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四川大學研究生實驗室身亡

四川大學研究生實驗室身亡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3 11:52:51

南京郵電大學2020年1月5日發布情況通報稱,2019年12月26日晨,學校發現材料學院一名2017級研究生意外死亡。

有網友爆料稱,死者名為譚某,是在學校實驗室的一場火災中死亡。其被導師張某“謾罵壓榨、人格侮辱、不讓考六級、不給改論文,還被要求簽承諾書延期畢業”,因而選擇結束生命。

1月6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解到,死去的學生叫譚大偉,是南京郵電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其導師叫張宏梅,是該學院材料物理專業教授。多名學生稱張宏梅存在對學生進行人身攻擊甚至人格侮辱的情況。另外,張宏梅還涉嫌讓學生給她的私人公司幹活兒。

南京郵電大學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張宏梅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方法不當,存在辱罵學生的情況。目前,南京郵電大學已經取消了張宏梅研究生導師資格,并根據學生意願将其指導的在讀研究生全部轉由其他導師指導,後續調查處理正在進行中。

四川大學研究生實驗室身亡(南京郵電大學一研究生實驗室身亡)1

南京郵電大學的情況通報。

涉事實驗室已封閉

1月6日,南京郵電大學一名學生沈博(化名)向新京報記者證實,十多天前,材料學院發生火災,研三學生、他的好友譚大偉在火災中去世。

多名學生向新京報記者回憶,事發後,有大量水從材料學院六樓順着樓梯淌下來,“可能是消防隊滅火或者啟動了其他滅火設施。”由于通往六層的通道已封(封條顯示為南京郵電大學2019年12月26日),且有保安把守,新京報記者未能進入起火現場。

六樓是譚大偉所在課題組的實驗室所在地,主要做器件實驗。沈博告訴記者,他也曾到六樓實驗室跟譚大偉一起做過實驗。

事發當日上午,沈博曾給譚大偉發微信,沒有回複,再打電話,顯示“無人應答”。一天後,他才從同學處得知,去世的學生是譚大偉。

如今在材料學院樓外面,仍然能看到六樓外牆有被煙熏黑的痕迹。多名材料學院學生表示,“從12月26日早上起,6樓就被封閉,5樓實驗室也停用,開展安全檢查。”“以前很晚都有人待在實驗室,出事之後學院規定淩晨12點之前必須離開。”

四川大學研究生實驗室身亡(南京郵電大學一研究生實驗室身亡)2

1月6日,材料學院六樓外牆有被煙熏黑的痕迹。新京報記者 向凱 攝

有自稱知情者的網友爆料稱,在譚大偉實驗室有石油醚、二氯甲烷、甲醇等化學物品。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名博士生告訴新京報記者,這些都是化學實驗的常規溶劑,液體,沸點較低,“一般存放着不會着火,再加上冬天溫度低,肯定需要用打火機(明火)點着。”上述網友稱,事發的前一天晚上,譚大偉回宿舍借了打火機,很可能在實驗室點燃了這些溶劑。但新京報記者尚未能證實這一說法。

導師被指人身攻擊,讓學生幹“私活兒”

沈博介紹,譚大偉是南京郵電大學2013級本科生,碩士考入本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就讀,導師是材料學院教授張宏梅。

公開資料顯示,張宏梅2006年獲得吉林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博士,2011年進入南京郵電大學材料學院。材料學院樓内張貼的宣傳材料上介紹,張宏梅屬于材料物理專業教師,曾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等課題。

四川大學研究生實驗室身亡(南京郵電大學一研究生實驗室身亡)3

南京郵電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宏梅。圖片來源 南京郵電大學報

材料學院一名學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張宏梅給教研室的學生講話時,“剛開始從實驗講起,但是講着講着就出現了人身攻擊,甚至伴有人格侮辱性質。”

沈博也從譚大偉及其他同學處了解到,張宏梅會大聲罵人,甚至涉及人格侮辱。他聽說,“就在事發的前一天,導師還罵了譚大偉他們幾個人。”

沈博說,譚大偉所在的2017級研究生有人待了一個月受不了就走的,在此之前也有師兄受不了離開。

1月6日,南京郵電大學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稱,張宏梅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方法不當,存在辱罵學生的情況,譚大偉意外身亡前曾遭到張宏梅辱罵,但其意外身亡是否與遭到張宏梅辱罵有關仍待調查。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張宏梅還涉嫌讓學生充當其私人公司的“勞力”。

天眼查顯示,張宏梅是南京瑞達鑫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人,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經營化工材料、生物試劑研發銷售、危險化學品銷售等。此外,張宏梅還是長春市瑞裕化學材料有限公司大股東,公司主要做有機光電材料、有機光伏材料、化學實驗耗材、化學實驗試劑(不含易燃易爆品及化學危險品)銷售,已于2019年注銷。

1月7日,新京報記者探訪了位于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内的瑞達鑫梅公司,透過緊鎖的玻璃門可以看到,室内僅有三張辦公桌,該公司相鄰企業稱公司經常沒有人在。

上述網友爆料,張宏梅在校内實驗室私自囤放大量易燃溶劑,并讓學生給自己公司的客戶送溶劑。

沈博告訴新京報記者,很早以前譚大偉就跟他講過,張宏梅會安排他去灌溶劑(把各種實驗溶劑倒進瓶子裡),封箱,給客戶送去。他展示的與譚大偉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2019年12月的一天,張宏梅讓他去灌乙醇,他不得不取消其他活動。

“導師應該會給報酬,可能不多,具體數目不清楚。”沈博說,他此前從譚大偉處得知,張宏梅研究組經常會扣組内學生的錢,“比如試驗哪裡做得不好也會扣錢。”

一名網友提供的照片顯示,在疑似張宏梅實驗室記錄本上,寫着譚大偉等幾名學生被扣錢的信息,金額從50至100元不等。

截至發稿前,新京報記者多次撥打張宏梅手機,均無人接聽。

南京郵電大學上述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經初步調查,張宏梅違反學校相關規定,諸如安排學生承擔屬于私人領域或者家庭生活的一些事務,以及安排學生到與自己利益相關聯的單位,從事與學業無關的勞動。

據南京郵電大學1月5日通報,2020年1月1日,學校已取消張某研究生導師資格,并根據學生意願将張某指導的在讀研究生全部轉由其他導師指導,後續調查處理正在進行中。

四川大學研究生實驗室身亡(南京郵電大學一研究生實驗室身亡)4

材料學院六樓的通道目前已封閉。新京報記者向凱 攝

去世學生曾想考川大或清華博士

沈博介紹,譚大偉出生于1996年,是家裡最小的兒子,譚的家境不好,不大願意和同學們一起出去吃飯。“有時候就一個人買挂面,就着宿舍裡種的蒜吃。”

沈博回憶,譚大偉一個月有研究生補貼600元錢,再加導師給的兩三百塊錢,“往往我們吃飯都不夠,但他還能省下幾百塊錢。”

在沈博的印象中,譚大偉學習、做事都非常努力,上課的時候總是坐在第一排,平時基本都泡在實驗室裡做實驗,周末都不休息。“他告訴過我,想考川大或清華大學的博士。”

沈博說,譚大偉性格内向,在學校朋友并不多,開始讀研究生之後,話就更少了。“以前我們還經常一起出去跑步,但從研二開始就沒有了。”沈博說,譚大偉平時跟人交流比較少,他僅有的娛樂活動就是一個人玩玩單機遊戲,其他時間都用來做實驗、寫文章。

與平日裡沉默寡言的表現一樣,譚大偉也很少在社交網上發言,他的微信朋友圈隻有唯一的一條動态,是他本人的照片,一張微笑的側臉,發布于2019年7月23日,配了一行字,“還是家鄉清涼”。

新京報記者 向凱

編輯 王婧祎 校對 劉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