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滬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江”)向證監會提交了《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在業内的期待下,7月3日晚,港交所終于披露了滬江的招股書(申請版),這意味着H股可能将要迎來内地第一家在線教育上市公司。
在競争激烈的在線教育領域中,滬江作為赫赫有名的品牌,近年的财務表現有亮點但也有“通病”。
在近三年中,滬江形成了兩大業務闆塊,一手做自營課程一手為獨立課程擔當中介,在高企的銷售費用下,滬江同時保持着總收益較高的複合增長率和高企的淨虧損。
在招股書(申請版)中,滬江把自己定義為教育技術公司,經營綜合性互聯網教育平台。根據其聘請的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提供的資料,于2017年12月份,按照月活躍用戶計算,滬江在中國所有教育技術公司中排名第一,而按照2017年交易價值計算的十大教育技術公司,滬江位于第五位。
滬江的招股書(申請版)截圖
在業務闆塊上,滬江分為自有課程業務分部和CCtalk平台業務分部,其中,自有課程業務分部是滬江的主要收入來源,2017年該項業務收入達到了5.54億元。
根據資料,滬江自有品牌課程的入讀學生人次從2015年的20.47萬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約29.36萬人次。每名學生的平均支出——特定期間正式課的全站交易淨額除以學生總數,由2015年的1966.1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3170元。
在外界的印象中,滬江的自有課程以語種廣、課程多樣性高的外語教學見長,招股書(申請版)印證了這一點,按課程類别劃分的自有品牌課程業務分部毛利及毛利率表格顯示,語言課程(除英語外)創造毛利最高,2017年達到1.46億元,毛利率達79%。其次是英語交流技能課程,2017年毛利達8467萬元,毛利率達60.3%。
滬江的招股書(申請版)截圖
相比之下,K12課程占比較小,2017年毛利不超過1000萬元。
滬江的另一業務分部是CCtalk平台業務,這塊業務獨具特色。CCtalk官網顯示,這是滬江旗下實時互動教育平台,為獨立的知識傳授者、分享者提供完善的在線教育工具和平台能力,課程涵蓋内容重衆多。滬江憑借平台優勢把握了内容分發權,向平台上的教育從業方收取服務費用獲取收益,不過,2016年10月成立CCtalk傳告的收入微不足道,2017年收入僅為52萬元。
招股書(申請版)顯示,滬江已經經曆了E輪投資,在持股比例上,互捷投資占股31.99%,為最大單一股東。2015年,滬江曾獲得百度C輪融資,目前百度持股比例為3.18%。
根據一緻行動人士協議,一緻行動集團透過一衆股東的權益,将實際控制滬江61.30%的投票權。
滬江的總收益,從2015年到2017年分别達到約1.85億元、3.40億元和5.55億元,三年複合年增長率為73.3%,然而,正如目前已知的高速增長的其他在線教育公司,高速增長的代價是源源不斷地“燒錢”。
2015年到2017年,滬江的淨虧損為2.8億元、4.21億元以及5.37億元,此外,三年裡滬江的經營性現金流都為負值,且負值額度不斷增加,主要原因是滬江持續加大營銷及宣傳力度、配合品牌推廣策略及業務拓展而産生巨額預付款項。
此外,為了進一步推廣課程,滬江從2017年開始還開始接受學生的分期付款,導緻2017年産生大量貿易應收款項。
更直觀反映出滬江“燒錢”的數據是,2015年到2017年,滬江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别占總收益的132.2%、115.3%及106.1%。這就是說滬江獲取的收益,被“燒光”還不夠用。
滬江的招股書(申請版)截圖
次于銷售費用,最大的費用支出是行政支出,這主要來源于人力的擴張。
綜合來看,不論業務闆塊具有何種特性,作為在線教育企業的滬江完全無法“免俗”,以此前奔赴美股上市的尚德機構作對比,尚德機構主打成人在線教育,雖然業務不同,但同樣執行分期付款政策、奉行激進的推廣銷售策略和積累多年虧損謀求上市。
在風險提示中,滬江強調:“我們未能以高成本效益的方式進行銷售及市場推廣活動,我們的經營業績及财務狀況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滬江提示:“中國的教育技術行業發展迅猛、高度分散且競争激烈。我們預計在該行業将面臨長期激烈鬥争……可能導緻利潤降低,或造成重大虧損……我們定價時必須考慮競争對手的定價。”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