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寫夕陽落日的律詩

寫夕陽落日的律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1 10:03:43
前言

晚唐時期,出現了兩位填詞高手。其中韋莊是第一位宰相詞人,與他和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因此被人并稱為溫韋。

他還曾經因為一首詩,被人稱為秦婦吟秀才。他的詩中特别喜歡使用“夕陽”這一意象,因此又被人稱:韋公詩篇篇有“夕陽”。

一、韋莊其人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 。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杜甫的《贈韋七贊善》詩中原注曾引俚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可知韋氏家族在唐朝的地位。

韋莊韋莊出身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是武則天時期宰相韋待價的七世孫,還是著名詩人韋應物的四世孫。

雖然出身高貴,但是韋莊早年屢試不第。 乾甯元年(894年)58歲的韋莊終于進士及第,出任校書郎。

天複元年(901年),韋莊入蜀為王建掌書記,自此終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滅唐建梁。韋莊勸王建稱帝後,自己次年升任宰相。

韋莊工詩,最有名的作品是長詩《秦婦吟》,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并稱“樂府三絕”。

不過,他的作品和其他晚唐詩人一樣,以格律詩居多,另有幾十首詞作傳世。

寫夕陽落日的律詩(觀唐習律91韋莊詩中)1

二、花間詞人

五代時期,後蜀趙崇祚選錄了唐末五代詞人18家、作品500首編成《花間集》,其中的代表詞人就是溫庭筠和韋莊。

韋莊的代表詞作,是《菩薩蠻》五首,摘錄二首。

其二: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垆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其五

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晖,憶君君不知。

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

韋端己《菩薩蠻》四章惓惓故國之思。

張惠言《詞選》中也評價第四首《菩薩蠻》:

此章緻思唐之意。

韋莊入蜀後不久,朱溫篡唐,建立了梁朝。韋莊有鄉難還,惟有羁滞江南(詞中江南指蜀地的江南),以待終老。在其詞中,不僅僅有思鄉之情,還有對于故國的眷戀。

寫夕陽落日的律詩(觀唐習律91韋莊詩中)2

三、 篇篇有“夕陽”。

明末清初詩人馮班評價韋莊詩提到:

韋公詩篇篇有“夕陽”。

韋公詩篇篇有“夕陽”。

韋莊有十幾首詩作中用到了“夕陽”,加上落日、夕照等就更多了。

1、《過當塗縣》夕陽誰共感

這首詩可能是寫于光啟四年(888年),韋莊已經年過五十。當時為避開戰亂,韋莊從徐州南下,過揚州、南京,經過當塗時作了這首詩。

老街前些天剛剛去馬鞍山的采石矶,看到韋莊的這首《過當塗縣》很是親切:

客過當塗縣,停車訪舊遊。

謝公山有墅,李白酒無樓。

采石花空發,烏江水自流。

夕陽誰共感,寒鹭立汀洲。

這首詩有個小問題,即“四平頭”,中間四句前兩個字都是名詞:謝公、李白、采石、烏江。另外句式結構還雷同:

謝公--山--有墅,李白--酒--無樓。

采石--花--空發,烏江--水--自流。

這兩個現象在五律中其實并不算少見,也不算大病。

烏江,采石矶的這一段江水即著名的烏江,傳說楚霸王項羽就是在采石矶對岸自刎。李清照曾有詩雲: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過了江東就是馬鞍山采石矶了。

東晉謝尚,任鎮西将軍時鎮守牛渚(采石矶),秋夜泛舟賞月,恰逢袁宏在誦己作《詠史》詩,二人一見如故,言談徹夜,留下一段佳話。李白《夜泊牛渚懷古》詩中寫道: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将軍。

不過這裡的謝公,應該是指謝朓,謝朓曾經在當塗青山山南築室,至今尚有謝公祠。采石矶景區内有著名的太白樓。

夕陽誰共感,寒鹭立汀洲。尾聯寫出自己的孤獨之感,前賢已去,花開水流,唯有寒鹭相伴,共賞夕陽而已。

寫夕陽落日的律詩(觀唐習律91韋莊詩中)3

2、《春雲》 夕陽吟斷一聲鐘

韋莊從當塗,向東南去了浙江。第二年,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冬,韋莊從衢州出發到江西。這一時期,作了《春雲》這首七律:

春雲春水兩溶溶,倚郭樓台晚翠濃。

山好隻因人化石,地靈曾有劍為龍。

官辭鳳阙頻經歲,家住峨嵋第幾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陽吟斷一聲鐘。

這首詩類似李商隐的無題,取前兩個字為題。

地靈曾有劍為龍,應該是用豫章豐城“ 雙龍劍”的典故,此地在今天江西宜春。

此時的韋莊四處飄泊,前途迷茫。暮色鐘聲裡,詩人登樓遙望,空有王粲之恨而已。

王粲登樓是常見的典故,表示士不得志而懷故土之思。

3、《憶昔》 夕陽唯見水東流

昔年曾向五陵遊,子夜歌清月滿樓。

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華裡不知秋。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号莫愁。

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

這首詩前六句寫昔年,後兩句寫今日。第七句轉意,末句前面對比,當年的繁華,與今日的蕭條,盡在夕陽流水之中。

明朝才子楊慎在《升庵詩話》評價說:

韋莊“昔年曾向五陵遊”一首,羅隐《梅花》“吳王醉處十塗裡”一首,李郢《上裴晉公》“四朝憂國鬓成絲”一首,皆晚唐之絕唱,可與盛唐峥嵘,唯具眼者知之。

詩人通過今昔之比,以華绮側豔之辭,寄托末世感慨之志,這是晚唐詩風的特征之一。

末句寫道:夕陽唯見水東流。 看到這裡,不由得想到晏殊的那句詩:無可奈何花落去。這正是晚唐詩人的心靈寫照。

韋莊眼中的大唐王朝,就如同夕陽一樣,漸漸西沉。不久,就要消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

寫夕陽落日的律詩(觀唐習律91韋莊詩中)4

結束語

韋莊詩中,喜歡用的意象之一是“夕陽”,喜歡用典的人物是“王粲”。

他的命運也有點像王粲,半生漂泊懷才失意,後來終于遇到賞識自己的伯樂。韋莊在年近六十的時候進士及第,因此有機會奉使入蜀,從此在成都滞留不歸。907年,唐亡以後,韋莊協助王建登基,建立蜀國,自己也成為宰相。

李商隐詩雲: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韋莊的好日子并不太長,前蜀建國後第二年韋莊拜相,910年就去世了。

結束時,依照慣例作詩一首為今天作業,《醉翁亭》:

山行何處醉翁亭,幽徑如聞酣睡聲。

手植歐梅花已落,碑镌蘇字韻猶清。

石泉映竹悠然過,啼鳥随風自在鳴。

今古朱闌渾漫倚,醉翁醉處意縱橫。

@老街味道

觀唐習律90|司空圖退隐山中二十年,得到這個消息絕食而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