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寫好文案的五大要素

寫好文案的五大要素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8 18:14:32

編輯導語:一名内容運營者,時常會因為寫不出好标題而感到頭疼。一個好的标題,不僅僅能夠傳遞主旨,同時還能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本文從拟題原則和拟題方法兩方面進行分析,闡述其吸引力法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寫好文案的五大要素(内容文案吸引力)1

一、标題的吸引力法則

一個好的标題,不僅是能夠傳遞文章的主旨,更重要的是瞬間引發讀者的點擊閱讀興趣。從兩個方面可以闡述吸引力法則的真實用法,分别是拟題原則和拟題方法。

1. 拟題原則

  1. 精煉概括,标題是文章的高度概括句,不宜拖泥帶水。标題的字數不能過多,否則顯得松散,重點不夠突出。
  2. 精準切題,标題和文章的内容需要相符,抓住文章和用戶之間的共鳴和矛盾,表達清楚。如果想要表達的内容過多,則可以采用副标題的方式做出補充
  3. 運用巧勁,标題表意不宜直白,要含蓄、有意境。含蓄能起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作用。

2. 拟題方法

(1)疑問法

疑問法是以設問或反問的形式表達觀點,首先要體現用戶中心的疑問,進而引發用戶的興趣,思考和共鳴。

例如,周琦在比賽中出現了多次的失誤,觀衆不理解他為什麼會出現如此低級的失誤,《從魔鬼到上帝的轉變,周琦到底經曆了什麼》就用疑問句式将用戶最想詢問的疑問闡述出來,從而引起用戶的共鳴。

當用戶的心中充滿疑問,但是他們不知道疑惑在哪裡,此時如果用一個疑問句把用戶心中所想提出來,便可以讓用戶感覺到作者非常懂他。

(2)引用式

引用式是指标題中使用現成的話語概括内容和表達感情,可以運用多種方式,比如諺語、歌詞、歌名、詩詞、地名等。例如,《北京大雨:人在“遊泳池”,車陷“積水潭”》運用了對仗的方法;而《櫻色滿園“武”不住,10萬遊客賞花來》引用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用戶讀完自然聯想到這句詩,詩中的景象會浮現在腦海。

引用是非常好的借力方法。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用已經流傳下來經過時間考驗的詩詞,歌詞,讓用戶不僅産生熟悉的感覺,而且拍手叫絕。

(3)懸念式

在标題中給讀者留下懸念,誘發讀者的好奇心,引導讀者的思路。例如,《Excell還有那麼多小技巧》說出了某件事的反常,把答案隐藏起來,讓讀者進文章進行尋找;具體的方法為“反常事件+驚歎句”,這裡的驚歎句隻能表達驚訝的意思。《月入5萬和月入3千的人有什麼不同》說出了兩者的不同,但不告知原因,具體的方法為“A現象+B現象+疑問詞”。

(4)排比式

排比式是指三個及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者相似的詞組或語句并排在一起組成的标題。比如《智能家居改變生活,不用帶鑰匙了,出門更便捷,家具可以自動了》,用三個排比強調了智能家居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5)借勢式

借勢是指借用名人、地點等的一些著名的名詞來撰寫标題。借助名詞本身的流量,引起關注。例如,《馬化騰低調的勝利,趕緊學一學》,借用馬化騰的名人效應引起用戶的關注。

(6)數字式

使用指标題中使用阿拉伯數字或強調數據,因為用戶對極端數字和不可能發生的數字具有天然的敏感性。例如,《如何一個學會7000千個單詞》,一個月學會7000單詞非常困難,打破了用戶的日常認知。數字化标題可以增強差異性,同時也可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

(7)場景式

場景式是指根據實際應用的使用場景,用文字描述、還原或制造一個場景,進而刺激用戶的感官。例如,《皚皚大雪,零下20度嚴寒,救援物資成功抵達》給用戶描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場景。

二、文章的結構

文章的結構是指文章的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體之間存在的内在和外部形式的統一。結構是文章的框架,是謀篇布局的方法,同時也反映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1. 總分總結構

我們在閱讀和解析文章的過程當中,經常使用的邏輯結構。基本的形式是“結論-分論點-論據-結論”,但是在真實使用總分總結構時,需要注意以下的事項。

首先我們在論證的時候,需要自上而下,什麼叫自上而下呢。下面的分論點要足以支撐上面的論點;要有主次之分,邏輯嚴密。

其次分論點需要歸類,不要出現分論點之間重複和重疊的地方,分論點之間應該是相互獨立,互不從屬和交叉。并且最好分論點之間呈現并列、遞進、對比等關系。

例子:以緻富舉例

并列關系:

  • 勤勞才能緻富
  • 聰明了解規則是緻富的基礎
  • 選擇産業和行業是緻富的土壤

遞進關系:這種方式會讓文章顯得更有深度,緻富的含義——為什麼要幫助老百姓緻富——國家的政策和産業從哪些大方向上能夠幫助緻富——緻富對于當今社會有什麼影響

我們在寫文章時,要先列出自己的分論點,然後再看是采用“總分”,“分總”還是“總分總”的方式,一般來說“總分總”的方式能夠對文章整體内容做出收尾、總結,與開篇内容遙相呼應,使文章的脈絡互通,各部分既有特點又緊密聯系。

2. SCQA結構

SCQA是一種結構好的思維方式和表達形式,其中S為Situation(場景),C為Complication(沖突),Q為Question(問題),A為Answer(答案),是指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在SCQA的結構當中,C是核心的要素,圍繞這個核心要素,可以靈活調整S、Q、A的順序,從而産生不同的表達效果。通常情況下有五種組合方式。

  • SCQA 場景-沖突-問題-答案 突出問題的前因後果
  • SCA 場景-沖突-答案 相比于SCQA更加簡潔
  • ASC 答案-場景-沖突 突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 CSA 沖突-場景-答案 突出問題的嚴重性
  • QSCA 問題-場景-沖突-答案 突出解決問題的決心

例如,每年的都會有很多的學生進入快消行業,很多人手上有多個offer,有的是産品的offer,有的是銷售的offer,怎麼樣選擇是一個令人很頭疼的事情,如果以這個題目寫一篇文章,則文章的SCQA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 S:大批畢業生積極進入到快消行業
  • C:手裡有不同崗位的offer
  • Q:選擇哪個崗位的offer
  • A:選擇産品崗的offer

SCQA的結構非常吸引用戶,因為叙事的節奏跌宕起伏,沖突非常的激烈,一般的電影劇情經常使用這種邏輯結構。這種結構适合故事類的文章,加以創新就能适用于很多種類型的文章。

3. 焦點讨論結構

焦點讨論是一種結構化的思維和表達方式,這個方法一般用于事實過程分析。其中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别是ORID。

  • O表示客觀事實(Objective),指通過感官獲取的客觀事實,例如,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客觀存在的事實是什麼,等。
  • R表示客觀感受(Reflective)是指對客觀的反應,有什麼感覺,什麼想法,包括情緒上的、感情上的和思維聯想上的,等。
  • I表示事實分析(Interpretive),指基于以上兩個問題引發的思考,例如,為什麼會這樣?到底發生了什麼?等。
  • D表示結論或結論(Decisional),指結合事實和分析得出一個決定或者結論。例如,應該怎麼做、應該是什麼樣的。

ORID中的四個層次層層遞進,不斷的抽絲剝繭。每個人的思考角度可能不同,所得出的結論也有不同,而綜合這些結論,能得出更趨向于準确的結論。此結構适用于分析類文章,如熱點分析、事件分析、複盤分析等。其成文過程是先抛出問題,然後根據線索進行推理,最後得出結論。

三、持續輸出内容的方法:專欄化

内容運營需要持續的輸出優質的内容。從而要達到穩定的輸出,就必須有豐富的積累。

1. 事件類

垂直行業的動态和變化,其偏向于新聞類别,對時效性要求比較高,一般情況下,時間的快慢直接決定了UV的高低,即随着時間的前進,事件的關注度會逐漸下降。

2. 知識類

知識類是指客觀存在的内容,其中比較有價值的部分是知識類的信息。

3. 人物類

人物類是指各行業的知名從業人員,或者和特殊事件相關的人員。

事件類經常和人物類相聯系。事件的時效性消失之後,就會變成知識類内容。

按照這樣的方法對每個分類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就會得出一個完整的知識脈絡,其中的每個知識點都說要産出内容的點。

最後,除了這些技巧,内容文案還需要日積月累,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庫。可以從其他地方找尋信息庫、标題庫、金句庫、觀點庫、知識庫、素材庫等等,收集他人的案例,資訊素材,優秀語句,角度觀點,最終為己所用。

本文由 @張一橫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