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湖南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曆年考題

湖南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曆年考題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4-04 10:20:45

湖南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曆年考題(教師資格臨陣磨槍系列)1

洛克,英國哲學家,他的思想在哲學史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教育學的發展中也不例外,他的思想的很多方面都影響着教育學發展。下面我們就對教育學考試中常考的關于洛克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白闆說

洛克認為:人出生時心靈像白紙或白闆一樣,隻是通過經驗的途徑,心靈中才有了觀念。這就是著名的“白闆說”。正是因為白闆說的觀點強調環境或者教育在影響人的身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洛克又被劃分在環境決定論(外铄論)的陣營裡

常見考題:

(吉林,2013)提出“白闆說”的著名教育家是( )。

A.洛克 B.誇美紐斯 C.盧梭 D.裴斯泰洛奇

(福建,2005)英國哲學家、教育家洛克提出著名的“____”。

2.教育漫話和紳士教育

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話》也是考試中喜歡考的考點。另外洛克主張紳士教育。關于體育,洛克認為人們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對于德育,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識更重要的環境;在智育問題上,洛克尤其強調兩點,一是德行重于學問,二是學問的内容必須是實際有用的廣泛知識。

春秋戰國時期,官學衰微,私學大興,儒、墨兩家的私學成為當時的顯學。春秋戰國時期私學的發展是我國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促進形成了百家争鳴的盛況。下面華小圖總結了孟子常考考點!

(一)思孟學派

孟子,名柯,字子輿,戰國時期魯國人,為僅次于孔子的“亞聖”。人們通常把子思和孟轲視為一派,這就是著名的思孟學派。思孟學派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是《孟子》一書。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張是勸說統治者施行“仁政”。關于思孟學派,他們提出的教學過程: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考試重點,考生要記住。

(二)内發論的代表

孟子認為人性生來就是善的,有不學而能的“良能”和不慮而知的“良知”。從“性善論”出發,孟子認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義、禮、智四個“善端”。但是,僅有這些“善端”是不夠的,必須加以擴充,使之達到完善的境地。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賦的善端加以保持、培養、擴充、發展,或把已經喪失的善端找回來,啟發人們恢複天賦的善良本性,使之成為道德上的“完人。”

(三)“明人倫”與教育目的

孟子認為辦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所謂的“人倫”就是五對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倫理道德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為倫理道德基礎的教育。

另外孟子還是教育目的的個人本位論的代表

(四)教學思想

1.深造自得:孟子認為知識的學習,并非從外而來,必須經過自己主動自覺地努力鑽研,才能徹底領悟。所以,學習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學習到理性思維的轉化。“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進:“盈科而後進”指出了學習和教學過程的循序漸進。

3.教亦多術:對不同情形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法。

4.專心緻志:學習必須專心緻志,不能三心二意。

(五)社會分工與教育

分工思想是孟轲的重要經濟思想,也是其教育理論中重要的基礎思想。他認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是必要的。

湖南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曆年考題(教師資格臨陣磨槍系列)2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裡士多德被并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後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在西方哲學史上開辟了從自然哲學向倫理哲學轉變的新階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長遠影響的第一位教育家。蘇格拉底的思想是教育學中的常考内容。下面華小圖帶大家來總結蘇格拉底的主要考點。

1.産婆術

蘇格拉底經過長期實踐,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法,人們稱之為“蘇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則稱之為“産婆術”,又稱之為“談話法”或“問答法”。蘇格拉底方法由譏諷、助産術、歸納、定義四個步驟組成

關于産婆術,常見的題目有:

(河南,2009)其教學法被稱作“産婆術”的教育家是( )。

A.亞裡士多德 B.蘇格拉底 C.昆體良 D.誇美紐斯

(福建,2007)主張在教學中應用“産婆術”,即用讨論問題的問答方式與人談話,但不直接把結論教給人,而是指出問題并引導人最後得出正确的結論。提出這一主張的教育家是 ( )

A.蘇格拉底

B.柏拉圖

C.亞裡士多德

D.昆體良

2.啟發式教學

正是因為蘇格拉底的“産婆術”,蘇格拉底成為西方第一個采用啟發式教學的人

3,美德是否可教的問題

蘇格拉底與古代其他思想家和教育家有所不同,他明确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問題,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結論就是:如果美德是一種知識就是可教的,因為知識是可教的。

題目的考查方式無非就是考察第一次提出“美德是否可教”這個問題,并對其進行大量分析的是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