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全食品22年業績

三全食品22年業績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0:53:35

三全食品22年業績?隐約還記得3年前,有個賣方小朋友來路演的時候,強推三全十倍成長空間,千億市值邏輯就是人均消費的冷凍食品提升2-3倍、三全份額再提升一些,加上競争格局改善後利潤率提升到10%以上,再給個20-30倍的估值看着他堅毅的目光,樓主還是不忍心潑他冷水,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三全食品22年業績?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全食品22年業績(千億市值夢今何在)1

三全食品22年業績

隐約還記得3年前,有個賣方小朋友來路演的時候,強推三全十倍成長空間,千億市值。邏輯就是人均消費的冷凍食品提升2-3倍、三全份額再提升一些,加上競争格局改善後利潤率提升到10%以上,再給個20-30倍的估值。看着他堅毅的目光,樓主還是不忍心潑他冷水。

今天回頭再看看,三全千億夢已經那麼遙不可及。盡管愛折騰的三全還是賣方的寵兒,但即使最樂觀的賣方也再不敢再提千億市值了。

當然吐槽的不是犯錯,我們對未來的預測隻有大錯和小錯的差别。樓主年少無知的時候也經常犯這種錯。隻是在這個時點,我們回頭去看看三全,确實可以得到更多的理性判斷。So,讓樓主來講講不看好三全的原因吧。

三全是河南鄭州的公司,目前速凍食品做到了中國最大。實際控制人陳澤民夫妻及兒子合計持有公司約 66%的股權,且均在公司擔任高管,明顯的家族企業。08年上市,11年增發,累計募集資金10億元,上市以來累計利潤8.4億,累計分紅1.8億。

三全的業務是冷凍食品,2015年收入預計42億(包括了收購的龍鳳),但淨利潤僅有3500萬,淨利潤率不到1%。(實際上15年應該是虧損,業績快報披露的稅前利潤僅有500萬,這麼大盤生意可調節的餘地是很多的,微利實際上意味着虧損)。

從産品上看,主要是冷凍湯圓、水餃、米面,共計90%左右。毛利率都不高,湯圓34%,餃子36%,面點28%。(某種程度上反應了産品差異化程度是不高的,性價比是一個重要的購買要素。)這幾年其實毛利率并沒有太大的下滑,收入的規模還在穩步增長(甚至在11年超越了思念成為行業第一),但利潤為什麼不行了呢?

很大原因是三全做了一件比較古怪的事情,渠道下沉和增加渠道的直營比例。一方面是渠道的下沉到低線城市,一方面将部分原來是經銷商的市場轉為直營。直觀的來說,銷售人員數量的增加是明顯的,10-14年數量翻了一番多。

渠道的下沉和細化并不一定是壞事,很多時候是企業競争力和後勁的體現(比如伊利的織網模式vs蒙牛的大商模式),但并不能一概而論,而是因時因地因行業特征和管理層執行力有很大差别。

從結果來看,三全的渠道的下沉和直營化并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10年以後,三全的銷售費用的提升快于收入,所以銷售費用率逐年提升,損耗了利潤。造成利潤的下滑。(當然,收購龍鳳的虧損和新業務比如鮮食機也有一定負面影響)。

現在大家對三全的最重要分歧在于,目前收入規模已經很大,是不是有可能利潤率大幅提升?我的答案是不會。

市場認為利潤率提升的重要原因是市場已經形成寡頭壟斷。很多賣方研究報告提到,三全收購龍鳳以後市場份額達到30%,加上思念的18%,灣仔碼頭16%的份額,市場已經很集中。我覺得這是一個錯誤的估算,從常識來看也是不可能的。

13年的冷凍食品有一個行業統計數據是580萬噸,和人均消費量4公斤能相互印證的,而三全的産銷量隻有40萬噸左右,這樣計算的份額隻有7%。前三大企業份額不足15%,遠遠到不了高度集中的份額,市場還是處于相對分散的狀态。(市場上還存在大量地方性的冷凍食品企業。)

反過來,樓主認為三全很難提高利潤率是其内在的産業特征決定的,

第一 ,冷凍食品某種程度上屬于經濟學上的“劣等産品”,消費者的訴求主要是低成本和方便。如果不在乎成本,消費者就會下館子,甚至自己做飯的成本應該都高于購買冷凍食品。

從數據也可以驗證到這一點,14年思念從新加坡退市後,為了擴大市場份額采取了低價競争的策略。由于三全沒有及時跟進,三全銷量明顯下降,而思念份額快速提升,随後三全被迫跟進。而同期,灣仔碼頭拒絕跟進促銷,份額快速下滑。這說明低價對消費者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由于市場依然較為分散,我們可以預期促銷和價格戰是很可能在未來再次出現的。

同時,如果性價比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某種程度上說明産品差異化非常有限,品牌的附加值是微小的。從這一點,我們也基本可以判斷推出三全和思念的高端産品很難做大和盈利,産品高端化這條路是很難走通的。(一個類似的例子是做冷凍魚糜制品的海欣食品,盈利能力同樣上不去)

第二,消費品目前的一個規律是,如果産品要用到冷鍊,盈利能力通常偏弱。典型的如巴氏奶vs中高端的UHT,低溫酸奶vs常溫酸奶,冷凍魚糜制品等等。

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冷鍊本身的高成本以及下遊商超的強勢。首先,冷鍊的高運營成本讓冷凍食品相較于非冷凍的同類食品處于一定劣勢。同時,想象一下,消費者隻是想買冷凍餃子,而不在乎是哪個品牌的冷凍餃子。但隻有超市裡面的冷櫃裡才有冷凍餃子。所以商超的議價能力是非常強的,這擠壓了冷凍食品企業的利潤。

第三,新業務的成功可能性是很低的。比如大家寄以厚望的鮮食機,SKU不可能很多(SKU越多售罄率就越低)。就像老巴對餐飲行業的判斷一樣,人類變着口味吃飯的需求是剛需。因此我們看到身邊所有的連鎖快餐都很難賺錢(比如美國上市的鄉村基10多億收入,幾千萬利潤;比如北京麥當勞虧損幾千萬),鮮食機怎麼可能賺錢呢。

說說結論。樓主認為三全利潤回到1個億是沒問題的,如果少折騰一點,控制下費用,利潤率回到5%左右,利潤能上2個億。但that's it。這就是極限了。60個億的市值也馬馬虎虎了吧,不能太貪心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