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知行合一是什麼

知行合一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3 11:10:52

知行合一是什麼?看王陽明的《傳習錄》已經四五遍了,《陽明學述要》也讀過幾遍了,還讀了《有無之境》、《中國哲學簡史》,總想搞清楚什麼是心學,它到底再講什麼?但這半年來,盡管廢寝忘食,通宵達旦,始終沒有弄懂心學的涵義,讀的時候似乎有點感覺,有點體會,但這種體會又隻是零零碎碎,支離破碎這些天由于疫情,被關在了單位,吃住睡全在一間房子裡,終于可以一邊收索,一邊思考,一邊敲字想寫一點關于心學的一點點心得,即使隻有短短一篇也行,我把所有這半年的書都放到辦公桌上,随時查閱,但寫了一半還是無法繼續,因為我找不到心學的系統,一條條的語錄,前後還不一緻,讓人根本無法歸納總結,剛總結了良知的涵義,到緻良知時又把良知的涵義給推翻了,前前後後,自己都不能自圓其說,感覺極度失敗前幾日,看到網上有人把知做感知講,我好像悟到了什麼,我好像真正看到心學的精華,感覺王陽明在明代一方面被官方極度打壓,一方面在民間極度流行是他的思想造成的,他的學說好像速成的武功秘籍,練好成聖,練邪成魔,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知行合一是什麼?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知行合一是什麼(知行合一涵義部分)1

知行合一是什麼

看王陽明的《傳習錄》已經四五遍了,《陽明學述要》也讀過幾遍了,還讀了《有無之境》、《中國哲學簡史》,總想搞清楚什麼是心學,它到底再講什麼?但這半年來,盡管廢寝忘食,通宵達旦,始終沒有弄懂心學的涵義,讀的時候似乎有點感覺,有點體會,但這種體會又隻是零零碎碎,支離破碎。這些天由于疫情,被關在了單位,吃住睡全在一間房子裡,終于可以一邊收索,一邊思考,一邊敲字。想寫一點關于心學的一點點心得,即使隻有短短一篇也行,我把所有這半年的書都放到辦公桌上,随時查閱,但寫了一半還是無法繼續,因為我找不到心學的系統,一條條的語錄,前後還不一緻,讓人根本無法歸納總結,剛總結了良知的涵義,到緻良知時又把良知的涵義給推翻了,前前後後,自己都不能自圓其說,感覺極度失敗。前幾日,看到網上有人把知做感知講,我好像悟到了什麼,我好像真正看到心學的精華,感覺王陽明在明代一方面被官方極度打壓,一方面在民間極度流行是他的思想造成的,他的學說好像速成的武功秘籍,練好成聖,練邪成魔。

心學三觀點

有人說王陽明心學思想有三點:心即理、知行合一、緻良知,也有人說王陽明的思想歸宿是緻良知,原來我一直以為後者對,前者非,但現在感覺并非如此,但無論怎麼說,這三點代表了他不同時期對其思想的表述和總結,這三點之間有随着他一生兩次人生低谷、生死磨難,我也經曆過這種生死磨難、極度壓抑的生活,我知道,人隻有這時候才會真正向内、向自己的心靈深處去尋求安慰,尋求一種甯靜或者說自我解脫。王陽明自己也說,他的學說是在千死百難之中悟到的,是他一生真實實踐的總結,既然是實踐總結,一定有很強的可實踐性與可操作性,但我們無論讀多少遍《傳習錄》,仍然不知其所以然,原因隻能有兩個:第一,他不敢将他的思想進行總結,形成系統,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将會引起極大的不确定性。第二,他的《傳習錄》在他死後已經被極大的篡改,已經不是原先的模樣。但不管怎麼說,我們看不懂《傳習錄》,悟不到它的精髓,但如果有人給我們指點,我們會忽然開悟——原來如此!!

王陽明的所有理論,無論是心即理、知行合一,還是緻良知,所有的謎團既是都集中在一個字上——知,隻要我們指導了“知”的涵義,就知道了什麼是知行合一?為什麼王陽明會提出心即理?為什麼王陽明後期隻提緻良知?為什麼最後王陽明提出四句教?隻要理解這一個字,所有謎團迎刃而解。但是王陽明就是把這一個字緊緊的隐藏起來,讓後人對其學說趨之若鹜,而又不知所以。

知的涵義

“知”是“知行合一”之知,也是“緻良知”之知。那麼什麼是知呢?

我們往往從孟子的“良知”、“良能”上進行理解,《孟子·盡心上》有“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如果從上文中理解,“良知”是先天而來的,不需要後天培養的一種“知”。“良”就是“善”,朱熹将“良”解釋為“本然之善也”,也即是先天本然的東西。“知”,就是知識、智慧,所有“良知”字面上的意思是天然的、天生的、本然的、生下來就具備的智慧。再加上文中後面的“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以及孟子有良知引出的“四心”“四端”學說,讓所有人都以為知是一種智慧、知識、道德本能。以至于對王陽明的整個心學系統理解的是是而非,支離破碎。

其實,知隻是一種感知,一種本能的感知。一種根植在你内心的、完全不用意識,不用思考的本能感知。所以,王陽明說“不慮而知”。由此可見,這種知是不加思索就能知。王陽明在論述“知行合一”時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隻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隻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别立個心去惡。”又說:“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饑,必已自饑了;知行如何分得開?”由此可見,連痛和寒之類裡,都有知行合一。知行一體,知來自實踐,不全是善惡好壞,冷暖也屬于知。但這種知不是知識,不是知道,而是感知。

先生說“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也就是當你感知到好色時,你已經喜愛了,感知和喜愛是同時發生的。再比如說你想出家門上班,你走到門口,開門,鎖門,走出去,當你到門口的時候,你感知到門的存在,然後開門、出門,這個過程中你感知到門是知,開門出去是行,所以,整個過程你不需要考慮,卻知道你自己該怎麼做,這就是知行合一,而且這種知就是“不慮而知”。再比如,我們平時走路,如果遇到一個小坑,我們也很自然的跳過去,遇到小坑,你的知告訴你,你能夠跳過去,然後你真的跳過去,這就是行。我們學會遊泳以後跳到遊泳池就會遊泳,即便你幾年都不曾遊泳,你還是會。你學會開手動檔汽車以後,你過幾年還是會開,坐到駕駛座上就習慣性的操作,這就是知行合一。

所以,知就是你見到、聽到、遇到一件事,一個物、一個人(可以統稱媒介,或者信息)時對他的感知,這種感知是瞬間的,有時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引起你的思考,你的懷舊情緒,有時轉瞬即逝,毫無蹤影,毫無痕迹,但正式這種感知——知促使我們做出習慣性的動作——行。

知的來源及規律

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知,那麼這種知來自于什麼地方呢?或者說這種是什麼時候産生的呢?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也就是說你的知一定會導緻行,導緻現在行的這個知其實是你原來行所産生并固化習慣的知。而且現在的行,也将導緻并成為你将來的知。比如說,你失戀了,現在很難受,你處于一種難受的狀态,讓你沉浸于痛苦中不能自拔。你的知是你現在失戀了,很痛苦,你的行是你很難受。你一直沉浸在難受的狀态中,你一直讓你自己的知去感知這種失戀的狀态,所以,不管别人怎麼勸說你,不管你怎麼勸說你自己,你都走不出失戀的陰影。這個時候隻要改變你的行,就可以影響你的知。怎麼改變呢?你可以讓自己忙起來,忙的沒辦法去想這件事,忙的狀态是行,通過行,讓你無法感知你的失戀狀态。也可以迅速找一個男女朋友,移情别戀,你的知就會感知新的朋友,而不再感知你失戀這件事,不再感知你原來的朋友。這就是知行合一的運用。

在這個事例中,隐含這知行之間的兩個個規律:第一、就是知可以影響行,行也可以影響知,他們之間同時發生,相互影響。第二、你現在的知,其實來自于你原來行,你未來的知來自于你現在的行。第三、你現在的知可以替代原來的知,當原來的知被替代後,影響你未來行為的是現在的知。

我們舉個例子說明第三個規律。比如你到一個新的環境去上班,到了新的辦公室辦公桌,你思考一下杯子放在什麼地方合适,你就把杯子放在那個位置,等你第二天、第三天,你極有可能還是把杯子放在那個位置,放杯子是知,把杯子放在那個位置是行。你回家一直走同一條路,要回家是知,走這條路回家是行,但因為這條路維修,你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回家,當持續一段時間後,兩條路都開通時,你會不由自主的選擇最近走的這條路,因為你原來的知被現在的知替代了。

當你感應到(注意到、見到、遇到、聽到等)任何人、環境、事物、問題或者想法的時候,你的知都會讓你聯系到以前的行。當你問别人一個問題的時候,他回答的非常有條理,非常準确,這是因為他以前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或者他經曆過這件事情,他的答案時他經曆或者思考的結果,也就是他原來的行。

這就是知行之間的替代規律,影響你未來知行的是你現在的知行活動,但他們又一次次的被新的知行替代。尤其是對一件事情的最原始的反應,肯定是你上一次遇到相同或者相似問題時的知或者行。

除了知具有替代規律,我們的意識、思維,我們對各種事物的看法、認識甚至是行為都具有替代規律。先說意識的替代規律,之前你和别人吵架以後一直生氣,後來你知道去讀書,去跑步可以讓自己不去生氣,那下次和别人吵架之後,在你意識中的解決方法就是去讀書和跑步。原來每個人對忠君思想都絕對認可,不忠于君主那是大逆不道,但随着民主思想的深入,如果一個人還有忠君思想,那可是背經離道。這次你數學上做錯了一道題,下次你遇到這道題百分之百還是原來的做法,當你把它記到錯題本上,時不時去翻看時,你又形成了新的知,正确的知,下次在遇到,才不會出錯。整體呆在一起的人,你會預測他的行為,會預測他想說什麼,有人覺得這是心有靈犀,不是,隻是你對他産生的知讓你感覺他要做什麼,說什麼。你看到故鄉的照片,或者别人提到故鄉的信息,會特别思念你的故鄉,想起兒時的種種快樂,這是你接受到故鄉的信息後産生的知,這種知是你原來的行,但你真回到故鄉,經曆家長裡短,你就會特别厭煩,下次你的知就會被替換。你讨厭的人,好久不見你還是讨厭他,但是繼續接觸,某個行為感動你了,或者你發現之前是有誤解,你對他就不讨厭了。你剛剛學會開手動擋汽車,你換成了自動擋汽車,開了兩年自動擋汽車後,你不再會開手動擋汽車了,因為你對手動擋汽車的感知——知已經被開自動擋汽車的知替代了。

比如祥林嫂,他開始見人就說孩子被狼吃了,别人很同情她,這讓她産生了知,這種知讓她産生的行為就是,她以後見人就說孩子被狼吃了,後來沒人在同情她,她也就産生怨恨,也就瘋掉了。當你把自己的經曆拿出來跟别人講一遍,事後會覺得自己好像淡忘了那段經曆。當你為了其它目的一直把一段經曆講了又講,會覺得自己像個旁觀者,腦子空白的在用喉嚨說話,卻根本體會不到自己當初經曆時候的狀态、心境。甚至,那段記憶會慢慢變成你為了眼前的目的而修飾的樣子,很多細節被你改了,但是你自己也沒發現,你覺得就是那樣的。把一段回憶掏出來,反而是為了遺忘,實在讓人悲傷。

你在不同的環境會産生不同的知,你産生的知對應你以前相同環境的知和行,你現在遇到問題時,心中不自覺地就去感知原來相同環境下的行為,或者我們可以把他看成一種固化的、習慣性的感知,隻不過這種感知是以你最近在相同或者相似環境下感知到的、并固化的知或行為主,因此,我們叫他替代規律。我們前面已經例舉了很多知行合一的應用,其實還有很多。

讀書、思考、意識也是知

讀書、思考,都會替代你過去的信息,當你以後遇到對應情況時,你都會按照對應的知進行行動。當你在認真讀書,認真思考的時候,你感覺這些内容對你現在沒有用,但你讀過的内容和思考過的内容都會形成一種知,在你以後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環境,也就是對應的環境的時候,這種知就自然而然的影響你的行。你經曆的事情越廣,你形成的知就越多,但并不是說你經曆的事情越多,你形成的知就越多,因為相同或者相似的經曆,隻是後期形成的知替換前期形成的知,在相同或相似環境下,你隻是不斷的替代自己的信息,不斷的替代你對一件事一個人,一種東西的看法。

所以,你的前期行為會形成你現在的知,你前期的意識、思考、讀書都會形成你現在的知,都會指導你後期的行為。隻不過,和行為産生的知相比較,你的意識和思考更具有欺騙性,他們形成知的過程更緩慢,信息強度更弱。

首先,意識具有欺騙性,當你看到一個東西,并不會感應到曾經所有有關這個東西的知,因為你隻會想起來上次,或者對你刺激最強烈的那次。你能回憶久遠的事情,是因為你有意識,意識和思考也可以形成知,所以,盡管發生久遠的事情也有對應的知能讓你感應到,比如我問你1992年你和别人打過架嗎?你肯定不能立刻回答上來,但我要問你你初中時和别人打過架嗎?你立刻就能回答。這說明引起你感知的信息(媒介)是初中,不是1992年,因為相對于某某年這種信息,你沒有建立你的知和行。很多事情你并沒有忘記,隻是沒有想起來,當遇到與之關聯的信息你就會想起來。你可能在某一刻對眼前的場景感覺也别熟悉,這說明它刺激了你以前的知。這也說明,其實記憶和時間關系不是太大,遺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知的替代。

其次,意識作為一種知,和直接由行産生的知相比,它對行的影響比較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一天晚上看了各種道理,想了各種道理,給自己規劃好了多少内容,但第二天仍然一切照常,因為我們的知會帶着我們做之前習慣做的行為,因為意識思考産生的知比行動産生的知更弱。我們對原來知具有依賴性,這種依賴性産生了我們的心理脫舒适區,我們不願意離開這個心理舒适區去冒險。我們要改變原來的行為,走出這個心理舒适區,就必須強制的做出新的行,并加以固化形成新的知,才可能擺脫我們目前的行為——習慣活動,你單純的臆想和思考都是空想,都是沒用的。

如果你想讓你思考的内容、讀書的内容形成強烈、穩固的知,必須進行反複的固化,或者将他們轉化為行動。

再以背誦為例,其實再你背誦時,你會感知所有場景——教室的環境、你自己的情緒、别人的活動、甚至文字的位置,但當後來你再試着将他們回憶背誦的時候,你試圖隻将文字提取出來,但其他場景常常也跟着出來。所以,我們發現,如果我們将我們要背誦的内容轉化成圖形,我們更容易記住,而且記得更牢固。原因就是,你把書本内容轉化成圖形的過程中,你已經對内容進行了思考,加入了你的意識,加入了你的行,知對行的感知更強烈。對于死記硬背的東西,我們很難進行感知,很難形成你的知,因此,你很難将他們回憶起來。

有人做過實驗,得出記憶也具有依賴性:第一、記憶具有情緒依賴性,如果記憶時很高興,那麼在高興時,測試出來的成績,比在難過時的成績更好,反之亦然。第二、記憶具有情境依賴性,同樣的學生,在小房間裡記憶,在小房間内測試,和在小房間記憶,在大房間測試相比較,前者成績更好。第三、分散學習優于集中學習。同樣的學習内容,集中時間學習和分散時間反複多次學習相比,後者記憶時間更久,因為分散學習可以讓記憶擺脫對情緒和情境的依賴。也就是說,相同的情緒、相同的情境,更容易讓你回憶起來,是不是滿足了感覺的一一對應?

所以,如果你記不住東西,不要抱怨你自己的智商不夠,記憶和智商沒有關系。你記不住東西,是你不會記憶,因為記憶其實就是你現在的知替代你原來的知的過程,知道了這個規律,你完全可以想辦法把更多的東西和内容記住、記牢。而智商不是知的替代,智商是鑽研精神,能夠找到一個問題的關鍵點,鑽進去親自把難題解開,這個過程需要一個個靈感,這種靈感的積累,才是解決難題的關鍵,才是智商的主要成分。

良知與修習

我們知道了知什麼,那麼,王陽明為什麼還要提良知呢?我們從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知行合一的知不分善惡,不分是非。我們在電視新聞上看到非洲有些孩子拿着機槍對着平民進行掃射,會強烈的質疑,人性何來善良?其實我們現在可以分析,那是他們的知行合一,他們原來的行為、環境,促使他們産生知,遇到貨就搶,遇到人就殺。正是這種知行合一的行為讓他們變成殺人魔鬼。

王陽明是儒家繼承者,當然學術最終目标,是讓人民都成為聖賢,它要教導人們能辯善惡,能知是非,能夠變得越來越善良,從而實現儒家的大同世界。所以,他把知換成良知,教導人們讓人去惡為善,追求聖賢。所以,王陽明整個心學工夫的第一要義就是立志,立什麼志呢?立成為聖賢之志。因為,如果不立聖賢之志,隻知使用知行合一之功夫,那麼既有可能成為聖賢,也有可能成為魔頭。這也是為什麼王陽明在明代被屢屢打擊,學術一直不被承認的原因,這也是很多人瘋狂追随,但他們真正成為朝廷棟梁之後又不願推廣陽明心學的原因。張居正本是心學受益者,他年輕時癡迷于心學研修,但掌權後對心學進行瘋狂迫害。

因為心學隻是一把屠龍刀,誰都想擁有,誰都不願意它被别人擁有。這也正式我們現代人看不懂《傳習錄》的原因。可能它被修改過,也可能它本身就不敢光明正大的表述它的内容。

當然,如果我們立下聖賢之志,運用知行合一規律,通過自我修煉,你就可以消除迷茫,使自己内心變得無比強大,直追聖賢。

當然,在當代,我們沒有必要去讓自己做聖賢,我們隻想做自己,真正的自己。那我們修煉的步驟就是:

首先,确定目标,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其次,你理想中的自己需要做什麼事情,面對什麼問題?将這些問題進行細化,然後仔細思考他們的解決辦法,并進行反複練習,讓這些解決辦法成為你的知,讓你的知伴随你的行。也就是堅決改變你現在的知。

再次,對自己的目标進行調整。因為行動多了,你就會發現,原來過去你想成為的自己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也許是觀念妥協後自我欺騙的産物,因此你又有了新的自己想要成為。如此不斷的行動,不斷的自我修正,有一天你感覺到你現在的自己就是你本就想成為的自己,你終于成為了你自己,成為了“真我”,而不是那個被觀念和先天束縛的“假我”。

等你成為真我,也就是王陽明說的你已經開悟了,達到心無内外了,心外無物了。

總結起來就是:第一、去除腦海中的噪音,觀察到自己的真實想法。第二、通過行動改變自己。第三、讓自己朝着自認為正确的方向轉變。第四、不斷否定新的自己,繼續朝着新的自己轉變。第五、直到最後成為自己,于是沒有自己。第六、因此自我的邊界被打破,心無内外,貫通天地。

(接下來想探讨,語言、意識、知、與三歲之前小孩無記憶的關系)

5月12日中午14點 辦公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