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喜歡中國畫的朋友問:什麼是寫意畫?
寫意畫的特點是以形寫神,以神寫意、骨法用筆,以書入畫、追求意境,緣物寄情三個特點,具體如下:
以形寫神,以神寫意:寫意畫偏重于表現,抒情、言志。西方現代繪畫注重主觀、表現,情感,在強調繪畫抒發創作主體的内心情感上兩者頗有相似之處,在造型上表現出對象的内在本質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才算真正達到繪畫的目的。
骨法用筆,以書入畫:“骨法”是指客觀物象的形神結構,“用筆”則是用筆方法,用筆技巧和藝術表現。中國寫意畫的用筆來源于書法,在唐代就形成了書畫同源的觀點,元代以後中國寫意畫家更注重以書入畫。中國寫意畫以書入畫,不僅對于作品本身筆精墨妙的形式具有關鍵作用,而且可使筆法作為獨立于物象之外的因素更增加其審美價值。
追求意境,緣物寄情:中國寫意畫追求畫外的意境創造,以詩入畫的特色。自元代尚意以來,由于文人的介入,一直把追求意境美放在首位,畫家筆下的物象、筆墨都成為表達情感的借助物,“緣物寄情”、“托物言志”,達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董其昌尊他為"文人畫"之祖。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寫花的枝葉蕊萼,然後略施淡彩,開創了徐體"落墨法"。之後宋代文同興"四君子"畫風,明代林良開"院體"寫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濃墨淺色,陳白陽重寫實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韻。
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寫意畫代已進入全盛時期。經八大、石濤、吳昌碩、齊白石等發揚光大,如今寫意畫已是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畫法。
寫意畫主張神似。董其昌有論:"畫山水唯寫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質畢肖,則無氣韻;彩色異具,則無筆法。"明代徐渭題畫詩也談到:"不求形似求生韻,根據皆吾五指裁。"
寫意畫注重用墨。如徐渭畫墨牡丹,一反勾染烘托的表現手法,以撥墨法寫之。元代吳鎮論畫有雲:"墨戲之作,蓋士大夫詞翰之餘,适一時之興趣,與夫評畫者流,大有寥廓。嘗觀陳簡齋墨梅詩雲:'意足不求顔色似,前身相馬九方臯。'此真知畫者也。"
寫意畫強調作者的個性發揮。揚州八怪以"怪"名世,作畫不拘常規,肆意塗寫,并以一個"亂"字來表露他們的叛逆精神。鄭闆橋曾表白:"近代白丁(民道人)、清湘(石濤)或渾成或奇縱,皆脫古維新特立。近日禹鴻胪(之鼎)畫竹,頗能亂,甚妙。亂之一字,甚當體任,甚當體任。"(《鄭闆橋集補遣》)金冬心畫竹也是喜"亂",曾言:"用焦墨竿大葉,葉葉皆亂。"
寫意畫多以書法的筆法作畫,同時寫意車的用筆也極大地豐富了書法的表現形式,所以寫意畫家多半是書法家。如鄭闆橋擅長書法和繪畫,相互參融,以畫法作書,創隸書間于行楷之中,又以書法的筆法作蘭竹,風格明快勁峭。清人蔣士铨評曰:"闆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闆橋寫蘭如作字,秀葉蔬花見姿緻。"
寫意畫是融詩、書畫、印為一體的藝術形式。揚州八怪之一的李複堂,喜在畫上作題跋,長長短短,錯落有緻,使畫面更加充實,也使氣韻更加酣暢。寫意畫跟國外油畫相比較,中國畫曆史中是沒有光、影的概念的,基本上純線條、墨塊、濃淡,畫上總還會有詩。當相片出現後,國外的那種寫實技巧步入死胡同,出現畢加索、莫奈等各派尋找出口,最後出口是中國畫——寫意。
所謂寫意,有大寫意小寫意,就是墨,墨與色之間的變化,有點誇張。但很值得去學。
大寫意水墨畫(簡稱大寫意畫)以草書入畫,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造型觀和境界觀。大寫意畫既是高度自我的藝術,又是高度忘我的藝術。有我與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實是相統一的。隻有有意識地追求大寫意畫這一獨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這門解衣磅礴的藝術發揚光大。大寫意畫;有我;無我從本質上講,中國畫都是寫意的,所謂意,即主體心中感受到的外物的精神和形象。宗炳所謂的“暢神”,王微所謂的“縱情”,
小寫意通俗點說:讓普通人一看就明白畫的是什麼。介于工筆畫于大寫意畫之間,沒有工筆畫的細膩,沒有大寫意的奔放。
我是漫話基礎美術,歡迎各位朋友關注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