鑒别其他物質

1.水 溶解性、(溶解時)溫度、(溶解後)顔色

2.指示劑(可鑒别酸堿)

3.酸(可鑒别金屬等)

4.堿(可鑒别非金屬氧化物等)

5.碳酸鹽(可鑒别酸,因為會有二氧化碳産生)

28

碳酸根離子的檢驗

取樣,加【足量】酸,将産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有碳酸根離子

29

複分解反應的條件

生成物中必須有水或氣體或沉澱,反應物必須能溶于水或酸。

(1)金屬氧化物 酸→鹽 水

(2)中和反應(酸 堿→鹽 水)

(3)酸 鹽→新酸 新鹽

(4)堿 鹽→新堿 新鹽

(5)鹽 鹽→新鹽1 新鹽2

30

除固體雜質

例:氯化鈉中有碳酸鈣,可加水溶解,過濾後蒸發結晶;銅粉中有鋅粉,可用銅鹽溶液(置換)或酸(反應);氧化銅中有碳粉,可直接灼燒(C變為CO2)

除液體雜質:将雜質轉化為水或氣體或沉澱

例:氯化鈉溶液中有硫酸銅,可加【适量】氫氧化鋇溶液(硫酸鋇和氫氧化銅是沉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