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中國古代拿它和天幹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時的次序,也是中華民族用來紀錄時間的文字。
地支一共隻有十二個字(記的時候順序不能亂):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字義溯源:
“子”字形,像嬰兒之形。造字本義:名詞,包裹在襁褓中揮動兩臂、尚不能獨立的幼兒。
《說文解字》:子,在十二地支之中,“子”代表十一月,這時陽氣發動,萬物滋生。
“醜”字,手的初文。
《說文解字》:醜,用手指擰衣紐。在十二地支中,“醜”代表農曆十二月,此時萬物萌動,可以預備用事。
“寅”、“黃”在甲骨文中同源,後分化。黃,甲骨文,表示箭竿穿透其中,即用來練習射箭的箭靶的靶心。
《說文解字》:寅,擯棄排斥。寅代表正月,此時陽氣發動,離開地底黃泉,想要向地上冒出,但地面的陰氣還很強,就像屋蓋一樣遮蓋,使陽氣不能通達地面。
“卯”是“鉚”的本字。卯,像釘在左右兩扇門闆上的雙頭釘。單頭釘為“丁”,雙頭釘為“卯”。
《說文解字》:卯,陽氣從地下冒出。地支中“卯”代表農曆二月,這時萬物冒出地面長出新芽。
“辰”是“晨”和“振”的本字。《說文解字》:辰,震動。在十二地支中,“辰”代表農曆三月,三月陽氣已經發動,雷電振天,是百姓忙于農務的時令。此時萬物已經生長,所以字形采用“乙、匕”會義,像草芒伸展;采用“廠”作聲旁。
巳,造字本義:名詞,新生兒。《說文解字》:巳,已經。在十二地支中,“巳”代表四月,這時天地間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紛呈,形成衆多色彩與花紋,所以“巳”代表的是蛇,字形像蛇的形狀。
“午”字,甲骨文、金文字形都像舂米棒槌。造字本義:名詞,有橫結的舂米棒。當“午”的“杵棒”本義消失後,篆文再加“木”另造“杵”代替。
《說文解字》:午,逆反。在地支中,“午”代表五月。
“未”,“枝桠重疊”,表示枝葉茂盛。造字本義:動詞,夏季果樹枝葉正茂,還沒結果。
《說文解字》:未,即“味”。六月,是最富于滋味的時候。字形像樹上枝葉重疊的樣子。
“申”是“電”和“神”的本字。造字本義:名詞,雨天的閃電。
《說文解字》:申,天神。地支中,“申”代表七月,這時天上陰氣形成,它的體态任自伸展、收束。
“酉”字甲骨文,形似酒缸。造字本義:名詞,釀在大缸裡的酒。
《說文解字》:酉,釀成酒。酉代表八月,這時節黍子已成熟,可以釀制醇酒。
戌,造字本義:名詞,戰斧。《說文解字》:戌,消滅。在地支中“戌”代表九月。
《說文解字》:亥,草根。在地支中“亥”代表十月。字形采用“二”作邊旁,“二”,這是古文寫法的“上”字。字下部的兩個“人”,表示一個是男人,一個是女人。加個木就是核,核在中國人看來也就是種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