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雪麗
薛寶钗的情商極高,所以人緣極好,可是人緣這個事,有好有壞,有時候,一個極愛靜的人,也不是願意時時熱鬧的。
(一)薛寶钗的性格愛靜看看薛寶钗不愛花粉,不穿豔色衣裳,屋子裡布置的和雪洞一樣,把賈母吓了一跳,連呼不可。這就能看出,她是一個愛靜的人。
可惜,事不由人。
如果她是薛家的千金,住在自家裡,自然可以想怎樣就怎樣。
可是進了賈府,成了客人,寄人籬下,自然由不得自己的性子。要給太太老太太請安,要和姐妹們周旋,要做針線,讓薛寶钗的生活,完全不由自己了。
薛寶钗可能比薛蟠更明白,為什麼要呆在賈府。
因為大樹底下好乘涼,薛家不是大樹了,就要躲在大樹下,要一個平台,尋一個機會。到底會怎樣,誰也不知道,可是不如此,薛家中落的會更快,薛家還剩下的機會,就是兒女的親事,如果都尋了好人家,兩門貴親,還能撐個幾十年,否則,薛姨媽沒了,王家的關系,就遠了,賈家的情份就淡了。
隻要賈府不攆客,就要呆下去。
呆在這裡,見識一下元妃省親的繁華,看看南安太妃的風儀,會會王家的客人,這不是薛家能有的體面。
薛寶钗明白,就是明白,才不得不委屈做個客人。
當客人,就要有客人的準則。
不能惹主家生厭煩之心。
于是四處周全,八面玲珑。與各方勢力交好。
薛寶钗為湘雲請客,為黛玉送燕窩,其實既是幫忙,也是周全,湘雲和黛玉身後,都是賈母。體貼岫煙,背後是邢夫人。
和她一樣的客人,到好相處,她明白,幫客人的忙,還好說,可是主家的事務,不要插手,哪怕迎春那,亂成了一鍋粥,探春管得,薛寶钗說不得,她說,就過界了。
所以探春請平兒,薛寶钗隻與迎春講書說文的,人家的家務事,她不參與。
這是分寸。
迎春的下人欺負岫煙,湘雲要打抱不平,她不贊成,是太明白,客人的守則。
她其實是想人人跟前能應候,可不想和哪個太親近。
所以那麼安撫湘雲,可并不想湘雲進蘅蕪院,那姑娘太爽直太鬧騰,薛寶钗真的嫌吵,可是沒辦法。
才給了黛玉燕窩,晚上并沒有去潇湘館。
黛玉此時,認了薛寶钗為姐,巴不得多親近。
可是薛寶钗,還是願意有些距離,各有各的空間。
她可能更願意,一個人在燈下做針線,好過秉燭夜談。
于她來講,一個人清靜,針線是最務實的。
她的心,始終關着裡面的門。
其實,人與人之間還是要保持一定距離為好,怎麼拿捏這個分寸,我們可以向寶姐姐學習一二。
【作者簡介】韓雪麗,石家莊人,熱愛詩歌,有作品發表在《寫乎》《作家荟》《長江詩歌》等刊物。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