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轼被貶為何那麼出名

蘇轼被貶為何那麼出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2 22:20:47

蘇轼被貶為何那麼出名?蘇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他自幼聰明,生性放達無私奉獻,為人直率坦言,心機純正,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一生經曆坎坷,為官仕途經曆“三起三落”險遭殺身之禍,深得道家風範二十二歲參加科舉考試,名震京師步入仕途逐步受到重用,反對變法牽連“烏台詩案”被貶去黃州,新法廢發重新得到重用,後因政見不同被調離京師,最後被貶到儋州他人生經曆三次啟貶坎坷之路,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蘇轼被貶為何那麼出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蘇轼被貶為何那麼出名(宋代文學代表蘇轼)1

蘇轼被貶為何那麼出名

蘇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他自幼聰明,生性放達無私奉獻,為人直率坦言,心機純正,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一生經曆坎坷,為官仕途經曆“三起三落”險遭殺身之禍,深得道家風範。二十二歲參加科舉考試,名震京師步入仕途逐步受到重用,反對變法牽連“烏台詩案”被貶去黃州,新法廢發重新得到重用,後因政見不同被調離京師,最後被貶到儋州。他人生經曆三次啟貶坎坷之路。

1061年(嘉祐六年),蘇轼應中制科考試,為“百年第一”的成績,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因其母親突然病故返鄉奔喪。1069年喪滿回京,入朝為官,此時正值北宋出現政治危機之時,繁榮的背後隐藏着衆多危機,此時的王安石的變法引起了朝廷上下波動湧起, 各種說法議論不一,變法難以進行, 由于蘇轼提出了不同建議,反對新法存在的弊端,并與王安石産生了不同的政見,因此受到排斥,被迫離開京城。1079年為了更加排斥蘇轼,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以諷刺新法為名大做文章,以文字毀謗君相為罪名,将蘇轼捕入監獄,曆史上稱此案為“烏台詩案”。出獄後被貶到黃州,這就是蘇轼人生的第一次被貶遭遇。

1084年(元豐七年),蘇轼離開黃州,奉命去汝州就任。1085年,宋哲即位,高太後聽政,以王安石為首的新法黨派受到嚴重打壓,蘇轼複為朝奉郎知登州,随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當蘇轼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以新法王安石為首人物,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是“一丘之貉”,對于舊黨執政後,所暴露出了更加腐敗現象進行了嚴勵抨擊與,并向皇帝提出谏議,為此引起保守舊黨勢力的極力反對,由于不能容于新黨弊端,又不能與“一丘之貉”的舊黨保持一緻,因而遭到新舊黨的誣告陷害,自求外調。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京城,終因政見不合被外放颍州。1094年(紹聖元年),蘇轼再次别為遠甯軍節度使,被貶到惠州,這是蘇轼人生的第二次被貶遭遇。

1097年(紹聖四年),年已62歲的蘇轼被一葉孤舟送到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再一次不能容忍新舊政權的腐敗,不願同流合污屈就阿附,又再次被貶到儋州。這是蘇轼人生的第三次被貶遭遇。

蘇轼的一生是艱心坎坷的一生,雖經曆悲慘,但是他始終沒有放棄一個做人準則,始終沒有放棄為官要心細國家一心為民的信念,胸懷坦蕩勇敢面對,身處艱難困境還始終堅持偉大的文學創作,對社會現象的看法認識和對人生思考理念容融到文學作品之中,給世人留下了不朽文學佳作,讓人充滿進取精神,胸懷遠大理想,富有激情和頑強的生命。蘇轼的一生是被貶的一生,也是貢獻的一生,也是偉大創作的一生,也是給後人留下激勵的一生。

推薦作品:蘇轼經曆一生遭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