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時尚用非遺點亮生活緻敬非遺之美

時尚用非遺點亮生活緻敬非遺之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5 01:05:47

複古撞色的領口下,蜻蜓扣、蝴蝶扣等“中國風”盤扣成為點睛之筆,腰部加入了旗袍式的收腰設計,巧妙勾勒身形……這是去年北京時裝周秀場上的一條連衣裙。如今,越來越多的服裝在傳統元素的“加持”下,有了鮮明的國潮風格。與此同時,随着年輕人對傳統文化自信的增強,人們對“國潮”的需求日漸提高。

依托北京得天獨厚的曆史文化底蘊以及首都核心功能優勢,北京時裝周自創立起便引領着“國潮”時尚文化設計創新,設計師們紛紛從旗袍、漢服、蘇繡、非遺中尋找靈感,将傳統元素、文化、工藝與當代潮流相結合。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了解到,在即将于9月15日開幕的第七屆北京時裝周上,中國傳統文化的表達仍是亮點之一。

助力老字号品牌,傳遞文化自信

“作為承載首都時尚文化産業成果的北京時裝周,緊跟首都城市發展戰略,曆經了一年舉旗,三年培育,六年快速成長,如今已到第七年。七年來,北京時裝周順應國際國内時尚産業發展潮流,為推進時尚文化産業的交流與發展做出了有益嘗試。”在2022北京時裝周發布會上,第七屆北京時裝周組委會主席團主席、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顧偉達說道。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了解到,2016年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打造了時尚産業發展新平台——北京時裝周。自第一屆北京時裝周開幕,該平台便成為北京國際設計周“時尚北京”闆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彼時的中國,已經成為時尚品牌的“搶灘”之地,走在街頭,不僅随處可見國際品牌,屹立在繁華街區的國産老字号招牌同樣搶眼。也是在那時起,“給中國品牌一個把握時尚話語權的機會”成為了北京時裝周不變的主題。

時尚用非遺點亮生活緻敬非遺之美(當非遺走上北京時裝周秀場)1

服裝是一種符号,也是時代變遷的見證。第一屆北京時裝周期間,雪蓮、雷蒙、伊裡蘭等老字号品牌率先亮相。其中,有着百年企業傳承和半個多世紀品牌發展曆程的雪蓮,承載着國人對羊絨服飾的美好記憶——上世紀90年代,該品牌的羊絨産品曾一度作為“國賓禮品”馳名中外。在過去的6年裡,雪蓮借助北京時裝周平台将羊絨流行趨勢、高級定制、高級成衣、手編文創等一系列時尚轉型成果進行了有力推廣。

今年,雪蓮品牌還擔綱了第七屆北京時裝周及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首秀。在雪蓮·房瑩高級定制大秀上,55套作品均以中國傳統建築紋樣為靈感,巧妙提取古建築天花、門楣、鬥拱、窗棂等經典結構中的如意、蓮花、水波紋等紋樣進行延伸設計,将中國傳統紋樣與時尚服裝結合,表達老字号品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挖掘、繼承和創新,通過羊絨針織傳遞文化自信。

北京時裝設計師協會會長、北京雪蓮集團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房瑩透露表示:“雪蓮作為中華老字号,希望不斷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掘豐富資源,目的是将傳統文化與當代需求融通,讓傳統文化在現代霓裳間綻放新光芒,煥發新生機。”

傳承與創新的東方非遺之美

近年來,“國風”成為時尚圈的新風潮。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對傳遞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認同具有重要意義。上下五千年曆史沉澱的中國文化自信所衍生出來的包容性,也讓中國設計師在融彙東西中找到了靈感,在北京時裝周的舞台上,非遺迎來傳承的最佳時機。

時尚用非遺點亮生活緻敬非遺之美(當非遺走上北京時裝周秀場)2

2020年,第五屆北京時裝周創立了非遺時尚主題闆塊,來自彜族涼山的獨立設計師及品牌聯合舉辦了名為“彜韻新風·涼山印象”的非遺彜繡衍生品發布會。其中,來自涼山的獨立設計師沙瑪尤尤,基于彜族傳統文化,利用現代設計重新定義了彜族的傳統民藝,并将彜族傳統服飾上的“馬齒紋”以打破常規的排列方式,打造出多種符合現代審美的服飾風格。

同樣是在第五屆北京時裝周上,中國旗袍品牌“紅館旗袍”也參與了創作,以“彜族刻闆印象”為主題舉辦了一場民族大秀。将彜族的服飾文化特點與能展現女性體态的旗袍相結合,不僅保留了彜、漢兩族的經典服飾元素,還使兩種服飾的特點變得和諧統一、相輔相成。在色彩上,設計師選用彜族經典三原色——黑、紅、黃進行設計,并且直接采用彜族代表性的羊角紋樣作為刺繡圖案。此後,京繡、苗繡、宋錦、香雲紗等中華非遺文化瑰寶相繼在北京時裝周的舞台上綻放新顔。

2021年,絲綢之路的活化石——和田市艾德萊斯綢成為了第六屆北京時裝周的焦點。絲路霓裳品牌創始人、設計總監孫秀琴以及北京大華時尚PURE TOUCH品牌通過創新再設計,進行了“艾德萊斯之戀”主題發布。

時尚用非遺點亮生活緻敬非遺之美(當非遺走上北京時裝周秀場)3

艾德萊斯綢體現着新疆人民曆史上高超的藝術造詣以及千百年來經典技藝的世代傳承。據介紹,地道的艾德萊斯綢所有工序均為手工操作,蠶繭煮沸抽絲,經過紡絲、并絲、卷絲、分線,再根據源自生活代代相傳的圖案設計,紮起經線,浸染着色,分層染色、整經,最後分線、上機,由織工循環踩踏木闆、穿動木梭。整套工序流傳幾千年,伴随着時代的變遷曆經了工藝、技術、設計的發展。2008年,艾德萊斯綢織染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如今伴随綠色消費大潮,天然、健康、無污染的和田艾德萊斯綢迎來發展新機遇,成為和田市絲綢之路經濟帶拉動區域就業、助力經濟發展的潛在動力。得益于國家 “一帶一路”倡議,艾德萊斯綢乘上春風,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走出天山和大漠,走上北京時裝周的舞台,開啟了現代化創新蛻變之路,加快了專業化、時尚化、國際化的步伐。

數字時尚,破壁融合

作為我國時尚産業體系發展的一大窗口,北京時裝周已成為首都城市更新發展中的一張靓麗名片、向世界傳播東方時尚文化的重要平台。與此同時,在快速發展的科技時代,時尚産業也迎來了重塑的曆史性機遇。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了解到,将在第七屆北京時裝周首次亮相的數字時尚會場以“翻轉未來,破壁降臨”概念,将藝術、時尚與科技相結合,為虛拟時裝發布、數字藝術作品展示打破時空阻隔,引領觀衆足不出戶沉浸式看秀觀展。

據第七屆北京時裝周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北京時裝周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哲介紹,在“數字經濟”政策和“元宇宙”産業環境起跑出發的背景下,本屆北京時裝周還增加了“雲潮計劃”,涵蓋雲發布、雲播間、雲逛展、雲交互、雲共創幾個部分,打造交互體驗數字時尚空間,涉及虛拟秀場、虛拟人物、虛拟時裝、時尚影像展作品、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工美文創/工美造辦産品在内的數字展品,進一步探索數字技術對時尚産業的推動作用。同時,分别以“數智未來,時尚風潮”“融合‘京’時尚,賦能‘新’視野”為主題的兩場高峰論壇,也将通過主題分享、數字化時尚成果發布等形式,展現當下時尚數字化轉型的深化進程。

趙哲還表示,北京時裝周經過7年的發展,參與品牌逐漸增多。與以往的參與品牌相比,可以明顯看出今年參與的品牌有三個亮點。一是品牌的文化自信明顯加強,很多老字号品牌大規模深入地将傳統文化理念運用到産品設計中,比如京工服裝集團有限公司的“永定·和”時尚大秀,雪蓮品牌在産品設計中融入傳統建築文化元素等。而另一些時尚品牌,比如設計師劉薇《有鳳來儀》的主題大秀,對中國民間傳統工藝技藝的運用,也體現出設計師基于民族文化自信視角下對傳統文化的縱深探索。

二是更多有運動元素的服裝品牌加入,國民運動品牌安踏将帶來一系列以冬奧會為靈感打造的作品;比音勒芬将以“生活高爾夫”系列産品展現東方美學;北歐滑雪品牌HALTI也将以“雪意之境”為主題,彰顯運動着裝的功能性與時尚性優勢。冬奧等國際性賽事的領潮力量和民衆對健康日益增長的需求,帶動了運動文化消費市場。

三是品牌的綠色環保意識更加強烈。雪蓮品牌對天然羊絨“黑科技”不斷升級,拓寬羊絨針織服飾的新思路;ArtFusion Ace通過可持續材料表達環保主張;PURE TOUCH在設計中更多采用絲、棉、麻等天然材料……這些品牌通過行動将自身發展納入綠色生态、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中。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于夢兒

編輯 李铮

校對 王心

圖片 受訪者供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