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網購是當今社會人們購物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也誕生了很多電商平台。本文從電商平台商家管理和治理要點出發,主要對商家的規模、價值、管理治理、痛點以及如何解決展開了分析,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說幹貨,講邏輯,促成長,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平台商家規模,商家對于平台的價值,商家管理和治理,商家核心痛點以及如何解決(絕對幹貨)。
一、平台商家規模查閱各大電商平台的财報和日常積累,給出各大電商平台商家數量。
阿裡系:2015年達到千萬級,目前雖然面臨拼多多,美團,頭條系和快手的競争,但是推出淘特與之對應,商家數量也維持在這個級别之上。而品牌商家入駐的天貓,品牌數量在30萬左右,與京東基本持平。
京東:得益于疫情線上催化以及國家對于二選一壟斷的打破,京東品牌商家與天貓基本持平,達到30萬左右。另外京東基于平台調性和品質把控要求,第三方商家要求遠遠比阿裡、拼多多嚴格,結合面向下沉市場的京喜和面向性價比人群的京東秒殺供應鍊,京東平台商家預計在百萬級别
拼多多:2019年510萬,2020年860萬,2021年預計達到千萬級
美團:2020年底活躍商家數680萬,到了21年第二季度,活躍商戶數增至770萬,預計目前美團商家數在900萬左右,也快達到千萬級
抖音電商:僅僅抖音企業号數量已經接近千萬,我們看企業号數量恐怖式增長:19年11月100w,20年5月300w ,20年8月400w ,20年11月500w ,21年7月800w ,那麼到了22年Q1,應該接近千萬。另外還有數百萬個人主播賣家,抖音商家生态已經形成
二、商家對于平台的價值商家對平台價值主要體現在:
貢獻平台的GMV很好理解,平台數萬億交易流水主要是賣家提供商品和服務所達成的,即使像京東這樣有部分自營業務,自營GMV占整體而言,份額不足3成,這些巨量規模也隻有中國這個超大規模經濟體(強大的制造業和超級辛勤的商家群體),超大規模消費群體(買家)才能達成。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可以出現多家超大規模電商平台的根本原因,在世界其他國家,即使是美國和印度,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商家通過各種傭金以及推廣營銷費用的形式給平台貢獻營收,傭金一般根據不同品類毛利水平而不同,毛利高的品類傭金高,毛利低的品類傭金低,傭金的高低也與品類内商家。
而推廣營銷費用主要是商家自助行為,當然承受力強的商家願意支付更高的推廣費用獲客,這裡的承受能力強,不僅僅是商家盈利能力強,也有可能是商家被迫無奈下的甩貨、新店、新品等原因虧損推廣。
商家的傭金扣點最多隻能保本,而平台要盈利,主要來自商家推廣營銷費用,這一點考驗平台的自然流量和付費流量的調控能力,也是平台基于經濟學底層的核心能力,這部分内容在付費流量與免費流量協同中會重點說明。
貢獻交易流水和營收,大家都好理解,但是貢獻平台活躍性,這一點估計很多産品經理都沒有想到,商品的經營和運營者是賣家的主要角色,但同時他們也作為平台買家的角色,因其們對平台的熟悉程度遠遠超過單純的平台消費者,而且他們在平台上工作,用戶時長和粘性要遠遠超過單純的消費者。
有些平台在啟動初期,就是靠平台賣家第一批啟動平台的活躍性,這一點阿裡和拼多多都呈現類似現象。
三、商家管理和治理前述所言,平台商家級别基本是百萬、千萬級别,衆多商家的管理和治理,對于平台而言也是核心能力,行業對于商家管理和治理,基于分層分級原則。那麼這個原則是考慮哪些要素呢?
- 商家的品牌影響力
- 商家的經營能力
- 商家的運營能力
- 商家的成長能力
下面我就這四方面做重點分解,品牌是自帶消費者心智,強影響力的品牌,在新店期間,都會給予曝光扶持,尤其是強心智品牌,品牌商在入駐一家平台時,也會聯合平台一起在各類媒體做宣傳推廣,形成内外流量共振。實際上平台将品牌分為:
- 國際大牌,比如蘋果、耐克;
- 國際二線品牌:品牌影響力不如國際一線大牌,但是在國内也要一定知名度和雙線消費群體;
- 國内大牌:比如格力、華為、金龍魚、伊利;
- 全國範圍内品牌:比如長虹、海信;
- 區域品牌:比如長三角的春蘭空調,珠三角的燕塘牛奶;
- 一般品牌;
- 白牌。
商家的經營能力:主要看商家階段性貢獻的GMV、傭金、推廣費用和盈利能力,盈利能力不佳的商家可持續性會出問題,這類商家需要優勝劣汰。
商家經營能力是平台能否獲利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商家良性發展,平台才能從價值鍊中分一杯羹,平台遇到的最主要問題是商家無法健康獲利。
商家的運營能力:主要看商家基礎運營和服務能力,比如動銷率、商品信息質量、商品曝光點擊率、訂單轉化率、客服服務能力(45秒接通率)、售前咨詢轉化率,售後糾紛解決能力、物流配送能力等。商家運營能力是保障買家體驗的重要環節,沒有了買家,平台也就撬動不了賣家投入。
商家的成長能力:這部分主要針對新商家的快速脫穎而出而設計,因為疫情原因,大量商家入駐平台,流量總體而言沒有商家增長快,但是流量分配又不能撒胡椒面,所以對新商家設計轉向考核,看看其成長性,對于成長性突出的商家,重點扶持,這是平台能否超越對手的關鍵。
拼多多,抖音之所以能快速将電商做大做強,主要就是新商家在其平台上能快速成長,形成飛輪效應,新商家入駐,通過商品引導更多買家,或者提升買家粘性做大流量池子,大的流量池子,有可以迎來更多賣家入駐和成長。
基于上述四個維度,每個維度又可以細分諸多因子,每個因子賦予一定的初始權重,并設計合理的目标導向,通過大數據模型再優化因子權重,并持續叠代。
最終将商家分為:自營/KA大商家>腰部商家>尾部商家幾個層次,依舊平台所處階段和階段性經營目标,制定相應的平台管理策略。
其中自營/KA大商家貢獻平台的營收和利潤,腰部商家激活平台活力,防止頭部商家躺赢和壟斷平台流量,尾部商家提供豐富性,貢獻平台生态,那麼在平台資源投入上,産品設計和運營重點在于:保障KA大商家的絕對體驗,定期與其溝通交流(面對面訪談等),了解其經營和運營痛點,并結合行業發展變化預判,進行産品設計優化和運營。
對腰部商家和尾部商家,交流溝通頻度可以比頭部稀疏一些,但是也不能不管這些群體,通過通過設計調查問卷,線上溝通方式輕成本進行,腰尾部商家的核心問題也能找到平台新的增長點。
對商家違規的處理,也遵循分層分級的原則,對每類違規按照對平台和消費者損害的輕重,設計相應的扣分機制,扣分累計達到一定程度,可以有商品降權、商品下架、店鋪降權、店鋪關閉等處罰措施,這些違規處罰在業界基本類似,現在商家基本在各家平台都有店鋪,導緻違規處罰越來越趨同,也就是商家違規處理越來越标準化。
四、商家核心痛點以及如何解決現在平台最大的問題是商家過多,商家無非穩定獲利,從而惡化商家生态。
雖然各大平台都在做商家降本增效,甚至他們宣傳的補貼的事情,比如京東在宣傳上:從降成本、提效率、保體驗三大維度,推出降扣轉廣告激勵金、降低入駐門檻、簡化入駐流程、資源強化、新商家培訓、服務商加持、重點商家物流前置、專屬運營保障等八大舉措,為新商家打造一整套從入駐、開店到運營孵化的服務解決方案。
而美團的宣傳:21年6月開始,美團推出“外賣管家服務”全方位助力平台優質中小商家數字化經營。首期将投入1.5億專項補貼,為3萬中小商家免費提供3個月的線上運營服務。
阿裡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阿裡巴巴集團2021财年電話會也表示:阿裡巴巴在未來重點投入到支持商家、降低商家經營成本等領域。這些措施有沒有效果呢,客觀說是有點效果,但是能解決根本問題嗎?
我認為不能,現在平台最主要問題是:
- 商家之間過度競争導緻獲客成本太高;
- 而平台又為了讨好買家而設置很多提升商家成本的過度服務措施。
二者相結合,導緻絕大多數商家要麼呈現增收不增利(KA商家有能力推廣,但是無利潤),要麼呈現無人問津(中小商家無力推廣),要麼呈現運營成本高企(過度服務需要承擔高昂的運營成本)。
所以對症下藥的根本措施在于:
(1)降低商家的獲客成本,這要求平台降低商家之間競争烈度,而這樣目标達成的唯一手段就是進行商家供給側改革,減少商家規模,從而在現有流量池提升商家免費流量規模,實現商家穩健良性獲利。
我們跳出電商闡明這個道理:在國家16年之前,我們宏觀經濟未進行供給側改革,諸多産業都是産能過剩,導緻的惡心競争,結果是鋼鐵隻能賣出白菜價,全行業虧損,隻有極少數競争力強的且有,比如寶鋼還能盈利,行業中國其他企業都是虧損成僵屍企業。
這在水泥、建材、煤炭、玻璃、電解鋁等行業都是如此,而從16年開始的供給側改革,随着鋼鐵、煤炭産能的壓減,粗鋼、煤炭産能利用率明顯提高,在價格上漲的帶動下,相關行業經濟效益企穩回升。
2015年煤炭、鋼鐵行業累計利潤分别僅為441億元、525億元,2017年煤炭、鋼鐵行業利潤分别達到2959億元、3420億元,利潤增長均超5.5倍。
據價格監測中心數據,2018年1-11月,全國主要鋼材批發市場均價為每噸4545元,比2017年同期上漲11.2%,是2013年以來最高水平。相應地,1-11月鋼鐵行業利潤同比增長50.2%,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位居前列。當前階段,在房地産領域也是供給側改革,本輪房住不炒,将競争力弱,拿地成本高的企業将淘汰出局
(2)降低商家的運營成本,減少不該給予買家的過度服務。
在消費領域,當前階段我國消費者得到服務遠超過支出水平,這部分成本基本完全由商家承擔,要求商家給買家提供商品無理由退款,外賣和蔬菜必須30分鐘送到,客服電話考核45秒接通率等等高水平的服務,而這些服務基本是免費的,作為買家無需承擔除商品之外的任何費用。
我們知道,服務也是有價值的,高水平服務必須支付商品溢價,這一點在歐美日已經深入人心,無他,這是成本推動型價值交換的結果,而現在國内要求商家無償提供,導緻逼的商家隻能通過額外勞動和額外成本(退換貨,聘請更多客服),增加勞動強度來提供,長期以往,這方面必不可少持續。
現在各大電商平台依舊處在招商擴充階段,加上疫情持續多發,商家也有動力通過線上平台擴展商機,但是平台的可持續發展,依賴商家的可穩健盈利,沒了商家,一切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上述二者如何破局,衡量平台企業的智慧和前瞻性。
#專欄作家#
毛新年,公衆号:資深電商專家毛新年,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起點學院講師,2021年B端産品經理大會演講嘉賓。主導搭建主流電商平台搜索推薦商品三大體系,熟悉電商平台策略-産品-運營-數據及研發各環節。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