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想去談論金剛菩提的宗教文化,隻是談它的另一個分支——文玩。其實很多非佛弟子的朋友玩菩提類的物品時,都是圖一個效果,也就是老北京的話兒,一個字兒“盤”。
什麼叫盤?玩金剛的人都知道,無非就是手裡把玩,通過時間讓手裡的物件更加的漂亮,潤澤,挂滿均勻的胞漿。這就是文玩的魅力所在,急不得,但又讓人難以放下,而金剛菩提盤玩後的效果,則更是魅力十足了。
金剛經過幾十年的盤玩之後,樣子已經變的十分質樸,而且紅潤,實物應當比圖片更加的紅潤,當然,一串新的小金剛菩提有一年的時間也可以看到效果了,隻是沒有如此的溫潤而已,這就是文玩的魅力,每一天都有新的變化,每一年都會讓你覺得驚喜,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總在想,怎樣才能玩出一串漂亮的小金剛菩提呢?
另外很多朋友關注金剛菩提的瓣數,衆所周知,5瓣的金剛是較為常見的,而4瓣和6瓣就相對少一些了,對于小金剛,7瓣的更是稀有的物件,所以價高那是自然,甚至有些商家一串1.3的7瓣手串能賣到一千多,所以我并不推薦。而且由于過于稀少,所以拼出來的籽都是很多顆樹摘下來的,密度以及健康狀況都不同,出現色差的可能性也呈倍的增加,盤玩圖的是效果,不是虛榮,所以購買時最好能擺正自己的心态。
另外一個不得不說的線路就是通貨和精品的選擇,什麼是通貨?因為菩提就是樹籽,天然産物很難做到工業化的一緻性,高低形狀各不相同,也可以說,一萬顆小金剛裡,您絕對挑不出兩顆一摸一樣的,而通貨就是在串成佛珠的時候,隻對珠子的橫向直徑做限制,比如0.8的108佛珠,隻對直徑限制為0.8厘米,誤差大概在±0.1厘米,而不對外形,高低,以及是否有傷做挑選。
什麼是精品呢?精品的概念分支很多,我們暫時不把老金剛放到談論行列,隻是說新金剛,一般精品的有兩種,一種是原籽挑選,基本是3選1,或者幾十條中選出若幹,一般都是把形狀,高低相似的選出來,把直徑尺寸誤差降到最低後串成一串,另外一種精品就是,把原籽打磨後變成藏式,這樣看起來形狀就更為一緻了。通貨價格相對低廉,而精選的則不用說,價格肯定高于通貨很多,因為都是幾選一,另外加上了不少的人工,挑選金剛是件很費神的事。
PS:大家要正确的對待金剛的色差。因為籽都是批量的,不同樹,不同時期,哪怕是不同枝條産下的密度皮色均有不同,除非染色,否則您很難選出一條色澤完全一緻的金剛,這個問題大家要正确的看待,過分的追求隻會給自己帶來過多的壓力。也會消耗您許多不必要的金錢。
說到這裡,我還是有個小經驗,也是對于小金剛菩提自己的一點感觸,那就是“金剛不清理無真相,金剛不盤玩無真相”,什麼意思呢?因為金剛菩提就像核桃一樣,下樹的時候都有果皮,而工人們肯定不會把紋路中的果肉完全剝離幹淨,就像我們吃不離核兒的桃子一樣,桃核紋路中的桃肉我們是吃不幹淨的。
所以當核子幹了後,就會幹巴巴的附着于核子表面,這個時候我們挑選出來的東西,是否是真的精品就不得而知了,另外一點就是,因為金剛菩提屬木性,不同時期不同樹的籽在密度上的差異很大,其中不免隐藏着糠籽或者會油陰的籽,糠籽好挑,可是會油陰的籽不盤玩是絕對看不出的。
可以理解,我們即便買到一串精品小金剛,可能也會在盤玩幾個月和一年後,出現了極其明顯的色差(色差是無法避免的,我們追求的是盡量小的色差),這樣會很影響盤玩心情。要我來說,選擇小金剛菩提,優先看皮質,其次看形狀,其實隻要不是怪胎,串到一起,形狀略有不同的籽也被淹沒在整串當中不明顯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