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各領風騷數百年,秦國憑什麼笑到最後?原因太真實
春秋有五霸,而戰國有七雄,戰國時期是春秋百家争鳴的收尾,也是中華第一次大一統的曆史,因此在我國文化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戰國七雄,以及大秦的勝利是必然還是巧合?
戰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什麼時候結束?
由于距今有2000多年,所以具體戰國存在的時期存在争議,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目前最多人比較能接受的說法是戰國開始于公元前403年,這一年是周威烈王23年,因為當時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事,就是三家分晉,韓國、趙國、魏國分别瓜分了晉國的土地,此事導緻七國格局的雛形基本實現。
同時,很多學者認為這件事情代表着周朝禮樂崩壞,也正式宣告了周王朝的名存實亡,于是此後,我們從周朝的後春秋時期邁入了戰國時期。
不過這隻是說法之一,同樣有人認為在此之前數十年,戰國就已經成型了,韓魏雖然未立國,但家族早已權勢滔天,它們是以另外一種政治的形勢存在于戰國的博弈當中。
而關于戰國的結束時期倒是沒啥争議,是大家公認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秦國消滅了齊國,昔日七雄隻剩大秦,始皇帝徹底統一中原,中華一統的基本态勢已經形成,此後中國曆史的變遷都是在這個格局下進行的,所以很多人說秦始皇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功績甚至超越了包括漢武帝在内的所有雄主。
逐鹿中原
其實在戰國前期,秦國可以說得上是一個非常低調的國家,一直默默無聞地在大周朝的邊疆地區厲兵秣馬,周圍的國家都打成一鍋粥了,秦國依然無動于衷。
一來,此時的秦國并不強大,沒有變法為國體富強做基礎,二來也是秦國習慣了低調,周圍的國家都是老牌的大周貴族,新晉貴族秦國好不容易靠給周王室養馬護駕,可算混進了這個圈子,也不希望被排斥,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但秦國跟中原沒有任何關系。
秦穆公時期是秦國的轉折點,這是秦國第一次參與七雄的争霸,準确地來說,當時七國的雛形還沒有存在,但秦國内部的實力已經開始強大,整個國家處于高速擴張期,然而晉國成為了秦國的威脅,後來晉國内憂外患無力抗秦,秦國也明白晉國正處于強盛期不好惹,于是兩國索性結成姻緣,給大家整了一出秦晉之好。
中原是古代最繁華的地區,得中原者,得天下,于是有涿鹿中原一說。
秦晉之好對晉國而言是穩外安内的防守政策,但對從來沒有染指過中原的秦國來說,其實這是非常完美的一個擴張機會,它可以讓秦國的觸手第1次升到中原,對中原造成一定的影響,當然是求之不得的!
秦穆公對秦國前期的強大起到了地基的作用,而在中期,由于秦國穩定的政治基礎,也就是秦晉之好沒了,晉國因三家分晉而滅亡,然後秦國一度遭遇了重大打擊,中原之觸手被切斷,外部蠻夷侵擾嚴重,内外交困的秦國逐漸從強大走向衰弱。
本來秦國可能就這麼完了,但這個時候秦國又出了一個強人叫做秦孝公,雖然在武治戰略方面,他沒有秦穆公那麼勇武,但文治很有一手,著名的商鞅變法就是在這個時期實行的,商鞅變法是一次非常徹底的改革,甚至導緻了國内新舊勢力的一次洗牌,因為最重要的是這個改革做了一件激進的事情,就是秦國地廣人稀,而變法讓利外來人員,吸引三晉人口落地。
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個就是大力吸引外來人才,晉國剛剛滅亡,大量遺民流離失所,秦國願意給予本國國民的優惠待遇,他們當然是感恩戴德,忠誠度拉滿的這批人,甚至成為了秦國強大的中堅力量,有一句很搞笑的台詞是,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其實這話用在那時也沒差。
說起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原因,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關于商鞅變法,變法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其實真正的背後原因或許是你沒想到的。
關于商鞅變法,吸引人才、富國強兵的作用它達到了,同時法家思想在秦國表現優異,亂世起用重刑法典,以法家鎮壓異己,保持同心力,都是很有用的,但咱們今天主要聊一聊另一個原因,這或許比商鞅變法要來得更加重要。
在戰國時期,盡管周王朝已經衰落到了人人可欺的地步,但是他依然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簡單來說,當時的人們依然表面上尊敬着周王朝,如果不敬會怎樣,那你可就完犢子了,因為你有很大的概率被群起而攻之,并且還是師出有名的這一種,多個國家一起來攻打你,并且他們還是站在正義的這一方,就看你怕不怕。
所以盡管沒實權,但周朝的冊封是存在非常重要意義的,它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你國家的地位與正統性,之前我們說到了齊國是周王朝的金牌貴族,那麼秦國是幾等貴族呢,很遺憾,秦國是最慘的戰國貴族,沒有之一,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了周平王東遷,然後才獲得了冊封與封地,以及後面家族立國的資本,周平王是東周的第1任天子,而西周結束之後的周朝本來就已經是紙老虎,在其他的老牌貴族,特别是齊國看來,秦氏家族是非常勉強才被認可是一個諸侯國的小老弟,再加上秦國被冊封的地盤是中原偏西部,當時并不在周朝的統治範圍之内,那裡基本上都是野蠻人的地盤,簡單來說,秦國每天的任務就是護衛邊疆跟匈奴蠻夷們打架,與其說秦王被冊封了土地,不如說周王隻是給了一個貴族名号,然後就把秦家打發去邊疆為大周看家護院,這樣一來,秦國在戰國七雄的地位裡就更是低得可憐,天天跟蠻子打架,大家連帶都嘲笑秦國是蠻人。
範仲淹有一句名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秦國是跟大貴族齊魯完全相反的存在,齊魯之國在繁華地帶醉生夢死,秦在邊疆跟匈奴打了幾百年,這要是一開始打仗,可不就是虎狼之師遇上了小白羊嗎?所以說,秦國是戰國七雄當中最糟糕的開局,但這反而成為了秦國強大的推動力,從公元前260年到公元前221年,僅僅不到40年的時間裡,各自割據百年的六國就跟紙糊的一樣,甚至統一抗秦都沒啥用,戰線分分鐘被秦軍撕破,在秦軍這條真正的老虎面前,六國就像6隻兔子一樣毫無還手之力,這甚至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戰争,所以說,商鞅變法隻是一個催化劑,真正的原因在于秦軍本來就是四戰之地,特别它們打的還是匈奴人。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們打架,有時候甚至還要講究禮貌,比如你先打我三拳,我再還手這樣的,這不是開玩笑,因為要遵循周禮的原因,真的經常會發生這種事,而秦國天天打野蠻的匈奴們,見面就是一頓刀子,這戰鬥意志風格完整碾壓了其它六國。
注:由于生活作風野性,不讀書也不講禮節,古代草原人雖然沒文化,但戰鬥力一直很高,比如趙武靈王就是學了匈奴,胡服騎射才大幅度強化了軍隊,同時趙國也是抵擋秦國最長時間的國家,從公元前262年長平之戰開始,盡管趙國受到巨大創傷,但秦國依然直到公元前228年才徹底消滅趙國,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多年。
而趙國一滅僅7年時間,公元前221年,秦王輕松解決了齊楚燕以及剩下所有的敵人完成天下一統。
尾記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統一天下之後,秦王深知匈奴人的戰鬥力爆表,不是六國那些娃娃兵能比的,所以第1件事情就是建秦長城以拒匈奴,可惜萬裡長城擋得了外部的敵人,卻沒擋住内部的垮台,說來也是蠻可惜的,大秦碰到了劉邦項羽這麼一對活寶,遂自二世而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