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績溪基督教會得到了溫州教會同工的幫助,在績溪縣東南郊外的芷源村購買了一處老絲綢廠房,經過簡單的改造後,這裡成為績溪縣教會第一個用于禮拜的聖所。由于資金有限,房屋始終未得到完整修複,多年以來已成危房,但教會的信徒人數依然不斷增加。十年後的2013年,教會決定将危房拆除,新建一座教堂,信徒得此消息,積極奉獻,終于啟動了教堂的重建工作。
▼老廠房改造的教堂
▼教堂緊鄰農戶
新的建築采取随形就勢的方法,靠近東側的方地設置禮拜堂,西側的狹長土地設置老年人公寓,為了連接兩棟建築,在樓間利用現狀坡地安排了回環的坡道與空中連橋。禮拜的人群可以從院落沿坡道回轉上升,抵達主禮拜堂入口。
▼主禮拜堂透過立面開口向外發光
▼教堂主入口
禮拜堂建築采用方形中心對稱平面,落于地面台基之上,與所在場地高度契合。主體建築由四角的三角形平面與位于中心的方形平面組成,三角形平面既容納空間也為教堂主體提供結構,解決了諸如中心對稱禮儀空間、大跨度無柱禮堂空間,小型冥想空間、閱覽休息空間、疏散空間等需求,劃分出服務空間與被服務空間的空間秩序。建築主體兩層,一層為小型禮拜室、唱詩班、靈修祈禱室、辦公室等, 二層為禮拜堂主廳,建築的基座則容納停車和一些設備用房。禮拜堂主廳通過屋面70厘米的高低落差引入自然光線,環狀天光不但勾勒出具有中心統攝力的清水混凝土屋蓋,也強化出中心與四邊的尺度差異,狀如徽州民居廳堂空間。内部空間結構真實反映到外部,表現為四個三角柱體與一個中心方體相互支撐,充滿原始般的力量感。
▼教堂采用中心對稱平面
堅實的建築本體如何在低造價限制中體現更溫情的人文關懷,對于建築師來講是一個挑戰。我們認為建築本身是一個生命體,一個活的建築應該如生命一般具有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并留有時間流逝的痕迹。因此我們的設計在人可以觸摸的地方如外牆、門窗、椅子和十字架等,運用有生命力的木材進行設計,它将給建築帶來自然的痕迹。另外,建築四個三角形洞口開窗也各有意義:西側主壇背景牆留有倒V光縫,白色磨砂玻璃過濾了遭雜的外部環境,引入單純的光線,随着時間的推移呈現變幻的色彩。南北兩側木牆距地面80cm處設置水平長窗,它是建築的眼睛,人的視線透過窗景,觀賞教堂周圍的山水民居,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東側為教堂主入口,木牆内設一道高大厚重木門,門外則是通往老人居所的連橋及休息亭,透過這扇大門,禮拜的人們可以聆聽外面世界的聲音。建築外觀保持簡樸特征,牆面敷以防水塗料,這也是徽州民居普遍的做法,色彩則選用與場地周圍紅色土壤接近的暗紅色,強調出建築的自然屬性。
▼木材的運用帶來自然氣息
▼南北兩側木牆設水平開窗
諸多細節設計暗示出績溪教堂從神性到人性的溫情關懷,在低成本限制下,這些略顯簡樸的表達成為現代建築語境下地域建築自身的一種語言,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地域性建築設計方法,它不求形式上的盲從,而是以實際使用的人為核心,滿足新的功能需求,強調建立建築與人的微觀紐帶,同時在建築學語言的設計背景下從材料和空間着手觸發人群的場所回憶與瞬時情感。
▼模型圖
▼一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夾層平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主持建築師:邢迪XINGDI
位置: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
材料:混凝土、木材
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
項目時間:2014-2017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