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母親大人》大結局了。
一部制作和情感上乘,但冷清到播出一個月豆瓣評價人數還不足以開分的劇。
△ 真的沒人去看看麼……
Sir已經寫過一次。
今天Sir想寫寫劇中另一個主演,這段樸實真摯的母子情,怎麼能少得了他:
丁小軍的扮演者,尹昉。
01
《您好!母親大人》不屬于強沖突的劇,沒撕逼,沒狗血。
情節都很平淡,像散文。
主線還是毫無熱搜體質的母子情……
但董潔和尹昉的對手戲,還是看得Sir好幾次想淚目。
别說,接受這個設定還是有一定障礙的,擺在兩個演員面前的是年齡關:
飾演母親丁碧雲的董潔,80年生,今年也不過41歲。
飾演兒子丁小軍的尹昉,86年生,今年35歲。
兩人之間,隻相差6歲。
為什麼要這樣選角?
因為整部劇橫跨30年,董潔要從角色20多歲的青春年華,演到老年。
兒子的角色除了童年由小演員扮演外,尹昉要擔當從高中,到大學,再到參加工作的戲份。
演與實際年齡有差距的角色,可以說是國産劇的一大雷區了,搞不好就要被罵“裝嫩”。
但好在《您好!母親大人》兩位主演用形象的改變和自身演技,破除了年齡的封鎖線,讓觀衆沒有違和地接受了角色。
比如這一幕。
尹昉騎着自行車,臉上幹淨陽光,演起高中生來可還行。
雖然但是,天天被題海摧殘的高中生真有這麼精神麼?
這,是離開了家鄉,第一次來到大城市的興奮和躊躇滿志。
但不要一說到少年氣,就隻有陽光、朝氣、純淨。
真正的少年也不是全國統一配置,誰能沒有自己的特質。
丁小軍是個什麼樣的角色?
從小有個不靠譜的爹,好賭出軌,媽媽選擇離婚,獨自把他撫養長大。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通常懂事......得讓人心疼。
長大後的丁小軍,來到了大城市,走進了大學生活,要開始譜寫自己嶄新的人生了。
但潛移默化中,家庭給他帶來的印記是抹不掉的。
聽話。
太聽話了。
大學軍訓,他永遠比教官早到五分鐘,被吵醒的室友都在埋怨——你一個人想積極表現沒人攔着你
守規矩。
顯得不懂變通和不近人情。
舍友請他幫忙簽到,好說歹說,他愣是不答應。
是丁小軍不想和大家打成一片?
遲到、缺席,在别人看來無足輕重。
但“當個好學生”的信條,是刻進丁小軍骨子裡的。
因為家庭困難,他沒有了像其他孩子一樣調皮搗蛋的權利,他沒法不聽話、懂事、刻苦、上進。
這是他實現理想的途徑。
也是一個窮孩子,從小到大唯一被外界認可的“人設”。
哪怕長大了,性格裡也總有一抹灰色調,内向、刻闆、不自信……
對待感情。
女生不理解他,為什麼總是一副畏畏縮縮,躲躲閃閃的慫樣。
内心雖然有陰影。
但丁小軍又絕不陰郁消沉。
不聲不響的性格裡,有一份堅定的溫厚善良。
室友徐天燒烤攤喝酒,吹噓自己人脈,随便一個電話就有人雨中接送。
結果等了一整晚,都沒人趕來。
反而是平時關系最為淺薄的丁小軍,悄無聲息地出現在眼前。
在Sir看來,丁小軍這個角色立得住,不是演員年輕、少年氣這麼簡單。
真正難得的是,你看不到明星的光環,而是看到了很多人青春裡,真實而平凡的模樣。
02
《您好!母親大人》,不是最近尹昉給Sir留下的唯一印象。
巧的是,他的角色幾乎都和“小”有關。
小年輕,小警察,社會新人。
《第一爐香》放出劇照。
下面留言都在說:
“這是拿錯劇本了?”
“這才是喬琪喬啊......”
“這個好貼合原著啊。”
實際上,他在片中的扮演的是盧兆麟,一個嫩得可以掐出水的學生哥。
初到梁家住宅,他眼裡的魂兒就被這華貴氣息勾引。
他這種學生氣,正是梁太太的菜。
為了出國的前程,他坦然接受了這場交易,從門外走進了門内那被葛薇龍稱呼為“鬼氣森森”的世界。
但細究起來。
導演要用的不是尹昉的“嫩”,而是需要他的掙紮。
尹昉的角色,通常橫跨在理想與現實的分界線上,來回拉鋸和撕扯。
《藍色骨頭》。
他是郁郁不得志,不願與現實同流的獨立音樂人。
他搞不懂,為什麼追逐自由的母親被主流“流放”,為什麼純粹的音樂演出要給記者塞紅包,為什麼愛音樂的人會滿足于寫垃圾歌。
《少年的你》。
他是隐形的第三個“少年”鄭易。
他有成年人的迷失,卻也有少年的純粹。
跨入成人世界的過渡階段,想得比少年長遠,看得比成人透徹,因為無法妥協而狼狽、力不從心。
所以,導演才會讓他說出:
我和你不會
但他們是少年
到了《您好!母親大人》也是。
長大,就以為和周圍人一樣嗎?
如果沒有實現理想,那生活應該怎樣度過?
這是在母子情之外,丁碧雲和丁小軍兩代人共同面對的問題。
尹昉的表演,再次對應了生活的矛盾。
一個是寒假回蘇北老家。
他和發小偷偷拿U盤去街邊擺攤兒賺錢,好去網吧通宵,結果被家長抓包。
丁小軍回到家,罕見地表現出不滿與反叛的一面,沖着母親叫嚷:
我已經是個成年人了
我不需要你什麼事情
都管着我
這代表着他不想再做一個“乖孩子”了。
一個人長大,注定要剝離它原有的殼,獲得更大的自由,成為自我。
但這個過程中,又無法避免傷害。
丁小軍的眼睛又自始至終不敢直視母親,眼神裡是怒氣發洩後自責的内疚。
在Sir看來,最觸動人心的青春,不是“少年氣”。
而是你在青春時,第一次觸碰到了自我與世界的邊界。
是你在還沒有反複經受社會鈍擊之前,那種清晰而銳利的疼痛。
母親患癌後,剛長大的丁小軍,被迫要加速成熟起來了。
載着化療後的母親去吃鮮肉湯圓。
她的腿被小石子颠到,疼痛不已。
丁小軍不禁哽咽,卻又立馬扭頭假借鎖電動車的幾秒鐘緩和情緒,強忍着眼淚,擔心母親發現。
他還是和之前一樣,不敢直視母親的雙眼。
但這次,是一種成年人努力抑制情緒的慌張,嘴角用盡力氣憋出一絲苦笑。
這一前一後,觀衆可以真切感知到:
丁小軍的沉重與成熟。
年少時的陰沉、遲來的反叛、意外來臨後的一夜成長.....
尹昉提過自己的表演方式:
我如果沒有辦法理解和感同身受,我就覺得我好像不會演了,我就會想辦法讓它通暢,如果不通,我就會過不去,就要掰哧半天。
聽起來,實際是最蠢的辦法。
但好處是,哪怕技術不夠,靠投入真實體驗也能彌補。
真情實感還是走馬觀花,觀衆一目了然。
03
必須要承認,尹昉算不上是天賦型演員。
他的表演,對真實的情境有很強的依賴。
比如拍攝《路過未來》。
從開機的第一天,他就跟導演說明天不要讓生活制片給自己放飯。
因為故事裡的李新民跟着父親來到深圳找母親,靠着拉人“試藥”賺錢,生活饑一頓飽一頓。
他應該是越來越消瘦的身體狀态。
這種狀态用單純的幾個表情或者肢體動作是演繹不出來的,所以他想從“折磨”自己達到至少形似的水準。
但這種“粗暴”的方法,也決定了尹昉大概是如今内娛市場最為稀缺的一類男演員。
有呼吸感,拿得出自然的反應,能以真實共情。
現實的他,沒有多少明星感。
這一點,從他出道7年,應對媒體卻始終如一的生疏、笨拙就知道。
訪談中,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獨處時喜歡做什麼?”
就能逼得他閉眼、癱倒,腦子一片空白後“繳械投降”:
我不知道 好難啊
生活中,除了電影宣傳必須的曝光,網絡平台很少看到他的消息。
沒有過多套路,也沒有懸浮油膩的偶像包袱。
這一類型,正是“後小鮮肉時代”,越來越被國産影視青睐的演員。
尹昉舞蹈專業,非表演科班出身,但戲外的心思少,肯用功。
導演徐兵就曾回憶《新世界》殺青的那一天,拍到最後一條。
他如釋重負,眼前的尹昉卻止不住地淚崩。
舍不得告别角色,像個孩子一般抱着自己大哭,喊着“徐爸爸我不敢相信我不是徐天了”。
楊子姗聊過與尹昉拍戲的一個細節。
劇組拍攝尾聲,尹昉比她早殺青一兩天。
但是他沒有離開,而是留下來陪大家把戲拍完。
楊子姗的最後一場戲是在工廠暈倒,周邊圍着一堆穿着工服蒙着臉的工人,尹昉當時就混在工群中扮演了一個龍套角色。
回顧尹昉的角色,大多數還是配角。
但他在有限的戲份裡,總能交出飽滿的表現。
《火鍋英雄》“劫匪F4”之一。
領帶一扯,解開衣扣,歪着頭,瞬間就散發出一股要和世界幹一架的魄力,邪氣滿滿。
以緻于電影上映後大家議論的焦點不是主角,而是“小鮮肉劫匪”到底是誰。
《新世界》的徐天,是尹昉人設最不讨喜的一個角色,甚至有點欠揍,做事不過腦,總要兩個哥哥收拾殘局。
可他的存在,也讓那個環境下不同的性情有了反差。
他心無城府,隻認死理。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殺人就得償命,作惡就得受處罰。
是個單純天真,正義得有點軸的中二男。
尹昉是怎麼表現的呢?
拿他隻身闖入賊窩這一幕來說,看着一屋子的人,他若無其事地吃着面條,絲毫沒有看出恐懼。
一擡頭,眼神仍然鋒利無比。
他的思路很簡單,人再多,不阻擋我抓你歸案。
但任務結束,扭頭去找愛人賈小朵的時候,又變臉得讓人措手不及。
憨笑的樣子,俨然像是隔壁村二傻子。
就連坐下台階,都是用蹦的。
這些細節,不是什麼“演技炸裂”。
但一個角色要能夠走進觀衆心裡,靠的不就是一點一滴,肯去想,肯去做。
隻要你還肯認真地付出汗水,沒學會油膩耍滑。
隻要你的興趣還鮮活,夢想還在發熱,身上還有想到就要去做的力氣,這就是“少年感”。
所以如果你問,尹昉為什麼總能不帶老成地演出那些“小”角色。
Sir覺得恰恰不是演。
因為對于年輕的模仿,才是加倍油膩的表現,妥妥撞到“裝嫩”的槍口。
你真正年輕的時候。
是來不及管自己多少歲。
也不管路有多遠、天有多高,隻管心無旁骛、拼命煽動翅膀就行。
當我們要沖往世界,成為自己,大多數人不也就隻有這一條路嗎?
這原本并不稀奇。
但稀奇的是,這麼簡單而真實的人,在現在的娛樂圈竟然是越來越難找到了。
那份超越年齡的少年感,難怪會讓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罐頭蓋的日與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