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耐克動作頻頻,阿迪達斯卻一直在炒boost的冷飯。後來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安踏的市值又超過了阿迪達斯,坐上運動品牌第二的位置。
阿迪達斯,這個大家熟悉的牌子似乎有“涼”的趨勢。
但是一個牌子涼不涼的,不是靠我們主觀感覺去判斷的,要用數據說話。
根據大數據顯示,從17年1月1日至今,在品牌熱度方面,阿迪達斯還遠沒到涼的程度——并且,幾段高峰期時,阿迪達斯的熱度要比耐克還多一位數。
可為什麼我們總有一種阿迪達斯,越來越跟不上耐克的感覺呢?
>首先,是産品的更新速度
其實現在的耐克,就是前幾年的阿迪達斯。在阿迪達斯推出boost的時候,在全球的運動領域掀起了一陣新浪潮,也讓各大品牌開始實行中底材料革命。
可那個時候的耐克無動于衷,還在不停地玩複刻、聯名的遊戲,一度讓人以為耐克進入了養老模式。
但随着耐克的破二計劃出世,并且伴随基普喬格的破二壯舉,4%和Next%這兩雙鞋成了當紅炸子雞,後者更是被冠以“地表最強”的稱号。
反觀現在同時期的阿迪,boost,boost還是boost,似乎除了boost阿迪就沒有别的東西可以玩了。而且每一代UB的更新,也是讓人吐槽不已——大家都覺得是換湯不換藥,不是後掌多加點boost,就是造型上變個樣子,着實沒什麼意思。
>其次,是中底科技的發展
就如上面我說的那樣,阿迪現在除了boost,沒有别的東西拿得出來。而Nike在boost的壓力下,卻是拿出了React,現在更是搞出了目前Pebax材料最強形态的Zoom X。
就中底技術研發來說,Adidas确實有些拖沓了。明明身家不小,做事效率卻還不如其他一些小牌子,
要知道,能抓住運動愛好者或是潮流愛好者的心理,無非就是靠材料技術更新,以及新潮的設計。沒有這些東西,如何占領輿論高地?占領不了輿論高地,勢必會對銷售造成直接的影響。
而且這兩者之間還不是獨立的關系,它們不是各打各的,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就像Next %那個令人咋舌的造型,它可以帶來更大的視覺沖擊力,為後期的營銷創造更好的先決條件——當然也不能忘了,Next%的ZoomX和碳闆,那才是它真正的核心競争力。
>最後,再來說一說營銷
國内的話,其實感覺不到耐克和阿迪之間有什麼差距,一直都給人并駕齊驅的感覺。
但是在其他市場,耐克的品牌影響力要比阿迪達斯強上不少,這是由于不同的企業文化造成的。
網上有句話說的非常精辟:“阿迪達斯是一個有運動員思維的商人,但是耐克是一個有商人思維的運動員。”
放在其他行業,這兩種不同的思維和身份或許造成不了多大的影響。但是在體育運動行業裡,卻成了勝負手。Nike自始至終給人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個有着運動員氣質的品牌。
它不光隻是賣東西,它還有它的理念,它用“運動”這一興趣愛好,拉近自己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評論區大神别急着噴哈,自己先想想,是不是和志同道合的人聊天更快樂更有好感)
Adidas确實是一家優秀的企業,但是它真的隻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它沒有太多附加的“氣質”。
而這“氣質”,正是拉近企業和消費者之間距離的重要因素,它也是市場競争中一隻看不見的手。
不信?那來看看這兩家公司截止2020年9月21日的市值吧,免得又有人說我的“缺少關鍵信息”、“沒有具體數據”了。
雖然受到美國國内各種抗議活動的影響,但是耐克現在的市值,依舊領先于阿迪達斯。
而後者,甚至連前者市值的零頭都沒有超過。一個1767.51億美元,一個是315.35億美元,兩者相差超過1400億美元。
在去年這個時候,耐克和阿迪之間的差距,還沒有這麼誇張,約為707億美元。一年之間差距幾乎是翻了一個倍。
我是老魏,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喜歡,還請點贊關注多多支持。
有什麼想要了解的,請評論留言,老魏一定會看的。
(*部分圖片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