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河畔,羌族兒女
從不拉西擺帶”
這是汶川人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這裡是大禹的誕生地
曆經滄桑,光華綿延
引一江之水向東流,訴說華夏文明
滿碑鐵骨頌揚禹
一江一路帶起文明新風
碧河環翠掩映萬家燈火
十裡青山繞威州
這裡的
行政代碼:513221
電話區号:0837
郵政區号:623000
車牌代碼:川U
幅員面積4084平方公裡
方言:羌語、藏語、四川話(汶川音)
嘿,這裡是汶川!

這裡依山傍水,
以江為名,地如其名
這裡自由、包容、大愛
續寫千年曆史!


↓
山清水秀,得天獨厚
千裡群山連綿
峰巒起伏,古樹參天,藏天然氧吧
以一江之水,一山之靈氣
滋養4084平方千米土地
南部片區的森林覆蓋率達90%

▲煙雨三江

▲丹青水磨
汶川南部
背靠都江堰,青山綠水是它的标志
是名副其實的康養休閑之地
森林植被覆蓋率高,空氣質量達标率超90%
全年優良天數超過350天

▲映秀漁子溪(天地映秀)

▲熊貓家園

▲大禹故裡
汶川的
海納百川的治水文化
悠遠厚重的羌藏文化
天人合一的熊貓文化
守望相助的大愛文化
讓你穿梭在文化的海洋裡。
↓
曆史悠悠,紅旗飄飄
作為阿壩州南大門,
汶川的紅色曆史,在于每個角落
老213國道、紅軍橋,
寫滿了紅色曆史,保家衛國的曆史

如今,在汶川的村寨中,
總能看到迎風飄揚的紅旗
傳承紅色基因,告白大愛祖國
汶川的紅,與愛緊緊相連!

雖不是豪華
但足夠大氣,人情味十足
無論今後在何方
這都是心中唯一的家鄉
↓
美麗之地,難忘印記
有人說,
汶川的美是婀娜的
極富地方特色的白石羌寨在山水之間靈動起來
羌碉、羌寨、爾瑪人
任誰都忍不住心動,想要靠近

岷江河畔的華燈溢彩
橫跨兩地的岷江大橋
一盞盞絢爛的燈光,造就了這座城的
獨特韻味。

汶川更有:煙雨三江、丹青水磨、天地映秀、熊貓家園、大禹故裡、古韻羌山,專屬于汶川的“六景”;
汶川的“四朵金花”:治水文化、羌藏文化、熊貓文化、大愛文化;
特色三寶,也是“緻富三寶”:甜櫻桃、香杏子、脆李子。

▲古韻羌山

▲映秀·茶祥子

▲羌人谷·達拉布莊園

▲大寺村

▲姜維城

▲阿爾溝·龍池

▲蘿蔔寨

▲仁吉喜目谷

▲西羌文化街

▲鷹嘴岩
汶川自然景觀和曆史人文景觀富集,人與自然和諧相融,本樸的曆史人文景觀,被稱為“最後的香巴拉”。

▲甜櫻桃

▲脆李子

▲香杏子
甜櫻桃、脆李子、香杏子“汶川三寶”和有機生态的農産品一起走出汶川,走向世界。
汶川的“粗茶淡飯”
汶川山清水秀,自然條件優越,造就了無數優質食材,在深山綠林的鄉村,在河谷兩旁的寨子,亦或車來人往的鬧區,汶川美食占據每個地方。
康養系列、羌藏系列、山珍系列,三大系列汶川特色美食,讓你得扶着肚子走。

▲當歸黃芪土雞湯

▲天麻蒸蛋

▲岷江松鼠魚

▲鍋邊藏香肉

▲羌族大豐收

▲番茄牛肉連鍋子

▲羌寨九大碗

▲虹鳟魚

▲回鍋魚片

▲涼拌核桃花

▲烤全羊
對于汶川人來說,一餐美食,就是一劑鄉愁良藥。無論是啥子,隻要吃到,一切不開心都煙消雲散。所以說,汶川人活得潇灑。
令人稱贊的文化遺産
一個地方的文化,就是一個地方的精神。汶川的文化遺産,與強百年來代代紮根在此的文化人緊緊相連。
一杯茶、一支笛、一段舞、一面鼓……隻要是有,便覺得心安。這是汶川人與生俱來的親切感。

▲釋比與羊皮鼓舞

▲鍋莊

▲羌族符号

▲龍溪礦洞原石

▲水磨土茶

▲羌繡
全面記錄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狀況、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每一樣留下來的東西,都值得呵護。




汶川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園:
“我為汶川 汶川為我 身為汶川人 樂在汶川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