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人論35句為人處世語錄

古人論35句為人處世語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17:03:47

古人論35句為人處世語錄?1、風流自賞,隻容花鳥趨陪;真率誰知,合受煙霞共養,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古人論35句為人處世語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古人論35句為人處世語錄(古人10句箴言律己宜帶秋氣)1

古人論35句為人處世語錄

1、風流自賞,隻容花鳥趨陪;真率誰知,合受煙霞共養。

感悟:舉凡與風流二字結緣的詞藻,諸如風流潇灑、風流儒雅、風流倜傥等所顯示出來的内在表征,無不受到人們的羨而賞之。然若反之,自命風流者,輕薄在外,隻能得到花鳥的趨奉陪伴而孤芳自賞。直爽而誠懇的率真品格,了無心機而令人尊崇。然若反之,老于城府而自我标榜真率者,隻能與飄忽不定的雲霞為伍共處而交不上知心的朋友。

2、獵雖曰無用,猶勝于不通古今;清高固然可嘉,莫流于不識時務。

感悟:關于讀書之道的論述,古往今來可謂多哉。應該說,讀書廣而不精,不求其解,實乃大忌。而博覽群書,雖不能學有所長,但亦可略達古今,陶冶情操。至于為人之道,清高固然值得贊許,但不能抱殘守缺而故步自封,否則便是所謂的不識時務而令人敬而遠之。

3、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善遊山水者,無之而非山水:書史亦山水也,詩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感悟:生活體驗早已告訴我們,讀書學習與生活實際,具有交彙融合相互印證的特征。在善讀者的心目中,山水、棋酒、花月等各類事物,無處不是書籍也。反之亦然,在善遊者的心目中,面對書史、詩酒、花月等,無處不是山水也。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乃相輔相成也。

4、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

感悟:嘗雲,欲有所不為,方能有所為。由此着眼,故有斯言。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事事去趕風頭,反而會一事無成。如若旁眼冷對衆人之忙而去顧及其他方面,将定有所成。世上之事,恐向來如此。

5、少年人須有老成之識見,老成人須有少年之襟懷。

感悟:少年人與老年人對世事的見解和态度是有差異的,甚至是大相徑庭的。少年人意氣風發,勇于進取,乃性格上固有表征,理當堅守發揚,但因涉世未深,閱曆淺缺,容易感情用事,處理事物則有可能失之偏頗。然而不同的是,老年人曆經了數十載人生之旅的滄海桑田、是非成敗,曆曆在心,處理事物就會穩妥适當,但因暮氣作祟,缺少激情,往往會贻誤時機而失去正确的判斷。由此可見,老少之間的取長補短,誠乃良有以也。

6、福貴而勞悴,不若安閑之貧賤;貧賤而驕傲,不若謙恭之寶貴。

感悟:此則文字所言,即使在如今現實生活中,亦可謂不乏此類現象。放眼望去,在茫茫人海中,難免有一些富有位尊者,整日為财富的積聚和地位的謀取而煞費心機,甚至為此犧牲了應有的生活樂趣,顯然這是無法與某些雖貧困位卑卻能心安理得的人們相提并論的。反之亦然。有道是堅守做人的道德底線,不為财役物累,謙恭安閑方能長久安享福貴也。

7、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

感悟:常言道,秋天有肅殺之感,春天有和煦之氣。這則文字即用來作為律己嚴待人寬這句古訓的一種比喻性說法,涉及到了一個人自身人格建設的問題。毋庸贅言,律己嚴則過錯寡,否則就會逐步放縱自我,而在無形中影響前程。反之,若待人處世寬厚,不但體現出自身的修養有道,而且來自各方的貼心忠言,猶如溫馨的春風源源不斷地撲面而來。

8、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

感悟:有關讀書勸學的論述,古今中外不勝枚舉。明嘉靖年間吳從先《四紀》中的《小窗自紀》有言“讀書可以醫俗”,可謂别開生面之論。有道是,能将讀書陪伴終生,乃福分也。助人是美德,濟人是功德,能如此,乃福分也。立德立功立言并稱三不朽,能著書立說,為文化積累做出一點貢獻,乃福分也。世上是是非非,不絕于耳,猶如池中漣漪,綿延不斷,所謂“是非成敗轉頭空”,做到這一點,乃福分也。如果身旁交有許多學博識廣、誠實守信的摯友,那就是自己心靈上一面鏡子,從而能夠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品格與操守,更乃福分也。

9、凡事不宜刻,若讀書則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貪,若買書則不可不貪;凡事不宜癡,若行善則不可不癡。

感悟:這句話涉及了人的三種性格,即苛刻、貪婪和癡迷,又涉及了人的三種行為, 即讀書、買書和行善。然後通過排比對仗而作評述,妙哉!蓋凡事都要認真對待,更要把握一個度,過于苛刻就不可取了,而讀書則是例外,隻有苛刻地反複精讀,才能領悟書中要義。對于買書,這個“貪”字似另有别解,那就是千萬不要錯過任何購書良機。至于行善之舉,且看大千世界各類案例,作者認為其中非有因癡迷而成癖的因素不可,否則絕不可能持之以恒。

10、胸藏邱壑,城市不異山林;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

感悟:隻要心中藏有山丘壑谷,鬧中守靜,城市與山林則無異;隻要興緻寄托太空雲霞,不求功利,閻浮(梵語的音譯,泛指塵世)與蓬島(仙境)則如一。如能做到這一點,則城市與山林,閻浮與仙境,對于人來講,理應沒有太大的區别,關鍵在于心靈上的超脫。此則文字告誡我們,正确的生活信念和心理狀态上的堅守至關重要。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