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理性消費也是一種人生規劃

理性消費也是一種人生規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13:15:37

01

理性消費也是一種人生規劃(适度消費樂享生活)1

中國人曾經很窮。

牆上挂着一條鹹魚,一家人圍着一盤鹹菜扒拉着白飯。低頭吃一口飯,擡頭看一眼魚,就算是吃着肉了。孩子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父親要責罵他貪婪。

有白米飯就鹹菜,牆上還有魚,已然是十分不錯了。還有更多的人隻能吃野菜、草根,甚至是觀音土。更有人互換孩子殺了吃……

長期處于農耕社會,看天吃飯,不知道何時,天災人禍就會忽然降臨。普羅大衆既窮困,又要時刻準備着無妄之災。

勤儉節約,成了生存與生活的智慧,幾千年不變。

02

理性消費也是一種人生規劃(适度消費樂享生活)2

如今,中國人富裕了,但是幸福指數并沒有同等上升。

羅奶奶買了幾斤香蕉,回到家發現有兩根有點發黑,局部有點腐爛了,趕緊給吃了。

看到剩下的都還好,舍不得吃,決定再放放。過了兩天,又發現兩根開始腐爛了,羅奶奶趕緊又吃了……如此循環,幾斤香蕉吃完了,但一根好的都沒吃到。

喜歡做這樣的事情的,可不隻有羅奶奶。

肖大媽的兒子給她買了一件幾千塊錢的衣服。每逢有親朋上門,她都要拿出來展覽一番,但就是舍不得穿。隻是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穿幾個小時,又趕緊脫下來收好。直到有一次拿出來卻發現衣服被老鼠啃爛了。

該吃的不吃,該穿的不穿,該用的不用……

很多中國人依然過着緊巴巴的日子。這可不僅僅是因為還沒适應富裕的日子。

這是一種習慣,一種思維,一種眼界,一種格局。

03

理性消費也是一種人生規劃(适度消費樂享生活)3

固守勤儉的人,不論做什麼事都非常注重省錢。

在心理學領域有一種心态叫“稀缺心态”,即你越覺得自己缺什麼,就會越在意什麼。

而事實卻往往,你越在意什麼,就越缺什麼。

山東煙台的孫大爺年輕的時候經曆過一段苦日子,“缺錢”在他心中已經根深蒂固。

哪怕現在兒女成人,生活毫無壓力,他依然覺得自己很窮困,也擔心将來會再次遭遇窮困。

“苦日子過怕了”的他,一直很節儉。

為了節省水費,孫大爺洗菜的時候總是草草了事,如果看着幹淨,他甚至不洗。

加上他又特别喜歡吃涼拌菜。

因為經常吃沒有洗淨的菜,孫大爺感染了黃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種由進食為主要感染源的病毒肝炎疾病),差點因此而喪命。

最終住院費花了近七萬元,才撿回一條命。七萬元,夠孫大爺活兩輩子的水費了。

“稀缺心理”會嚴重影響人的認知智慧,導緻人們隻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因小失大。

這是一種典型的窮人思維,卻也總是和“節儉”的優良品質同在。

04

理性消費也是一種人生規劃(适度消費樂享生活)4

因為地處三峽庫區。三峽工程蓄水前期,縣城需要搬遷。搬縣城就需要大興土木,需要很多建房子的磚。

我們鎮上正好是兩條河的交彙處,河沙堆積,是優質的建材。有頭腦的人去河裡挖沙,打成磚,運到縣城去賣。有利可圖,村民群起效仿。

政府覺得這是惠民的好事,願意支持。

政府給一家墊資十萬元,置辦打磚的機械。但是這十萬元要還,還有利息。有個聰明的人算了一個賬,縣城搬遷大概也就三五年的事情,需要的磚總共就那麼多。大家都打磚,最後一家肯定掙不了十萬塊錢。

于是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大坑,千萬别吃虧。大家交相稱贊,并且慶幸有他這麼個聰明人。

唯獨老王例外。他找政府貸了款,買了打磚的機械。

十多年過去了。縣城搬遷早已結束,但是縣城的房價一漲再漲,房子建了一波又一波。連鎮上的房子也如雨後春筍,一夜之間到處都是工地。

老王不僅還了政府的貸款,還擴大了磚廠的規模,機械日夜轟鳴。

政府為了規範,關閉了所有打磚的小作坊,全鎮就剩了老王一家磚廠。村裡身強力壯的勞動力都去給老王打工。

節儉的人心中往往隻有一個想法:省錢。

為了省錢,就要算賬,就爬吃虧。算着算着,就容易隻看到手裡那點錢,而鼠目寸光,看不到遠處。

省錢,反而失去了掙錢的機會。

05

理性消費也是一種人生規劃(适度消費樂享生活)5

曾經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見了面,兩人都很高興,便攀談起來。

美國老太太說:“真是開心啊。住了六十年的房子,今天終于把錢還完了。”

中國老太太說:“我也很開心。存了六十年的錢,終于可以買房子了。”

這是一個笑話,卻很能說明問題。

這代表的是兩種消費觀念。

理性消費也是一種人生規劃(适度消費樂享生活)6

美國老太太代表的是典型的工業社會、商業社會的消費心态;而中國老太太崇尚的則是農耕文明勤儉的消費觀念。

時代變了,我們已經邁入了工業化、商業化的時代。我們的消費心态需要随之改變。

深層次的道理不說。

國家、社會需要我們适度消費。有消費,有流通,經濟才能發展。

我們自己也需要适度消費,生活才有情趣。

06

理性消費也是一種人生規劃(适度消費樂享生活)7

剛剛擺脫貧窮的我們很矛盾,容易走上兩個極端。

一邊是暴發戶式的狂喜,極盡奢侈之能,毫無底線炫富。

一邊是沉浸在貧困的惶恐中不能自拔,掙再多的錢也不敢花,存再多的錢也得不到安全感。

我們要學會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消費。

能吃饅頭的不必刻意吃糠咽菜,能吃魚肉的不需天天白飯鹹菜。

多吃新鮮水果對身體好,多穿新衣心情美。買得起名牌的盡管買,但不用炫耀;買不起名牌的别逞強,也不用自卑。

勤儉自然是美德,鋪張浪費絕對是可恥。但是自己掙的錢自己花也是光榮。

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摳摳搜搜過日子,開開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

而一味節儉,壞了生活的興緻,不值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