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熱傳的照片。
最近幾天,有關大魔都施行“最嚴垃圾分類”的事,俨然成為朋友圈和各大社交平台上熱議。由此事引發的各種梗,簡直被魔都和全國的熱心網友們玩壞了!
7月最流行的網絡熱詞:定位~
搞笑歸搞笑,吐槽歸吐槽,但嚴肅點說,執行垃圾分類對于破解眼下城市化過程中日益嚴峻的垃圾圍城問題而言,已經是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在垃圾分類方面一直以超級細緻和嚴格而著稱,甚至被不少人形容為“變态”級别。
那麼,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作為一枚已經在日本居住生活了2年多的歪果仁,筆者今天來談一談個人體驗。(僅限大阪一地,純屬個人感受,不作以偏概全)
幾十年努力,才成為世界上垃圾分類要求最嚴格國家(之一)
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類要求最嚴格的國家之一,但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
20世紀50年代後,日本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期。這一階段,日本的家庭垃圾主要根據是否能焚燒分為不燃垃圾和可燃垃圾。進入20世紀90年代,随着再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以及填埋空間的減少,減少垃圾産生量日益受到重視,垃圾分類也增加了更多品類。
如今,日本垃圾分類越發細緻、複雜。與此同時,相關的法制也在不斷完善。
超細緻的垃圾分類信息,一臉懵!
筆者在大阪生活的兩年,垃圾分類已經從剛開始的完全不适應到現在慢慢變成習慣。
但是,盡管如此,看到這張表的時候,至今還是略帶懵逼的。
物業貼的圖,提示明天可以扔哪些垃圾。
據說,日本最嚴格的垃圾分類多達51種。不過在大阪,在筆者能力範圍之類能搞明白的,垃圾從大類來說,主要分為這麼幾種——
食物垃圾(廚房裡産生的生垃圾,主要是食物類的)
資源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如易拉罐、可樂瓶、金屬類,外觀有三角形的循環可再生标識的塑料瓶均屬于資源垃圾)
紙垃圾(紙質垃圾,書籍報紙牛奶盒子等等,此外,衣物類也是可以與紙垃圾一并回收)
塑料垃圾(塑料制品類,瓶子上一般會标上"塑料"垃圾字樣)
有毒垃圾(廢電池、廢棄燈管等等)
普通垃圾(日常生活産生的不屬于以上幾種的垃圾,主要是用過的紙巾棉簽小紙片什麼的,衛生巾也屬于此類)
一件垃圾,如果分别有不同的垃圾類型,那麼你就必須把他們進行拆分。
比如說,一個泡面盒子,蓋子是紙制的,泡面杯是塑料的,因此就需要各自分離。
記得我家曾經處理過一個熒光燈。因為主體是塑料的,因此就當做塑料垃圾來扔。結果當天,物業大叔就找上來,還專門寫了一張紙,說明這個燈罩上面有金屬配件,需要把金屬拆下來,另外按照資源垃圾來丢。
記不住垃圾回收時間表,後果很嚴重
光搞清楚垃圾的大緻分類還是不夠的,你還必須要記清楚住所的所在地每種垃圾的回收時間。
比如筆者所在的地區,普通垃圾和生垃圾是一周回收兩次,分别在周三和周六,塑料垃圾在周二,紙垃圾和資源垃圾在周五回收。如果錯過時間,對不起,等下一周吧!
試想一下,在炎熱的夏天,你家的廚房垃圾因為錯過時間而被迫在陽台上存放一周的感覺,要哭吧5555
為什麼要強調“住所所在地“呢?
這是因為就算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區裡面,不同街道的回收時間表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搬一次家,那就最好把這個地方的垃圾回收時間表打聽清楚。
必須要說的是,準确分類的垃圾和在準确時間的扔垃圾,兩者缺一不可。
如果,工作人員來的時候發現你扔的這袋垃圾裡混了很多類型的垃圾,那麼對不起,拒收!也因此,日本要求垃圾必須用白色或者半透明的塑料袋裝好,以方便工作人員辨認,否則,還是不收!(比如想用黑色塑料袋蒙混過關,那是不可能滴!)
當然,也有一些大型公寓,因為戶數多垃圾集中管理,會有聘請垃圾回收公司每天來清運垃圾,住戶每一天都可以自由的扔垃圾,這種感覺簡直了太幸福了!
筆者之前就住過這麼一個公寓。隻不過,他們要求也挺細的,細到可樂瓶的瓶子和蓋子必須分開回收。
除此之外,回收大件家具處理都是要收費的,需要到便利店去購買專門的回收券貼在要扔的家具上面擺到垃圾回收點去,這樣垃圾回收車才會将起帶走。
也因此,在日本有時候會看到有人把不要的家具擺在路邊,上面貼着“喜歡的人請随意拿走”字樣,這樣能省下回收的費用啦。
日本街頭沒有垃圾桶,怎麼扔垃圾呢?
許多人初次去日本都會大驚:“大街上怎麼沒有垃圾桶?!”
确實,日本的街頭是不設置垃圾桶的。
一部分原因是和日本人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基本上不會在街道上吃東西或喝飲料,因此也基本上不會産生垃圾。為了避免浪費,才沒有在街道上放置垃圾桶。
另一個原因是,日本的垃圾都是要分類的。在街頭不可能有那麼細緻的分類和處理,且要處理的話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為了節約不必要的勞動力,因此号召大家把垃圾帶回家分類處理。
在沒有垃圾桶的街頭,作為外國遊客,應該怎麼扔垃圾呢?這裡筆者教你幾個辦法。
辦法一,坐地鐵的時候扔。地鐵站裡面基本都設置分類垃圾桶,可以在乘坐電車時扔掉垃圾。不過目前很多的垃圾桶基本都在刷卡進站之後,因此,如果不坐車的人還是不太方便。
方法二,找便利店。絕大多數便利店都設有分類垃圾桶,可以稍微扔一點。一般來講,隻有他們店裡面的消費品垃圾才能扔到他們的垃圾桶裡面。雖然這可以看作是一種營銷手段,但同時這也是日本人的一種生活習慣,基本在便利店裡面買完東西除了帶回家,就立馬吃掉,然後扔完垃圾。
方法三,随身帶好塑料袋,把垃圾裝好,帶回所住的賓館扔。
絮絮叨叨寫到這裡,筆者才突然發現,在日本,學會垃圾分類,真的是一項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真的也太有技術含量了。但是,周邊的大環境會促使人們去學習去适應的。
魔都也一樣,隻要堅持學習,定位肯定會搞清楚的T^T
老楊,曾經的國産媒體人,現旅居日本大阪,記錄日本生活見聞,分享日本旅遊資訊。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