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韓非子和氏璧寓言

韓非子和氏璧寓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7 20:14:56

(本篇過長,分段寫筆記了。)

本篇是原書《内儲說上七術》 第三十篇。儲說:積累的傳說。内是内篇的意思,另有外篇。

韓非子和氏璧寓言(讀韓非子14)1

君主駕馭臣下有七種方法:

一、衆端參觀

端:頭緒,參:參驗,通過相互參考比照而審驗。衆端參觀,就是要從各個方面審驗、觀察。用現代話說就是要全面掌握和驗證各方面信息,視野要寬,考慮要全面,信息要準确。君主負責決策,決策要基于各相關的綜合信息,決策信息如果片面、虛假或偏差,決策一定是錯誤的,所以一定要先确保決策信息的全面性、準确性、及時性。

韓非講了兩點:一是觀聽而不審驗(信息),就不了解情況;二是信息渠道狹窄從而偏聽則會被臣下蒙蔽。相當于強調了對信息的審驗和信息渠道兩大問題,信息渠道是基礎,信息渠道窄了,無從參驗,就容易被蒙蔽。

韓非子舉的案例:

1、衛靈公竈炀[烘烤]一人

衛靈公專寵近臣彌子瑕,彌子瑕專權擅政。有個侏儒谒見衛靈公,說他的夢應驗了。衛靈公問是什麼夢,侏儒說夢見了竈,結果見到了您。衛靈公大怒,說我聽說将見君主的人會夢見太陽,為什麼你要見我卻夢到竈?侏儒說,太陽兼照全天下,一個物體遮擋不了它;君主兼照一國的人,一個人不能獨自擁有君主。所以将要見到君主的人會夢到太陽。而竈,一個人擋在竈口烤火,後面的人就看不到火光了。或許現在就有一個人擋住了君主您的光芒了吧,我将見您前夢到竈,不是也合理嗎?(按:衛靈公專聽一人,則必不能觀衆端)

韓非子和氏璧寓言(讀韓非子14)2

2、莫衆而迷

魯哀公問孔子:“俗語曰’莫衆而迷’[沒有衆人合計就會迷亂],現在我總是和群臣一塊議事,可國家卻越來越亂了,這是怎麼回事?”孔子回答:“明主召群臣議事,有的人了解情況,有的人不了解情況,各自看法也不一樣,這樣大家就可以坦率地交流商議了。現在您的臣下沒有不合季孫[魯國權臣家族]統一口徑,全國都變成了一個人,您即使問遍全魯國的人,仍然也不免于亂。”(按:季孫氏擅權,威懾全國,魯哀公不能獲取真實有價值的信息。)

3、莫三人而迷

晏子訪問魯國,魯哀公問他:“俗語曰’莫三人而迷’”,現在我總是和一國的人共同議事以治理國家,但魯國仍然不免于亂,這是怎麼回事?”晏子回答:“古人說的’莫三人而迷’,一人失之[意見不對],二人得之[意見正确],三人足以為衆,所以才有’莫三人而迷’的說法。今魯國的群臣以千百計,言辭統一于季氏的私利,人數不是不多,但說的話就像出自一人之口,哪裡有三個人呢?” (按:晏子看法與孔子一緻,’三人為衆,莫三人而迷’這個說法挺有意思,可以記一下。)

4、齊人見河伯

有個齊國人對齊王說:“河伯,是黃河的大神,大王您為什麼不嘗試見見它呢?請允許我安排您會會它。”于是他就在黃河邊築起了拜祭用的神壇,和齊王一同站上了高台。不一會而,看到河中有大魚遊動,這個人就馬上說:“這就是河伯。” (按:諷獲取信息不參驗,就會被蒙蔽。)

5、惠施說魏王

張儀(時為秦相)想以秦國、韓國、魏國的勢力征伐齊國和楚國,而惠施(時為魏相)想與秦國、楚國罷兵言和。兩人争執不下。魏國的大臣們多認同張儀的言論,以為攻齊、楚有利,沒有人幫惠施說話。魏王最後聽從了張儀之言而棄惠施之言。進攻齊、楚的事已經确定了下來,惠子進見魏王。魏王說:“先生不要再說了,攻打齊、楚的事就是對魏國有利,全國都這樣認為。”惠施接着這個話頭說:“此事不能不明察啊,如果進攻齊、楚确實有利,全國都以為有利,為什麼智者這麼多呢?如果進攻齊、楚不利,愚蠢的人又該多麼多啊?凡是謀事,一定會面對不确定的事,既然是不确定的事,應該是有一半人認為可行,有一半人認為不可行。現在全國人都認為可行,這是大王失去了一半人的意見(無人質疑)。無人質疑,正式君主被挾持的原因。”(按:暗示輿論意見被人把持)

6、叔孫父子俱亡

叔孫豹為魯相,位尊而獨斷,他所寵愛的近侍豎牛,也獨攬了叔孫豹的号令。叔孫豹有個兒子叫仲壬,豎牛妒忌他,欲殺了他,于是設計和仲壬一起到魯國君主處去玩。魯君賜給仲壬一個玉環,仲壬受之而不敢佩戴,就讓豎牛向叔孫豹請示。豎牛欺騙他說叔孫豹同意了,于是仲壬就佩戴上了玉環。于是豎牛就對叔孫豹說:“為什麼不帶仲壬去見見君主呢?”叔孫豹說:“小孩子哪能見君主呢?”豎牛說:“仲壬本就多次見過君主了,君主賜玉環,他已經帶上了。”叔孫豹就召見仲壬,果然見仲壬佩戴着玉環,叔孫豹憤怒地殺了他。仲壬有個哥哥叫孟丙,豎牛又妒忌他而想殺死他。叔孫豹給孟丙鑄造了一口鐘,孟丙不敢擅自敲鐘,讓豎牛向叔孫輕視。豎牛不幫他請示,就騙他說叔孫同意了。孟丙就敲了鐘。叔孫豹聽見後說:“孟丙不請示就敲鐘。”憤怒地把他趕跑了。孟丙出逃到了齊國,一年後,豎牛家裝替孟丙向叔孫豹請罪,叔孫豹就讓豎牛去召孟丙回來。豎牛沒有去召人,卻對叔孫豹說:“我已召過他了,他很憤怒,不肯來。”叔孫十分憤怒,就派人殺了孟丙。兩個兒子已死,叔孫豹患病,豎牛就獨自侍養他,把近侍們都隻開,不讓人進入,說叔孫不想聽見人聲。豎牛不給叔孫豹東西吃,火候把他餓死了。叔孫死後,豎牛并不法訃告,把叔孫豹倉庫裡的貴重珍寶都搬遷一空,然後就逃亡國外了。聽自己偏信知人的話,結果父子三人都不得好死,這就是不參驗信息的禍患。(按:愚在叔孫,不察人在先,不驗言在後,偏信而武斷易怒,緻子亡身死。漢武帝受近侍江充等迷惑,錯殺了衛太子,但後來醒悟了,頒罪己诏,夷江充等三族。叔孫豹惑于豎牛殺兒子而不覺,不如漢武甚矣。)

7、衛嗣君防蔽

衛嗣君看重近臣如耳,喜愛妃子世姬,又擔心他們自恃受蒙蔽自己,就故意擡高另外另外一個近臣薄疑的地位和另外一個妃子魏姬的地位,以讓他們互相制衡。衛嗣君懂得防範不受蒙蔽,這點不錯,但使用的方法不對頭。不讓地位低的人來議論地位高的人,不允許下級可以揭發上級,卻一定讓臣下地位權勢相若才敢互相議論、互相制衡。那麼實際上是配置更多的蒙蔽自己的人了。衛嗣君受蒙蔽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按:實現參驗的方法也很重要,要能控制負作用。允許以賤議貴,比僅貴才可議貴要靈活。)

8、三人成虎

龐恭随魏太子到趙國做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現在如果有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君王會相信嗎?”魏王說不信;“如果兩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呢?”魏王說不信;“如果三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呢?”魏王說那我就相信了。龐恭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确定的事,但是三人言之而成虎。現在邯鄲距離魏國遠得多,若妄議我的人也三個人多,希望大王能明察真情!”後來龐恭從邯鄲返回魏國,竟然沒有機會再見到魏王。(按:人言之可謂,莫過于三人成虎,因其可憑空構建。君主若遠三人成虎之蔽,若無超人之堅毅、自信、思維缜密及胸懷,或天威震懾之威勢,難矣!)

韓非子和氏璧寓言(讀韓非子14)3

【評】:問題的關鍵在君主自身,防禦的方法有體有用。體就是控制君主的私欲,凡蒙蔽、凡讒言、凡谀言,無不是利用了君主私欲之甚。寵人太切,即愛之失度,即欲過,此偏信之根;易怒易忌,即私過,即嗔甚,此讒陷得逞之根(如漢武帝殺太子,核心原因是他自己心裡先長毛了);貪樂好逸,渾渾噩噩,事不分輕重俱委于好谀者舒己者,即癡甚,此棄權之根。用就是獲取真實情報和實施參驗的方法,掌握一個度就可以了,過甚了,全是不信任的氣氛,會打擊屬下做事的積極性。若體正了,可為人所乘的縫隙就少了,理性的判斷能力也就有了,用就不是難事了。若舍體逐用,僅憑一個疑心,無所不用其極,則人心易失,人怨易結,終必傷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