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在開始學數學時,都有這樣的感受:加減乘除感到非常枯燥無聊,應用題又無法将題意很好的理解和提煉成算術。
怎樣能夠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學好數學,成了家長的難題之一。我們采訪了一些數學學得好的家庭,發現很多都對數學故事如數家珍。
因此我們收集了一些有趣的成語故事,讓大家從故事中學習和親近數學這門學科。
成語中的數學故事——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
【解釋】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後形容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自】《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墨子,名翟,是站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主張“兼愛”,反對戰争。
差不多與墨子同一時期,有一位叫楊朱的哲學家,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貴生”“重已”,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
有一次,墨子的學生禽滑厘問楊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幹不幹?”
“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
禽滑厘又說:“假使能的話,你願意嗎?”楊朱默不作答。
當時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孟子就此對楊朱和墨子作了評論:“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
而墨子主張‘兼愛’,隻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闆,他也是甘心情願的。”
一毛不拔,成語,意思是:連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來。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後形容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自《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以及出自《列子·楊朱篇》:“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
以上這些注解隻是後世儒家學派為了批判攻擊道家學派(或者是出于某些目的),斷章取義而已,楊朱的原意根本不是這樣的,因為還有下半句,原文引用于《列子·楊朱篇》:“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學好數學,從愛上成語故事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