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南方日報》“非凡十年·廣東答卷”特别報道。
9月的信宜,處處熱火朝天,生機勃勃。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信宜學校有序施工,預計2023年9月1日招生開學;窦州裡文化創意街塔吊林立,主體樓逐漸露出雛形;城區自來水廠遷建、信宜市影劇院等項目紮實推進;大街小巷中,随處可見“志願紅”整治市容市貌的忙碌身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信宜全面提升黨的建設水平,堅持“生态立市”,走好綠色發展之路,成功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基礎設施建設、農民收入、人居環境、人才返鄉等各方面都發生巨變,一座優質宜居的現代新城呼之欲出。
當下,信宜立足新發展階段,落實新發展理念,突出高質量主題,瞄準粵西桂東最優縣域發展環境,讓“綠色秀美”的山水田園、“開放創新”的産業體系、“協調共享”的公共服務、“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态、“以信為本”的人文氛圍,成為信宜最顯著的城市氣質、發展優勢,努力把信宜建設成為一座生态發展區的現代活力之城。
信宜努力建設成為一座生态發展區的現代活力之城。 鄭運 攝
奮鬥歲月
黨建引領 現代活力之城催生幸福樣本
在信宜東江河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現場,322名工人分散在東江河東西兩岸在建的施工井,進行着破路面、挖井、頂管等作業。
5月底開建的東江河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是信宜全力提升“綠色秀美”的生态優勢和宜居質量的重要抓手之一。工程建成後,将徹底解決“一河兩岸”污水滲漏及倒灌等問題,大幅度改善水質,恢複“一河兩岸”的秀美風光。
這是信宜今年的民生十事之一,各級各部門聚焦民生民情,把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
信宜開展的“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體現在一項項服務的細節裡:全面推廣“黨建 微心願”便民服務平台,群衆通過線上“許願”,村(社區)“實現”,切實提高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提升水平;持續打通拓寬“瓶頸路”,優化市民交通出行環境;信宜市402個村(社區)完成了政務外網全覆蓋工程,可足不出村,辦理城鄉居民參保登記、發放高齡老人補(津)貼等124項事項……
一件件實事正推動信宜高速發展,群衆幸福感日益提升的背後,是信宜從微入手、以微見大,以各種“微服務”為契機,消除基層黨建工作中流于形式的内容,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輻射力和影響力,讓黨建更接地氣。
信宜通過組織1987個基層黨組織書記結合“三會一課”學習計劃上講台講黨課,一體推進19.4萬多人參加基層黨員線上學習培訓等黨員教育活動,夯實政治建設,全面增強了黨員幹部服務群衆的思想認識和行動自覺。2021年,信宜推動各級黨組織為群衆辦實事17766件,解決熱點難點問題10049個。
“要把奮鬥目标與信宜美好發展願景高度統一起來,用我們黨員幹部的辛苦一點,換取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多一點,努力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展現信宜擔當、作出信宜貢獻。”信宜市委書記龔慶說。
随着黨建引領力度不斷增強,信宜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高招”,實現群衆訴求不落空,推動鄉村振興與全域旅遊融合,跑出“加速度”,高質量建設生态發展區的現代活力之城。
激發活力
農文旅融合繪就發展新畫卷
2021年7月,雲茂高速通車,其貫穿信宜6個鄉鎮,輻射影響深遠。在此基礎上,信宜加快推進“内暢”路網建設,雲茂高速北界連接線、育才路、環東大道和玉都快速幹線東線A段等建設已完成。由此,信宜20個鎮(街道)全面實現“1小時全覆蓋”,13個鎮(街道)融入市區“半小時”生活圈。
近年來,信宜構建“外捷内暢”的交通網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24.406公裡,“内暢”路網加快升級,助力當地農業、文旅産業發展駛上快車道。
品牌響亮的錢排三華李成為群衆奔康緻富的“發财果”。
“今年的三華李不愁賣!”錢排鎮果農許雲自豪地說。雲茂高速大大節省了運輸成本,也方便遊客前來賞花、品果。自“中國李鄉·山水雙合”品牌打響後,今年1-7月,每天都有大量遊客慕名前來。
今年,錢排鎮三華李果農、果商、電商、快遞、餐飲住宿服務商等各行各業全線飄紅。錢排鎮産業産值約17.5億元,一二三産業全産業鍊産值約22億元。依托高速公路的交通優勢,信宜南藥、堅果、茶葉、甜柿等特色農産品也走上快車道。
目前,信宜正在加快三華李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動工建設懷鄉雞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支持本地優質企業入園,推動農業數字化發展。
信宜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信宜持續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啟用“信字号”産品品控溯源體系,推進“信宜銀妃李”“信宜懷鄉雞”“北梭甜柿”“大霧嶺茶葉”等地理标志産品申報工作,提高農副産品競争力。
“信字号”北梭甜柿。
農業駛入了快車道,文旅産業也以新姿态呈現在大衆眼前。信宜搶抓機遇,充分挖掘雲茂高速與錢排三華李産業的優勢,高标準打造“沿雲茂高速農文旅結合帶”,将一二三産業融合綻放異彩。
平塘馬安竹海,錢排山水雙合,白石三華李度假區,窦州古城……在剛剛結束的國慶黃金周,這些極具特色的生态旅遊資源,因雲茂高速“串珠成鍊”,成為遊客青睐的旅遊勝地。
高速暢通助力信宜提升區位優勢。 陳承 攝
當下,信宜将全域旅遊作為促進城市經濟社會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重點促進“紅色 旅遊”“體育 旅遊”“研學 旅遊”等融合發展,争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信宜将積極争取國家、省和茂名市的政策支持,配套完善助農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種植、電商平台直播、農産品精深加工等新業态,不斷增強高質量生态發展區特色發展内生動力。”信宜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龍飛說。
以文塑城
文明新風展現城市新氣象
在信宜奮進新時代的故事裡,全力創建“省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這是信宜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信宜人民對文明追求的記錄。
如今行走在信宜的街道,随處可見志願者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忙碌身影、車輛主動禮讓行人、街道幹淨整潔……文明如同細雨,在細微處浸潤信宜,在無形中塑造城市品格。
文明建設的過程,也改變着信宜百姓的生活方式。餐飲門店落實門前“三包”,誠信經營;占道、亂擺賣經營現象減少;城區實現垃圾分類定點投放;群衆紛紛自願加入志願服務隊伍,自覺參與城市建設、管理……在這背後,是信宜一步步的循循善誘和以身作則。
今年6月,信宜正式啟動“包聯包創”工作機制。累計開展志願服務專題活動29場,發動志願者20300多人次,入戶走訪市民群衆5萬多戶,發放創文、誠信等宣傳資料16萬份,開展文明行為引導12100多人次,集中整改“十亂”問題15997宗。
信宜還組成監督驗收組,開展專項督查,明确問題整改時限,強化監督驗收,确保問題整改到位。截至9月,信宜已累計開展專項督查91次,發現問題552宗,協助整改476宗。
信宜城區綠化不斷升級,農貿市場煥然一新,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42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送教下鄉、舞蹈輕騎兵走基層等文明實踐品牌活動深受群衆喜愛……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齊頭并進。文明的内涵在深化,信宜“以信為本”的城市氣質和印象在群衆心中不斷實體化。
時至今日,這場吹響文明風尚塑造城市品格的号角仍在持續,将文明基因刻入城市肌理。9月23日,信宜“創文創衛”整治市區“十亂”百日攻堅行動收官。通過一場全面“掃雷”、查漏補缺、突出重點的文明提升行動,再度明确文明城市建設管理是常态化的日常工作。
赓續奮鬥
錨定現代活力之城目标加速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信宜錨定發展目标,砥砺前行,一步一個腳印,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山綠、水清、路闊、村美,人文信宜正以嶄新的面貌歡迎四方來客。
堅定不移建設生态發展區的現代活力之城,是信宜實現華麗轉身的密碼。
當前,多條貫穿東西南北、連接粵桂兩地、通達大灣區的高快速交通大動脈正在信宜逐步交會;城市發展框架進一步拉開,一座優質宜居的現代新城已具備建設條件;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數字經濟的新興産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
信宜三華李景區。
“我們要以更高的标準、更廣的視角謀劃信宜發展,瞄準對标全國山區發展的最先進地區,努力推動信宜從粵西北部的生态屏障,成長為生态優勢突出的茂名地區城市副中心。”信宜市委書記龔慶說。
棋局布定,落子從容。信宜力争拓展為粵西桂東邊界縣連接大灣區的新興特色産業集聚區,促進信宜加快形成現代的産業體系、現代的城市品質、現代的治理能力、現代的文化氛圍,讓信宜逐步擁有粵西縣域最開放包容、活力高效的營商環境、人才環境,為信宜突破發展瓶頸、積累發展後勁打開新格局。
瞄準動力之源,信宜加快形成現代化産業體系。充分挖掘粵西桂東連接大灣區的“橋頭堡”優勢,以綠色礦業、生态環保、藥品食品等為重點,引入國内省内“鍊主企業”推動産業規模化、集聚化、數字化發展。
綠色發展,繪就山清水秀的生态畫卷。信宜以“治水”為龍頭,“治林”“治氣”同步推進,大力支持清潔能源項目落戶,并探索推動其上下遊産業鍊發展。同時,信宜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研發應用增彙型農業技術,推進農光互補、“光伏 設施農業”等模式。
夯實城市之基,讓百姓安居樂業。信宜立足職業教育和勞動就業人口規模優勢,持續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向縱深發展。信宜高起點建設并逐步擴展信宜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謀劃推進公辦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屬信宜學校等項目,改善村鎮學校辦學條件。
積極推進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各個鎮持續建設生态宜居的美麗鄉村,發展好“一鎮一業”拳頭産品,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基層黨組織為民辦實事的能力,加快打造鄉村振興的“信宜樣闆”。
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重視和關心青年成長成才,努力創造更有利于青年成長和回歸的環境機制,特别是,把《信宜市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若幹措施》16條真正落到實處,提升信宜對廣大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感召力,讓信宜的年輕人“出得去、回得來、留得住、幹成事”。
目标繪就,大道如虹。信宜堅持高質量建設生态發展區的現代活力之城,努力向黨和人民交出新時代更為閃耀、更加精彩、更為矚目的“信宜答卷”。
一線案例
“山水雙合”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8月9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2022年廣東省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信宜市“中國李鄉·山水雙合”榮譽上榜。這是“中國李鄉·山水雙合”繼今年3月份獲評2021年度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單位後的又一省字号榮譽。
“山水雙合”是信宜市委、市政府打好三華李産業王牌、擦亮“中國李鄉”品牌、推動全域農文旅全方位高效發展,高标準打造的鄉村振興“信宜樣闆”“茂名樣闆”。
“中國李鄉·山水雙合”成為信宜旅遊新名片。鄭運 攝
該項目于2021年秋季啟動開建,通過實施“黨建 ”工作機制和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同年底首期工程基本告竣。
“山水雙合”以山水為主題,以文旅為主調,着眼宜遊、宜業、宜居,圍繞“河、橋、岸、村”做文章。項目建設主要包括民房風貌提升(“穿衣戴帽”工程)、遊客體驗服務區、電商培訓基地、水景廊橋、水上微壩景觀、觀水棧道、藝術果園、綠植景觀、鄉村公益圖書館、河岸燈飾、大型停車場等。
“去年之前,我們這裡還是普通的小山村。太陽一落山,到處黑燈瞎火,家裡來了客人,都不知道帶他們去哪裡玩。如今,客人就算玩上幾天幾夜,仍覺不盡興,要吃好的、住好的,村裡頭就有星級酒店,那設施和服務,跟城市是一個樣的。”家住“山水雙合”西岸村的村民李新章,說到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臉上挂滿了喜悅和自豪。
實現美麗蝶變的“山水雙合”,展現了“中國李鄉”的綠、富、美,迅速成為各地遊客熱捧的鄉村振興遊打卡地,成為當地鄉村遊流量擔當。據統計,今年1至7月份,“山水雙合”遊客接待量突破90萬人次。
“今年三華李産銷季一結束,家家戶戶都說比上年增收了,産品賣給遊客的銷量和賣給收購商的銷量接近五五開,不少家庭還增加了門店的生意收入。今年全村三華李的平均售價,至少比去年提高了2元。”雙合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冠章表示,鄉村變景區,不僅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也讓村民立竿見影地得到了大實惠。
“今年下半年以來,‘山水雙合’二期規劃建設正式拉開了序幕。目前,民房改造美化擴展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一些重點建設項目的征地工作亦正在緊張推進中。”信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錢排鎮黨委書記俞淮競說,“山水雙合”二期建設主要包括新建雙合村至平塘鎮馬安竹海景區的連接線、完善延長雙合村東岸濱江景觀線、文化景觀帶等内容,通過不斷完善美麗鄉村的功能設施,讓“山水雙合”的顔值更美,活力更盛,生命力和創造力更強!
【數 讀】
●2021年,信宜農業總産值217.06億元
●2021年,信宜旅遊業總收入37.17億元
●2021年,信宜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49個(含村衛生室)
●門診特定病種從原來的24種擴大到63種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面達98.15%
●城鄉居民醫保享受待遇140萬人次、報銷金額8.52億元
●至2021年,全市已完善縣道550.698公裡,鄉道1670.282公裡,村道2340.848公裡,“四好農村路”完成改造1186公裡
●完成239個村級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實現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至2021年12月底,信宜市本外币存款餘額、本外币貸款餘額分别比年初增長6.4%和17.6%,存貸比為58.0%(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2021年,實現第三産業增加值292.19億元,增長9.2%
●環境保護責任年度考核連續9年名列茂名各區(市)第一名
●信宜市44個省定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715戶41833人實現全部脫貧出列
【撰文】李陽詩
【通訊員】陳飛虎 高幹
【作者】 李陽詩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