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最為重要、最為隆重的節日當屬春節了。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就頗受廣大中華兒女們的重視。在古代,春節作為一個合家團圓的日子,無論你身在何方,到了春節也一定會回家過年的;大年三十的時候,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這一天也都是要放鞭炮的,即使是現在,一些傳統的春節習俗基本都保留了下來,如今人們一般也都會回家與親人一起過年,在大年三十這天都會放一些鞭炮。
春節放鞭炮如今已經成為了中華兒女對春節最深的記憶之一,那麼為什麼過年都要放鞭炮呢?原來春節放鞭炮是這麼來的。
關于為什麼過年都要放鞭炮的說法有很多,傳說在上古時期,地上生活着一種非常兇猛的野獸,名字叫做“年”,俗稱“年獸”。這種野獸不同于一般的猛獸,他不僅異常兇猛,而且還喜歡吃人。它有一種特性,就是喜歡在每年的新舊交替的時候出來尋找食物,村莊一旦被這種“年獸”發現了,就将面臨滅頂之災。之前人們拿這種“年獸”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後來人們漸漸地發現了它的弱點,這種“年獸”原來害怕聽到劈劈啪啪的響聲,知道了其弱點之後,人們便開始用這種劈劈啪啪的響聲來驅趕這種“年獸”,自此人們得以能夠安安全全的生活下來,最後在民間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燃放鞭炮的習俗。
當然了,除了傳說之外,當然還有一些其他說法。那為什麼過年都要放鞭炮?根據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得出:原來放鞭炮與貼春聯、桃符一樣,最早都是用來驅除妖魔鬼怪的。後來逐漸演變為主要就是增加喜慶、營造節日氛圍,寄托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據史料記載,早在一千五六百年前的南北朝時期,人們過年就已經形成了燃放爆竹的習俗,火藥發明之後,真正意義上的鞭炮才開始産生。到了宋代,随着火藥技術改進,人們制造鞭炮的水平得以極大的提高,現代意義上的鞭炮得以定型。到了明清時期,鞭炮的種類越來越多了,在大年三十這天,無論身份的高低貴賤,無論是否富裕與貧窮,人們都會燃放鞭炮增加喜慶,一家團團圓圓吃年夜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