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習得性無助帶來的結果

習得性無助帶來的結果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07:50:22

習得性無助帶來的結果(有這3個表現你就陷入了)1

人是怎麼一步步變喪,甚至廢掉的?

大部分人會說,受挫太多,屢次遭受社會毒打,慢慢就認命,廢掉了。

是的,這些外界因素對人的影響非常大,讓一個女生不相信愛情,不相信男人,前提一定得是她見過,聽過,甚至親曆過來自渣男的暴擊。

見識過渣男,于是在一段時間内對男性群體的好感度降低,對戀愛也失去憧憬,這是非常合理的心路曆程,不叫“廢掉”。

同樣的,一個人事業上受了打擊,也一定會有哪怕一小段時間,情緒低落,喪失鬥志,隻想做個鹹魚。

哪怕是打遊戲,被連虐好幾局心态都有可能崩那麼一小會兒,覺得垃圾遊戲毀我青春。

做一件事沒有達到如期的效果,接收到外界的負面反饋,随之産生憤怒,失望,難過,沮喪等等一系列情緒,這都很正常。

但是,如果這個情緒繼續發酵,以至于出現了下面這3個征兆,那就有可能産生習得性無助的心态。

也就離廢掉不遠了:

習得性無助帶來的結果(有這3個表現你就陷入了)2

持續性

醫學領域對抑郁情緒和抑郁症有個顯著的區分标準,就是持續時間是否超過兩周。

失戀了哭一兩天,是幾乎所有人都會做的事。

但如果已經過了一兩個月,你的情緒依然和失戀的第一天一樣傷心——注意,不是一兩個月後就不可以傷心,而是你的傷心沒有絲毫減弱和好轉的迹象。

這就是持續性的負面情緒,可能需要接受幫助。

比持續性負面情緒更容易讓人廢掉的,是持續性的負面認知。

什麼意思呢?

失戀的第一天,你說你不相信愛情,男人都很壞,對戀愛對異性抱有排斥,這是正常的。

但如果分手好幾年之後,你都堅持不談戀愛,而且不談的原因依然停留在“我幾年前分過手,所以我認為愛情不可信,男人都很壞”。

這就說明,幾年前那段失敗的戀愛,依然在持續地摧毀着你對感情的認知。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的認知會随着他遇到的事情更新,那麼反過來說,當一個人的認知長期不變,通常隻有兩種可能性:

他很長時間沒有接觸新鮮事物,比如一次失戀之後,徹底放棄了去認識和結交新人。

或者他即使接觸了新的人和事,依然拒絕改變固有觀念,堅持用過去的認知來判斷當下和未來。

這不就是廢了嗎?

習得性無助帶來的結果(有這3個表現你就陷入了)3

普遍化

你是否認為自己過去遭受的挫折是普遍現象?

你遇到一個渣男,失戀了,是否會認為男人都是渣男,之後隻要談戀愛就會被渣?

我也理解,人受到傷害之後産生普遍化思維是一種本能——遇到一個渣男,之後一段時間内見到男人就下意識聯想到“渣男”,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樣。

但在這裡,能夠理性思考的人會運用另一套思維模式:

如何讓自己被蛇咬之後不至于連井繩都怕?

就要區分“蛇”和“井繩”的差異,讓自己一眼能判斷出來,面前的東西到底是不是蛇。

當你熟悉了到底蛇長什麼樣子,其實也就會發現,生活中沒有那麼多蛇,并不是所有長得像蛇的東西都會讓你害怕。

再說回遇到渣男的話題。

簡單粗暴的思維方式是,因為我遇到過渣男,所以我看每個男的都像渣男,那還談什麼戀愛?

理性思考的人則會想,渣男和正常男人到底有什麼區别?我上一次遇到渣男的時候,他身上有什麼顯著的特征?

比如,我是在夜店認識他的,那我是不是至少可以把範圍縮小到,在夜店遇到渣男的概率,大于在其他場合?

或者說,我第一次感覺到這個人有問題,是他剛認識我沒兩天就問我借錢,那麼我是不是可以再加一條标準,和不熟悉的女生借錢的男人,更有可能是渣男?

這樣下來,你至少會有個大概的标準,符合哪些條條框框的男人值得你提高警惕,沒有觸到這些雷區的,就暫時不構成危險。

你的認知從“男人都是渣男,談戀愛就會被渣”變成“渣男是有具體标準的,避開這些标準就沒那麼容易被渣”,就是去普遍化思維的過程。

習得性無助帶來的結果(有這3個表現你就陷入了)4

宿命感

你是不是已經把自己經曆的挫折,導向了自暴自棄的,近乎宿命感的聯想。

比如你會覺得,這是命運在針對我,一定是我這樣的人活該得不到幸福和成功。

這種想法是非常可怕的。

再大的挫折,隻要你自己覺得還有變好的可能,你都是有鬥志,有生命力的,我們都多少有辦法對現狀進行哪怕一點點的改變。

可如果你認為,當下的環境,你遇到的每一個人,甚至整個命運都針對你,你命中注定就是悲慘的,就是失敗者。

還能怎麼辦?

恐怕隻剩下放棄抵抗,原地躺平。

而更重要的是,一個自暴自棄,不做出任何改變的人,也不可能得到更好的反饋。

依然用失戀來舉例子。

失戀不可怕,遇到渣男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自己都相信了,看來我就是“吸渣體質”,我不配得到更好的感情,隻配得上和渣男在一起發爛發臭。

當一個女生這麼想的時候,她會怎麼做?

她不可能對現狀做出任何思考和改變,不可能想着提升自己,學習鑒渣,她隻會重複之前的戀愛方式——可能是沉迷不良社交途徑,無原則讨好男人,喪失自我等等。

那她必然會一遍遍重複之前的結局,也就是遇到渣男,反複失戀。

然後,這會更進一步加深她的認知:

果然我就是吸渣體質,你看我不是又被渣了嗎?

自證預言就是這麼來的。

一個人越覺得自己“命該如此”,就越容易走向那條他所相信的,“命定”的道路。

——

所以挫折,失敗,傷害,到底能不能“廢掉”一個人?

我不好說得太絕對,畢竟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一些毀滅性的,不可逆轉的不幸。

但我相信,絕大多數我們遇到的挫敗——失戀,失業,暫時缺錢,覺得自己平庸無能……這些事情本身都不會讓人廢掉。

因為這些事而産生的習得性無助,才會廢掉一個人。

關于習得性無助,我們一定都聽過那個科學實驗:

隻要狗試圖逃出籠子,就電擊它,時間久了即使把籠子打開,它也不敢再逃了。

這一刻,阻礙它的不再是籠子和電擊,而是過去被電擊過的恐懼。

這種恐懼是持續性的,也是普遍性和宿命感的。

狗不再逃跑,就是因為它相信了“隻要逃跑就會被電擊”,這是它躲不過去的命運。電擊不在了,恐懼依然在。

但好消息是,習得性無助是可以被消解的,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被習得性無助“廢掉”了,沒關系,現在自救還來得及。

前面我已經提到了,習得性無助的思維是本能的,情緒化的——

我失敗過,所以我就是怕,就是無助,就是不敢再去嘗試。

擊敗本能和情緒化的,是理性和獨立思考:

你遭遇過的失敗,是事實。

但你對失敗的恐懼,對未來的消極判斷,是想法。

想法基于事實而産生,但想法不等同于事實。

如何判斷什麼是想法,什麼是事實,你的想法是不是完全符合事實,這個過程就像是前面講過的,判斷蛇和井繩,判斷普通男人和渣男的過程。

這就叫理性和獨立思考。

也許身處局中的你會覺得這太難了,是的,克服恐懼的本能很難,但要知道,即便是科學實驗裡被電擊過無數次的狗,最終也會在某一個節點,再次突破恐懼,嘗試着重新逃出籠子。

我們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總不該比一隻狗更無知和懦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